州桥老街——嘉定印象

谦谦莙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定州桥老街】</p><p class="ql-block">上海嘉定西门老街一带,早在先秦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至南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已形成聚落。唐时嘉定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至今。2008年10月,古镇嘉定被国家建设部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嘉定州桥,系嘉定之根,是嘉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在这千步之内,汇聚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石街、老桥、旧庙、名园等古迹,人文浩荡,底蕴深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华塔</p> <p class="ql-block">胡厥文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顾维钧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顾维钧</p><p class="ql-block">——代表中国对西方列强说“不”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1918年11月11日,被后人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正式结束,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之一赴巴黎参加“巴黎和会”。1919年6月28日,顾维钧作为当时代表团的实际负责人,代表中国以拒签表达了中国的立场。这件事打破了近代中国在外交中“始争终让”的惯例,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出了“不”。事实上,他同样也是让世界对中国说“是”的第一人,《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p> <p class="ql-block">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嘉定人。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家,顾维钧一生出使多国,历经三朝变革,是中国驻联合国的第一位代表,76岁时又当选为国际法庭副庭长,离职时获终身国际法官的荣誉称号。他为废除治外法权及不平等条约而奋斗,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与发展,帮助中国取得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史学家钱大昕故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定孔庙】</p><p class="ql-block">又名学宫,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大街183号。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被称为“吴中第一”享誉江南的嘉定孔庙,是上海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嘉定孔庙是教化嘉定的源头和载体,在800年的风雨历程中,这里走出了7000多名秀才、500多名举人,192名进士(其中3名状元),还培养了一批学术大师和文化精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汇龙潭公园】</p><p class="ql-block">位于嘉定镇南首,与孔庙毗邻。“潭”于明代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疏浚,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潭中应奎山绿水环抱,犹如明珠,支流五条蜿蜒入潭,状似五龙戏珠之势,故名日“汇龙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代忠节侯峒曾、黄淳耀两先生纪念碑巍然矗立在潭东部的草坪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水关公园】</p><p class="ql-block">南水关是嘉定城的4座水关之一,始建于元代至正十八年,到明代万历二十二年。有上关台阶、平台、御政楼、诚堞、望风眼等,经修复后的水关再现旧时城门水关风貌。拾级登上南水关,城河两岸风貌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存的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在平台上触摸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俯视水关</p> <p class="ql-block">嘉定古称“疁城”,这一别称源于唐代设立的昆山县疁城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谦谦莙子,福鼠</p><p class="ql-block">编辑:谦谦莙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