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的国际世界遗产(8-1)

王岩

<h1>  世界遗产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简称,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分为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截至2024年12月15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196个,世界遗产总数达到1223处,分布在168个国家,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9项,中国拥有世界遗产59项,多年来走过了其中的55项,国际上的世界遗产也走过很多,下面按时间顺序总结一下:</h1> <h1><b>1、巴黎圣母院</b></h1> <h1>  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区,地处塞纳河中央西堤岛上,与巴黎市政厅和卢浮宫隔河相望。它始建于1163年,是基督教支派天主教巴黎总教区主教座堂,属于哥特式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h1> <h1>  巴黎圣母院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h1> <h1>  2000年2月7日,来法国巴黎圣母院。</h1> <h1><b>2、埃菲尔铁塔</b></h1> <h1>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市战神广场上,旁靠塞纳河,为举行1889年世界博览会,用以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法国政府进行建筑招标,最终确立埃菲尔铁塔。其始建于1887年1月26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并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1991年,埃菲尔铁塔作为塞纳河沿岸建筑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1> <h1><b>3、凯旋门</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香榭丽舍大街,是法国最著名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法国国家象征之一,也是巴黎市的地标纪念碑。凯旋门由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主持修建,旨在颂扬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凯旋门于198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span></h1> <h1><b>4、卢浮宫</b></h1> <h1>  卢浮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最初作为王宫存在。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特别是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卢浮宫逐渐成为法国皇家艺术的象征。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卢浮宫转变为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h1> <h1>  卢浮宫不仅是法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珠宝等。其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门前著名的玻璃金字塔是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的完美结合‌34。卢浮宫的藏品中不乏世界著名的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和《维纳斯的诞生》等。</h1> <h1>  1991年,卢浮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其艺术价值的赞誉。</h1> <h1><b>5、凡尔赛宫</b></h1> <h1>  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时期法国国王的居所。经过数代建筑师、雕刻家、装饰家、园林建筑师的不断改造润色,一个多世纪以来,凡尔赛宫一直是欧洲王室官邸的典范。</h1> <h1>  1991年凡尔赛宫成为世界遗产。</h1> <h1><b>6、卢森堡</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1994 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 C(IV)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卢森堡旧城区及城防工事</span><span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span></h1> <h1><b>7、布鲁塞尔大广场</b></h1><h1> 布鲁塞尔大广场位于比利时王国的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始建于12世纪,是欧洲最美的广场之一。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布鲁塞尔大广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1> <h1>  广场著名的尿童:</h1> <h1>8、在南荷兰,小孩堤防自然景区的19座历史性的风车是荷兰保存最庞大、最完好、最融合自然的风车群,现在已成为荷兰最知名的景点之一,于1997年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h1> <h1><b>9、阿姆斯特丹运河</b></h1> <h1>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总长度超过100公里,拥有大约90座岛屿和1,500座桥梁,因此阿姆也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开挖于17世纪的荷兰黄金时代的四条运河。</h1> <h1><b>10、科隆大教堂</b></h1> <h1>  科隆大教堂有最接近上帝的地方之美誉。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威廉一世宣告完工,教堂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大门两边的两座尖塔高达157.38米,就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是欧洲最具代表性的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1996年,科隆大教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2月11日来德国科隆。</h1> <h1><b>11、萨尔斯堡老城</b></h1> <h1>  奥地利萨尔茨堡老城被群山环绕,城内狭窄的胡同显示出一片中古时代的风情。</h1> <h1>  萨尔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h1><b>12、维也纳老城</b></h1> <h1>  维也纳老城毫无疑问属于欧洲最壮观的古城。城市中心的斯特凡教堂以中世纪的哥特风格为主,霍夫堡皇宫的巴洛克风格雄伟壮观,19世纪建造的环城大街把维也纳老城的景致推向了颠峰。</h1> <h1>  2000年2月14日,来奥地利维也纳。</h1> <h1>  这是维也纳皇宫。2001年被列为世界遗产</h1> <h1>13、新加坡圣淘沙</h1> <h1>  圣淘沙历史区2015年被列为世界遗产。</h1> <h1>  2003年2月2日来新加坡圣淘沙。</h1> <h1><b>14、新加坡植物园</b></h1> <h1>  新加坡植物园建于1859年,是热带地区唯一参照以英式园林风格设计的花园。2015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h1> <h1>15、汤加里罗国家公园于199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3年得到扩展,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ⅵ、ⅶ和ⅷ,被认为是第一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遗产地面积796平方千米。公园里有活火山、死火山和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以及非常美丽的风景。此外,公园内的山脉被当地土著人赋予了重要的宗教文化意义。2005年3月30日处理援建汤加中学问题来汤加。</h1> <h1><b>16、吴哥窟</b></h1> <h1>  柬埔寨吴哥窟作为高棉帝国(9-15世纪)的巅峰之作,展现了独特的宗教融合风格(印度教与佛教)与高超的建筑技艺。其标志性的五塔结构象征须弥山,巨石雕刻的精细程度体现了古代高棉文明的宇宙观和艺术成就,成为东南亚宗教建筑的典范。</h1> <h1>  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柬埔寨未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破例将吴哥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及《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主要原因是柬埔寨长期经历战乱与政治动荡,古迹遭到严重破坏,而当地政府缺乏资金和技术进行修复。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国际协作抢救这一濒危文化遗产。</h1> <h1>  2014年3月13日来柬埔寨吴哥窟。</h1> <h1><b>17、富士山</b></h1> <h1>  富士山可以说是日本的象征之一了,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日本三名山之一,其名称来自于竹取物语,被日本人视为圣山。由于富士山本身的魅力和在日本的地位,成功于2013年正式获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12月24日来日本富士山。</h1> <h1><b>18、忍野八海</b></h1> <h1>  忍野八海(忍野八海)作为日本富士山的构成资产之一,于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h1>  富士山博物馆。2014年12月24日来日本忍野八海。</h1> <h1><b>19、日本清水寺</b></h1> <h1>  清水寺位于日本京都,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h1>  2014年12月27日来日本清水寺。</h1> <h1><b>20、济州火山岛</b></h1> <h1>  火山岛熔岩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洞穴系统, 它展示了多色碳酸盐装饰的独特景观。</h1> <h1>  2007年济州火山岛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016年9月6日来韩国济州岛。</h1> <h1><b>21、克里姆林宫和红场</b></h1> <h1>  莫斯科的红场和高耸的克里姆林宫不仅视觉上令人惊叹,还与俄罗斯自13世纪以来所有最重要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克里姆林宫见证了沙皇的兴衰、苏联的核心地位以及现代俄罗斯的政治优势。</h1> <h1>  红场上还坐落着圣瓦西里大教堂(St Basil’s Basilica),它是世界上最易辨认、最耀眼的宗教建筑之一,为纪念1552年伊凡雷帝胜利占领喀山而建,于1555年动工,1561年竣工 。 </h1> <h1>  莫斯科大学。</h1> <h1>  教堂以九个形态和颜色各异的洋葱头教堂顶闻名于世,中央矗立着一座带有高耸拱顶的中心塔楼,周围环绕着四座带有八角形塔的大礼拜堂,在此四个塔楼之间的斜对角线上是四个小礼拜堂 。1588年,在莫斯科当地受人尊敬的圣人圣瓦西里的坟墓上竖立了第十座小教堂,随后教堂以其圣名冠名 。</h1> <h1>  1990年入选世界遗产,2017年6月16日来莫斯科。</h1> <h1><b>22、冬宫</b></h1> <h1>  冬宫(Winter Palace)原为俄罗斯沙皇的冬季住所,始建于1754年,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的六座宫殿建筑群之一。这栋三层楼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以其白色和绿色的外立面闻名,正对广场的部分是其最引人注目的西南面。</h1> <h1>  亚历山大柱(Alexander Column)位于冬宫广场中心,高达47.5米,于1832年至1839年间竖立,以纪念俄罗斯在1812年抵抗拿破仑入侵的胜利。它由一整块红色花岗岩制成,顶部装饰有天使雕像。据说,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柱在竖立过程中仅用了一天时间,且未使用任何支撑结构,完全依靠精准的计算和工人的技艺完成。</h1> <h1>  冬宫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1> <h1>  2017年6月18日,来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h1> <h1><b>23、十二月党人广场</b></h1> <h1>  广场为纪念发生在西元1825年的流血政变——十二月革命。</h1> <h1><b>24、海军部</b></h1> <h1><b>25、圣伊萨克大教堂</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它曾是圣彼得堡的主教座堂,直到1859年被圣以撒大教堂取代。彼得保罗大教堂在1919年被关闭,1924年改为博物馆,但自2000年起恢复了宗教仪式‌</span><span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教堂内保存了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的几乎所有俄罗斯沙皇和皇后的遗骸‌</span></p> <h1><b>26、夏宫</b></h1> <h1>  这座宫殿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也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之一,夏宫由瑞士建筑师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始建于1704年,并在1723年竣工。宫殿内部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宫殿前有一个由64个喷泉和250多尊金铜像组成的梯级大瀑布,这是为了纪念俄国在北方战争中的胜利而建造的‌。</h1> <h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夏宫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斯大林下令炸毁部分建筑以阻止德国人的庆祝活动。战后,夏宫经过修复,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h1> <h1>  2017年6月18日,来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宫。</h1> <h1><b>27、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b></h1> <h1>  该要塞自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亲手奠基并建成,见证了圣彼得堡的崛起与变迁。要塞内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如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等,这些建筑共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h1> <h1>  2017年6月17日来此处参观。</h1> <h1><b>28、斯莫尔尼宫</b></h1> <h1>  它曾是贵族女子学院,后来成为苏联时期的重要政治和文化中心。</h1> <h1>(未完待续)</h1><h1> 王岩 2025年4月22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