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火灾是一种极具威胁的灾害。了解如何扑救初期火灾,对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或氧化剂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伴有热和光。其发生需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这三个要素。像木材、汽油等是可燃物;空气、氧气等可作为助燃物;而火柴火焰、电火花等则属于着火源。燃烧过程包含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这几种类型。火灾根据燃烧特性分为 A、B、C、D、E、F 六类,按照危害程度又划分为一般火灾、较大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别重大火灾四个等级。不同类型和等级的火灾,其应对方式也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灭火的基本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和化学抑制法。在实际灭火时,应依据燃烧物的性质、特点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多种方法并用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扑救初期火灾时,需遵循 “救人第一”“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 的原则。“救人第一” 要求优先解救被困人员;“先控制后消灭” 是对无法立即扑灭的火灾,先控制火势蔓延,再寻找时机灭火;“先重点后一般” 则是在灭火时区分重点和一般,优先保护关键物资和区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火灾现场的正确处置十分关键。报警时,要向周围人员、附近消防队以及受威胁人员发出警报,可通过手动报警设施、派人传达、广播等方式进行。报警时务必讲清起火单位名称、地址、着火部位等关键信息。同时,要积极抢救被困人员,疏散受威胁的物资,并组织力量灭火。在缺乏专业消防设备时,可采用隔断可燃物、冷却、窒息、抑制、扑打、断电等简易方法灭火。例如,移走附近可燃物、喷水冷却、用覆盖物窒息火焰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灭火工作中,志愿消防组织承担着重要职责,包括及时发现和扑救初起火灾、迅速报警、组织群众灭火和疏散等。灭火前要全面了解火灾信息,如燃烧物、人员被困情况、有无易燃易爆物品等,以确定扑救方法。不同场景下的火灾扑救各有要点,大风天气需注意控制飞火,夜间火灾要携带照明工具并防范建筑倒塌,有毒环境要佩戴防毒面具,电器设备火灾则要先切断电源。此外,日常还需对灭火器进行检查,查看是否过期、标识是否清晰、零部件是否完好等,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正常使用。掌握这些扑救初期火灾的知识和技能,能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应对,减少损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