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中央军委一纸命令,我们江苏省独立一师率机关直属队、七团、炮团及盐城军分区管辖的守备一团从苏北平原调往东海前线的浙南沿海,接替原温州军分区的全部防务。记得那是个乍暖还寒的清明时节,海面上雨雾濛濛,浪涛汹涌。调防部队分乘多艘客轮和登陆舰,从苏北数个港口出发。记得航行途中,收音机传来溃退台湾岛二十六年的蒋介石病逝,战争阴云随即在台海上空弥漫,大陆和台湾同时进入一级战备。我们一路枕戈待旦,驶经南通港外海,穿越长江出海口和舟山群岛,分别从温州港、洞头岛、南麂岛和福建沙埕港登陆,按预案迅速接管温州军分区机关及所属沿海的守备防务。</p> <p class="ql-block"> 彼时,我们还都是血气方刚、充满幻想的懵懂小子,最年轻的刚入伍还不足四个月。不过,调防部队却是威震敌胆、战功显赫的英雄部队,素以治军严格、用兵如神、秋毫无犯、爱兵如子著称,师团以上首长大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骁勇善战,所向无敌,曾指挥过千军万马,接防后便成为温州军分区首长和所属各部队、各部门首长。从此,我们在温州这片热土上,肩负着守卫浙南海疆,保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祟高使命。我们在这里安营扎寨,从此与温州这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敢为人先创业精神的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由此开始改写我们各自的人生轨迹。</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一万八千二百多个日日夜夜,我们踏遍了温州的山川河海,汗水洒落在瓯江南北的大地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们目睹温州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市区建成区面积从我们初到温州时的不足 10 平方公里,增加到眼下超 300 平方公里;市区高楼由原信河街的四层邮电大楼,发展到如今百米以上高层建筑已不计其数,其中150 米以上的高楼 29 幢,200 米以上 9 幢,300 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有 6 幢;铁路、机场、高铁、城市轻轨从无到有,公交线路从寥寥数条发展到如今 200 余条,公交车 4000 余辆。随着温州城市的日新月异,我们也陆续走进了人生的晚年。今天有幸参加我们战友聚会的,最年长的已八十九岁,最年轻的也即将步入古稀之年。回首过往,我们不仅是温州城乡巨变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守护者。七十年代后期,分区部队曾派出 277 名官兵参与由地(市)委统一组织的农村路线教育工作队,宣传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八十年代初,我们曾两次参与温州城乡的“严打”行动,亲历了社会治安由乱到治。1984 年元月 10 日凌晨,分区部队曾派出精干兵力配合公安机关和武警部队在市郊十八家击毙、生擒杀害民警抢夺枪支并开枪拒捕的犯罪分子;我们曾目睹梅岙渡、飞云渡、清江渡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候渡车辆排成的长龙阵,也参加过首座瓯江大桥、温州机场和首条高速公路特大桥万人空巷的通车通航庆典活动;我们曾为温州电视台发射塔修筑 11.4 公里的莲花山盘山公路,从而使温州人民彻底告别了“雪花牌”电视信号差的历史;我们曾参与温州电化厂氯气爆炸事故的应急救助、秩序维护和现场环境污染的治理;每到农忙时节,分区都会组织部队去市郊助农抢收抢种;1994 年 8 月 17 号“弗雷德”超强台风在瑞安梅头登陆温州,“风瀑潮”叠加,灾情之严重百年不遇,我们第一时间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救灾区群众于倒悬,安抚失去亲人的灾民,帮助灾区重建家园……我们与温州各级党委、政府肝胆相照,戮力同心;与温州人民水乳交融,休戚与共。</p><p class="ql-block"> 随着中央对国防建设的战略调整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在百万大裁军前后,调防部队中一批又一批干部退出现役,其中有部分因各种原因就地转业在温州安置,成为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这次纪念调防五十周年留温战友聚会,筹备组多方联络打听,共联系到与我们同批抵达温州,后陆续转业在温州(含所辖各市县)安置的战友 53 人(包括在部队退休的 11 人)。其中转业到人大政协的 2 人、转业到政府行政机关的 11 人、转业到政法系统的 11 人、转业到经济管理部门的 11 人、转业到党校和宣传文化新闻广电部门的 3 人、转业到街道乡镇的 2 人、转业到银行和信托公司等国有企业的 3 人。</p><p class="ql-block"> 半世瓯江潮声壮,一身肝胆效故人。我们这批战友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脱下军装离开军营后,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军人本色,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新的岗位,转换成了新的角色,在各自岗位上忠于职守,勤勉自律,兢兢业业,有些还进了单位的领导班子。更多的战友在新的岗位忠于职守,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为第二故乡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成就。</p> <p class="ql-block">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人类历史长河中,50 年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在人生旅途中却是漫长的大半生!我们从青年到中年再到壮年,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绿色军营,献给了第二故乡温州,我们无怨无悔无憾无愧。自穿上草绿色军装那天起,战友们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我们经历过太多太多,如今除了理想和信念,除了战友情份,其它都不值一提,什么职务大小,级别高低,什么名利待遇,恩怨情仇,都是过眼云烟。因为我们已很幸运,我们曾生活、成长在风清气正的毛泽东时代,我们应当无愧于那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无愧于我们深深热爱的绿色军营。</p><p class="ql-block"> 人生苦短,岁月无情,自然规律不可违拗。自古“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如今万事悠悠,唯有健康和安全才是我们的根本。亲爱的战友们,我们真的老了!还是悠着点好,喜怒哀乐悠着点,说话办事悠着点,游山玩水悠着点,吃喝玩乐更要悠着点……,不到九十九,谁都不许走!眼看收复台湾已指日可待,我们已等得太久,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亲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关键的这一步!</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战友们,我们很珍惜这次的调防五十周年留温战友聚会,重温战友情,共度夕阳红,叙旧话别,举杯共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本色,牢记宗旨,初心永驻,共同书写我们精彩人生最后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谨代表筹备组祝全体战友身体健康,家庭美满,晚年幸福,并预祝这次战友聚会圆满成功!(吴咏翔)</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4 月 20 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