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柳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621537</p><p class="ql-block">配图:致谢网络</p> <p class="ql-block"> 二十岁那年,我在厂图书馆借来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泛黄的书页里,最抓人的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革命场面,而是保尔在湖边钓鱼的小插曲——富家少爷维克多趾高气扬地过来找茬,冷嘲热讽着推搡保尔,还折断了保尔的钓鱼竿。搁谁能咽下这口气?血气方刚的保尔立刻攥紧拳头,眼神里全是不服输的劲儿,一顿老拳揍得恶少在湖边水中扑腾。就在火药味浓得能点着的时候,嫉恶如仇、美丽善良的美少女冬妮娅像一阵和煦春风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这姑娘跟我想象中的富家千金完全不一样。她没跟着维克多起哄,反而冲保尔眨眨眼,用俏皮话把场面圆了过去。当时我就想,这俩人站一块儿可太养眼了!一个浑身是刺却正义感爆棚,一个漂亮温柔还不拿架子,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往后翻书时,我就跟追剧似的,眼巴巴看着他俩感情升温。冬妮娅带保尔进自家藏书室,保尔教冬妮娅骑马,青春的悸动隔着文字都能冒泡泡。</p> <p class="ql-block"> 可谁能想到,时代的车轮一转,十年时间把俩人碾向了不同方向。保尔一头扎进革命洪流,扛枪、修铁路,拿命拼未来;冬妮娅却还穿着考究的貂皮大衣,聊着贵族圈里的八卦。再次相遇时,曾经的默契全成了尴尬。我合上书扼腕叹息:多好的一对啊,怎么说散就散了?</p><p class="ql-block"> 那会儿我刚工作,满脑子都是浪漫幻想,看见冬妮娅的描写就忍不住脸红。可我没保尔那份崇高思想境界,只觉得爱情大过天。夜里躺在床上,我总忍不住脑补:要是保尔多劝劝冬妮娅,结局会不会改写?说不定冬妮娅会脱下绸缎长裙,换上粗布工装,跟着保尔去修铁路、办夜校。她那么聪明,肯定能帮着写标语、教百姓识字,在工地上给累瘫的保尔递上一碗热汤。</p> <p class="ql-block"> 生病时,冬妮娅守在床边给他读报;遇到危险,保尔把她护在身后冲锋在前。俩人并肩战斗的画面,光想想就热血沸腾。要是真能这样,革命胜利那天,他们在飘扬的红旗底下相视一笑,该有多圆满?</p><p class="ql-block"> 可惜,书里的结局早就定死了。合上书,我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突然懂了:在那个动荡年代,信仰真的比爱情更重。保尔和冬妮娅的分开,就像两股方向不同的风,再舍不得也没法往一处吹。但每次想起他们的故事,心里还是会泛起涟漪——青春时读的书,就像种下的种子,时不时冒出嫩芽,提醒你曾经为谁红过脸、掉过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