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紫藤挂云 花蔓宜春

水木山人

<p class="ql-block">  小区公园里,有一座小亭,两边是棚架,下面有坐处,常有人在此一展歌喉。棚架上爬满了紫藤,每年4月中旬开花,淡紫色花一串串,从棚架上垂下,很显典雅之气。</p><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拍摄的是棚架的顶部,棚架上垂下的紫色花串儿就是紫藤花。这么多花聚在一起,很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小亭两边各栽有四棵紫藤,藤蔓爬满了棚架顶,花开四处,二三十米长的棚架上挂满了花。</p> <p class="ql-block">  下面第一张照片中红柱右侧是其中一棵紫藤的藤茎,直径差不多有150毫米了,显得很粗,看来是一棵老藤了。小区公园重新整修只有五、六年时间,新藤不可能长这么快。这些老藤应该是从外面移栽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  下面三张照片拍摄的是棚架顶部盛开的紫藤花。</p><p class="ql-block"> 紫藤是一种落叶藤本植物,属于豆科紫藤属,原产于中国。‌春季开花,花紫色,花期近一个月。开花时,紫穗悬垂,花繁而香,盛暑时则绿叶满架。紫藤以美丽的蝶形花冠和较高的观赏性而闻名,作为观花绿荫藤本植物,常用于园林装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资料介绍,紫藤花可食用,也可提炼芳香油。紫藤花与紫藤皮均可入药,有多种功效。</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年我又发现前面楼邻居家搭了藤架,栽植了紫藤。因为棚架比较矮,花离人近,方便拍摄,许多紫藤花近照都拍摄于这里。下面四张照片拍摄的是邻居家紫藤棚架上盛开的紫藤花。</p><p class="ql-block"> 据说,紫藤的寿命很长。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里有两棵古紫藤,相传是明代新都籍状元杨升庵所植,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大的一棵主干直径86厘米,小的一棵32厘米。枝蔓在大门正上方交缠,向东西两个方向绵延90余米,形成一座全国罕见的百米紫藤长廊,总覆盖面积约400多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藤王”。</p> <p class="ql-block">  中国栽植紫藤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紫藤原产于西域,最大的紫藤主干有一抱多粗,花大香郁,胡人视为圣物,千方百计控制其流入中土,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内地。如此算来,紫藤在中华大地上已延续2000余年。民国前,北京的许多官宅私园,都栽植紫藤美化庭院,许多紫藤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上海有个叫紫藤的地方,就是以一棵明朝时栽植的紫藤命名的,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此休息。苏州拙政园内,也有一棵树龄六百多年的紫藤。</p> <p class="ql-block">  紫藤花典雅优美,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梦溪笔谈》、《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中均有提及,还衍生出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文化作品,紫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画的重要题材,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也写过不少吟咏紫藤的诗篇,成为古今文脉延续的重要载体。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其诗《紫藤树》中说:“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诗中把紫藤同香风美人并列,刻画了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晚唐名相李德裕喜爱紫藤,在他的《忆新藤》诗中把紫藤比喻为朝霞和彩凤,清香凝结在小岛上久久不散。</p> <p class="ql-block">  我国北方地区食用紫藤花的历史非常悠久,过去遇到灾荒时,紫藤花是一种受欢迎的充饥野菜。在明代周王朱橘所著的《救荒本草》中,把紫藤花称为“藤花菜”,是灾荒年间的救命菜。我在以前的美篇中介绍过,《救荒本草》教人们识别可食的植物,用以救荒。在中国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人们常采摘紫藤花蒸食。北京的“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紫藤粥”、“炸紫藤鱼”、“凉拌葛花”、“炒葛花菜”,都是加入紫藤花做成的。近些年,还发明了更美味的吃法,比如用紫藤做成糕点,像北京、天津民间的紫藤糕、紫藤饼都小有名气。</p> <p class="ql-block">  春有紫藤,夏有凌霄,两者都因攀爬向上的气势,深受国人喜爱。在逾千年的栽培、观赏历史中,紫藤、凌霄被古今文人大量着墨。但和其他名花广受赞誉不同,对紫藤、凌霄却是有褒有贬,很有点儿意思。</p><p class="ql-block"> 有人认为紫藤攀附树木,使树木枯死,应该受到谴责。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名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在《紫藤》一诗中说:“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下如蛇盘曲,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还说到:“愿以藤为诫,铭之于座隅。”</p><p class="ql-block"> 同样,由于凌霄也经常攀附其他树木向上生长,有些人便指责其趋炎附势向上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凌霄花》就称“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对缠绕松柏的凌霄也发出了“煌煌凌霄花,缠绕复何为。举觞酹其根,无事莫相羁”的感慨。这些作品表面上是指责凌霄,实际上是对趋炎附势之人的批判。</p> <p class="ql-block">  紫色的花蕾逐渐伸展开,为逐渐开放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  藤本植物的藤茎一般都很长,与长度相比,藤茎又显得很细,不足以支撑直立,所以藤本植物一般不是直立着向上生长的,而是攀附着其他物体向上。攀附的办法多样,有用吸盘的,有用气生根的,紫藤则是围着攀附物旋转着向上生长,这就产生了藤茎的旋向问题。而藤茎的旋向是有规律的,不是随机的。据资料介绍,藤茎的旋转方向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形成了右旋和左旋两种。在北半球,基本上是右旋,而南半球是左旋。但旋向也与物种的起源地有关,我国虽然在北半球,但生长的牵牛花却是左旋的,而不是右旋,其原因就是牵牛花是从位于南半球的南美洲引进来的。我看到的资料介绍说,紫藤也是左旋的。至于在我国生长了两千多年的紫藤为什么也是左旋、而不是北半球应有的右旋?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无法介绍。</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图片是从网上搜来的,清楚地说明了判别左右旋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上面关于藤茎旋向的资料,特别是紫藤违反常规的旋向,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特地去小区公园里考察了一番。还别说,真的发现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小区公园里的八棵紫藤,除了三棵无攀附物可依、主茎直接搭上棚架、直立生长,无法辨别旋向之外,我看到了有两棵确实是左旋的,这与资料中介绍的紫藤旋向相同。从下面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旋向。</p> <p class="ql-block">  我还看到三棵是右旋的,从下面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旋向。虽然其旋向符合北半球右旋的规律,但却与资料中介绍的紫藤左旋不符。——什么情况?于是我又查找资料,还真找到了答案——有一种叫“多花紫藤”的紫藤是右旋的。</p><p class="ql-block"> 多花紫藤原产于日本,我国有引种。其与紫藤同科同属不同种,紫藤是紫藤种,多花紫藤是多花紫藤种。这两种紫藤除了旋向不同之外,其他差别不大,一般人不易分辨。识别软件仅以花来分辨,自然是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紫藤的不同旋向,说明小区公园里有两种紫藤:紫藤与多花紫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