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探独龙族纹面女

巴马.山清水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昵称:巴马.山清水秀文/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1524256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景点:贡山独龙江.龙元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早就听说云南奇异的独龙族文化遗产纹面女的故事,3月10日,我们租了4台小车,沿着怒江去独龙族聚居地独龙江贡山龙元村去寻探纹面女,揭开千年密码其神秘面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独龙族纹面女是千年密码的守护者,这一非遗文化习俗已消失了60余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一大早从独龙江乡就出发了,独龙江峡谷底部笼罩在凉凉的浓雾中,高处山上的白雪却已经被阳光照亮。在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附近,因道路狭隘,又是冰雪地面,前面的车堵住了道路,我们车的司机是个老司机又是领头的,他下去后疏通,指挥两个方向的车辆的司机清雪,过了好久,车辆终于行驶过去了。40公里的山路在狭窄的弯道如蛇行,会车时车轮几乎擦着悬崖,好不容易来到马库村,登记身份证后往边境线走,终于来到了龙元村,请随我一同探秘纹面女的历史和现在的生活状况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昨天下雪,今天天气有天冷。我们在等前面的道路打通时,下车拍照。贡山披上了层纯白的雪衣,独龙秘境在雪山围绕之间,闪耀着银色的光芒,幻化成诗意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黎贡蜿蜒曲折的山路,弯了多少弯没人查过,翻过雪山又越岭,这里地处中国与编甸交界的边境上,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雪山连绵,峡谷陡峻,东边的高黎贡山屏蔽着通往外间世界的通道,以前每年10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闭了雪山垭口,这里便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我们运气好,这里没有封闭,但是40公里路走的有点艰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既然包车走到这里了,我和黄老师要求到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并流汇合处打个卡,领队和司机同意了。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村子里寻寻觅觅的东张西望,村子山路两侧是成片的草果林。政府给村子修路、建桥、通电,让独龙族人告别了溜索过江,刀耕火种的原始岁月。现在村里民宿、农家乐饭庄已悄然兴起,普卡旺村的彩虹吊桥,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吊桥,成了游客打卡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到独龙江的春天,三月的怒江没有了雨季的咆哮,如今风平浪静。我们终于在大中午找到了第一位纹面女,今年87岁了,自述12岁即开始纹面,2015年她还有幸走出大山,到昆明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我们来时她正在家里房廊里编织独龙毯。我见彩线在她手中翻飞交织,如同彩色的瀑布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领队马大姐还有二位广州来的背包客在村子里碰头了,我随手拍了一张片。独龙江的纹面女,是时代的遗民,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我又找到一位纹面女,她今年83岁,身边围着另一个团队的一帮人,我靠不上前,经过同意,就拍了纹面女现住的居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独龙族特有的纹面女,现在已经只剩11个人了。这里的女人以纹面为美,是独龙族相当奇 异的习俗。古时候,有一种说法是怕被缅甸人抢走,在脸上留下特殊的印记,还有的说成年礼时需纹面,表示已成年了。另一种说法是古老的信念,俗称“画脸”。查找资料在《新唐书》中称“文面濮”,《南诏野史》中称“绣面部落,由此可见独龙族纹面历史悠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穿着独龙族特有胁饰的纹面女老人叫黛齐儿,正在院中织布,她脸上的纹面不是大面积的那种,在眼睛下面纹的。看得出年轻时长的很美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这个村里还在世的纹面女已经只有6位了,而且年龄都在70多岁以上。纹面是一件极痛苦残酷的事,光是听眼前这个纹面女说起,浑身汗毛孔都根根倒竖起来。她们用一根荆棘刺出图案,再用西南桦制成的染料着色。脸上血管、神经极丰富,刺出来的伤口经过染料的浸泡,剧痛是常人不能忍受的,纹面女在挨过3一5天剧烈疼痛后,所纹的图案便终生不 褪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避开同伴,独自一人在村子里寻探自己感兴趣的史料故事,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独龙江河谷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河谷,峡谷中保留着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说真的,在这种大自然中很迷恋,一个人享受着悠然自得的幽静。转来转去我又转回了第一个纹面女家里,我的同伴都在那里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递给佝偻着身子,蹒跚走路纹面女老妇人100元,她高兴拉着我的手要和我拍合照留念。她把100元钱拿在手里,我给她揣进衣服兜里,因为我知道队友们有的给10元,有的20元,我不想破坏大家兴高彩烈的气氛。果然大家都举起相机,手机给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靛青纹路从老妇人的眼尾向双颊绽开来,她的脸就像被岁月浸染的茶马古道画的地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独龙族人的心中,通过纹面,她们将自己与山神相连,以面容为祭,换取山神的护佑。眼前的纹面女老妇人的皱纹里藏着历史的年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南有数不尽的险峰奇水和不为人知的秘境故事,沿着由雪山水溶化而成的怒江、澜沧江和独龙江车行,沿途的风景简直不要太美。高黎贡一独龙江两岸风光无限。我们从龙元村返程时前往丙中洛,穿越过古道天险石门关,游览秋那桶,亲眼站在怒江岸边看江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喜欢读书、旅行、写作,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这次寻探贡山独龙族纹面女的旅程,让我大开了眼界,对独龙族人的习俗有了深刻的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发现一个象征着对山神的敬畏,一个体现了对种族的文化习俗的独龙族人,最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最终与文明汇流,用7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与历史文化的碰撞,有了史无前例的进步。独龙少女在木楞房前忍痛纹面坚毅的事例从1957年之后纹面消亡,我也从沉重中把探秘过程叙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独龙族纹面女的历史故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