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屠夫鸟”的伯劳

秋风如海

<p class="ql-block">伯劳,学名Lanius,亦称“博劳”,是伯劳属鸟类的统称。全球共有32种伯劳鸟,因其捕猎后将猎物挂在荆刺上的独特行为,被形象地称为“屠夫鸟”。</p> <p class="ql-block">伯劳鸟为中小型雀类,其喙粗厚且强壮,形似猛禽。嘴部宽大而有力,先端带有利钩与缺刻,嘴须发达。伯劳鸟的体色多以灰色、黑色、白色及红棕色为主。尾羽较长,脚部强健,爪子锐利,翅膀短而圆,头部较大,多数种类具有宽阔的黑色过眼纹,雌雄羽色或相似或不同。</p> <p class="ql-block">伯劳鸟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以及荒漠的林缘、疏林与灌丛之中,这些环境为其捕猎提供了理想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伯劳鸟嘴部强大,形似鹰喙,脚部劲健且带有利钩,性格刚烈,强悍勇猛,因此被誉为“小猛禽”。</p> <p class="ql-block">伯劳鸟通常以昆虫为食,但其捕猎范围广泛,包括青蛙、老鼠甚至其他小型鸟类。它们性格暴躁凶猛,目光敏锐,速度极快。伯劳鸟擅长从空中俯冲而下捕捉地面上的猎物,如青蛙、蜥蜴、老鼠和蝗虫,还能一举捕获飞行中的蜻蜓,甚至捕食小鸟,偶尔也会捕杀体型较大的鹧鸪和竹鸡等。此外,它们还喜欢将多余的食物挂在荆棘或灌木上晾晒,以备不时之需。</p> <p class="ql-block">伯劳鸟在文化中具有双重象征意义,一方面被视为吉祥、幸福、智慧、勤劳与独立的象征,提醒人们保持警惕;另一方面,在某些文化中也被视为恶鸟。</p> <p class="ql-block">伯劳鸟分布广泛,覆盖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在中国,除青藏高原腹地外,伯劳鸟广泛分布。</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分布的12种伯劳鸟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