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连载2⃣️]红楼遗秘

达尔玛苏德·杭卫

<p class="ql-block">甄雪斋奇梦·红楼遗秘(奇幻小说)</p><p class="ql-block">达尔玛苏德·杭卫</p><p class="ql-block">(本故事纯属虚构,不必考证,真真假假全当杜撰)</p><p class="ql-block">第四章:毓得戏画现蹊跷</p><p class="ql-block">1987年的秋天,桂花香混合着柴油味,弥漫在无锡的大街小巷。薛伍骑着那辆凤凰自行车,风风火火地冲进崇宁路文玩巷。</p><p class="ql-block">薛伍骑凤凰自行车路过 二泉茶社 ,听见老人说:"乾隆下江南时,天下第二泉泉眼三日变浑,第四日浮出块带满文的太湖石"</p><p class="ql-block">车轮无情地碾过一张揉皱的《无锡日报》,头条 “故宫启动百年大修” 的标题在泥水里泡得发胀,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p><p class="ql-block">“后生,看画么?” 墙根的阴影里,传来一个沙哑的嗓音。薛伍循声望去,只见蛤蟆镜格子鸭舌帽的摊主脚边的旧毡布上,二十幅绢本戏画整齐地排成方阵,</p><p class="ql-block">画以单线勾画成的戏曲人物,动作仿若微风中的芦苇,姿态优而美,柔曼妩媚,略敷淡彩,衣着白粉,更显得飘逸而迷人,使人禁不住掉入其梦境之中,像是活在当年的时代里去了。杜丽娘的水袖在暮色里泛着金红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薛伍蹲下身子,仔细端详这些画。薛老板拿出一张一看被震惊了。</p><p class="ql-block">画的空白处配上诗句优美的落款,《牡丹亭:寻梦》。看似一幅画,恰似一场传统戏曲的缩影,妙趣横生!薛老板似乎看到杜丽娘从梦中醒来,若有所失,直惦着梦里素未谋面的知音人。最后,她走到梦境中的那棵梅树下,凄凉的抒发心底强烈的愿望:“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p><p class="ql-block">薛伍急切地再拿过第二张画,只看到画中只是寥寥的数笔,简单的手势,像把心里压抑多时的哀怨、痴情、期盼,随同两手一松,微微上扬,思悠悠,情悠悠就跟鸿雁乘风而去了。恐怕再多的言语也不能胜过水墨的言简意赅,婉约动人的情感,哀伤中充满着期盼,戚戚焉,只能意会,题词谓《鸿雁传书》。</p><p class="ql-block">薛伍看到了相府小姐王宝钏在寒窑苦守薛平贵的凄美故事。王宝钏希望借“飞鸽传书”给薛郎传话。首先把信扣在鸿雁的颈项,却担心它饮水时打湿了,字迹模糊;把信扣在翅膀上,怕他难以飞行;系在腿上,又怕歇在林中时被钩在树枝上;最后系在鸿雁脊背上才觉得牢靠,于是双手将雁捧起,向空中一抛,雁腾空飞起,一边鸣叫一边展翅向西飞去。薛伍好像听到王宝钏唱到:“只见鸿雁腾了空,王宝钏十几年来才露笑容,但愿你一路平安把信送,薛郎他见信定会转窟中。”</p><p class="ql-block">薛伍不由得感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戏曲人物画真有余音绕梁之感。‘高手啊“ 尽管薛伍内心激荡,表面却很平静。</p><p class="ql-block">西斜的日头恰好刺在《游园惊梦》的题款处 ——“毓得恭绘,”毓得的“毓” 字第三笔,竟翘起一个诡异的弯钩。</p><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毓得?” 薛伍的指尖微微发颤,他深知,这可是传说中给和珅画过密档的宫廷画师。摊主吐着烟圈,得意地笑了:“到底是吃琉璃厂饭的,这《杜丽娘》……” 说着,烟头突然戳向画中湖石,“看这龙鳞纹!” 薛伍的瞳孔猛地收缩,那些看似随意的皴法,在烟头红光的映照下,竟逐渐显出片片逆鳞,分明就是紫禁城九龙壁的纹样。他强装镇定,装作不经意地翻到《鸿雁传书》,王宝钏指尖点在雁翎上的金粉,突然刺痛了他的眼睛 —— 这绝非寻常金箔,而是掺了朱砂的御用泥金!薛伍心中一阵狂喜,同时也隐隐感到不安,这些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p><p class="ql-block">“多少?” 他故作镇定地摸出牡丹烟。摊主竖起三根手指:“三百一幅。” 见薛伍伸手摸钞票,摊主突然紧紧抓住他的手腕,神情紧张地说:“这画沾着人命,当年毓得在无锡惠山寄畅园金莲桥 ……”</p> <p class="ql-block">第五章:画背面满文小字</p><p class="ql-block">当摊主说出"这画沾着人命"时,薛伍摸钞票的手突然抽搐——这不是第一次了。五年前在北京琉璃厂,他帮某大佬修复过一柄带血槽的乾隆佩刀,三个月后那刀出现在灭门案现场。此刻凤凰自行车把手上缠着的褪色红绳咯得掌心发痛,那是女儿小时候戴的平安结,不知什么时候给系在车把上。买下这些画或许会引火烧身,但若不买,那些被抹杀的秘密将永远沉默。</p><p class="ql-block">话还没说完,就被突如其来的卡车轰鸣声淹没。薛伍再抬头时,摊主已卷着剩余画作,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p><p class="ql-block">暮色渐渐吞没最后一丝天光,薛伍回到家中,在台灯下继续研究这些画。他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杜丽娘游园图》背面透出满文小楷,当紫外线灯扫过,金粉龙鳞纹竟神奇地连成句子:“丁亥年九月初三,地宫开,九龙殁。” 他想起今日《无锡日报》副刊的文史专栏,主编用朱笔圈着的正是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圆明园始建”。这个巧合,让薛伍心中涌起一股寒意。</p><p class="ql-block">窗外,惊雷突然炸响,雨点如注,打在玻璃上的声音,仿佛是满蒙骑兵飞驰而来的箭镞。薛伍猛灌一口浓茶,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茶汤里浮着的君山银针,突然全部竖立起来,齐刷刷地指向墙上新挂的《鸿雁传书》—— 画中雁群不知何时竟变成了九龙腾空,王宝钏的罗裙上,也渗出了暗红的血迹,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惨往事。画中夹层隐约有字浮现:"雍正三年冬,帝命凿去钦天监浑天仪上辅星二,是夜天狗食月"。</p> <p class="ql-block">第六章:甄雪斋的花头劲</p><p class="ql-block">南长街的人都知道的一个大笑话,就是薛伍说他是薛蟠和香菱的后代,所以叫做甄雪斋,这香菱本来不就是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吗?甄,甄士隐的甄,雪同薛。</p><p class="ql-block">笑话!《红楼梦》也就是一本小说,人物也是虚构的。薛伍说:不对,如果是虚构的那么多人考证《红楼梦》中的人物干吗?以前不是说乱说《西游记》啊,不是在哪个地方还真挖掘到了两座古墓, 主人名就是行者孙悟空,猪悟能吗,而且唐三藏也确有其人,众人想想也有道理,也就不去多说了。</p><p class="ql-block">薛伍在门头广告画上了一本《红楼梦》的书,上面用英语《A Dream of Red Mansions》(红色豪宅里的梦)和日文《紅楼夢香菱後世》韩文《홍루몽 금릉 십이지향 마름의 후손》写着:红楼梦香菱后人。</p><p class="ql-block">嘿、这个《红楼梦》人物后代的身份却帮了薛伍大忙,成了薛伍招揽外国游客的活广告。许多外国人会好奇地走进甄雪斋,瞧一瞧《A Dream of Red Mansions》的后人。</p><p class="ql-block">自从他自封为“香菱后人”后,甄雪斋的生意便蒸蒸日上。外国游客们对这个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身份充满了好奇,总想要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薛伍并不在意这个身份的真实性。在他看来,生意场上真真假假,本就是常态。更何况,这个身份还让他找到了一种莫名的归属感。每当他站在店门口,看着那些外国游客满怀期待地走进甄雪斋,他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自豪感,仿佛自己真的成了那个传说中的“香菱后人”。</p><p class="ql-block">店内的录音机里,越剧《红楼梦》的唱段缓缓流淌。薛伍走进店内,顺手调整了一下音量,让那婉转的唱腔更加清晰。他知道,这些外国游客虽然听不懂歌词,但那悠扬的旋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足以打动他们的心。</p><p class="ql-block">“薛老板,今天的‘绛珠仙草’表演准备好了吗?”一个穿着月白襦裙的年轻女子从后堂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只红木盒子。</p><p class="ql-block">“准备好了,小玲。”薛伍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盒子上,“记住,今天的游客里有几个日本人,他们对《红楼梦》特别感兴趣。你要把故事讲得动情一点,尤其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放心吧,薛老板。”小玲微微一笑,眼里闪过一丝狡黠,“我已经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p><p class="ql-block">店外的阳光渐渐明亮起来,南长街的游客也开始多了起来。薛伍站在店门口,看着那些穿着各异的外国游客从桥上走过,心里暗暗盘算着今天的收入。他知道,今天的甄雪斋又将迎来一个忙碌的日子。</p><p class="ql-block">“薛老板,有客人来了。”小玲的声音从店内传来。</p><p class="ql-block">薛伍转过身,看到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正站在店门口,好奇地打量着橱窗里的古玩。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职业性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p><p class="ql-block">“Welcome to Zhenxuezhai!”他用流利的英语招呼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自豪,“I am Xue Wu, the descendant of Xiangling from ‘A Dream of Red Mansions’.”</p><p class="ql-block">薛伍满脸笑意地点了点头,做了“请”的动作,转身走向店内的茶桌。店里熏着沉香,桌上已经摆好了几只影青瓷碗,客人一进大堂坐到茶桌前,他聘请了几个长相俊美和外语好的年轻女子穿上金陵十二钗的服装,女子便会将泡好的香茶递上,说是这个是按照妙玉的方法存的雪水,埋在地下,今年夏天刚开瓮“茶香可人。他知道,这些外国游客一进门,就会被这茶香吸引,然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他的“绛珠仙草”表演环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首次用罐中普洱激活“绛珠仙草”表演出现异变,茶叶接触雪水的瞬间,罐身五色矿粒突然发光,在橱窗玻璃投射出《姽婳词》残页。外国游客胸前的十字架反光恰好聚焦于“九龙殁”三字,触发梅瓶底足满文暗记的共振。“原来所谓表演…”我捏碎茶碗,“是母亲设定的历史显影术。”</p><p class="ql-block">一薛伍日志xxxx年x月x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