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牡丹”这一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p> <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是空前的。当时洛阳人不单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品种,牡丹“不接则不佳“,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这就是北宋时最突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朝鲜、荷兰、德国、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均有牡丹栽培,其中以日、法、英、美等国的牡丹园艺品种和栽培数量为最</p> <p class="ql-block"> 使用卡色200折返镜头拍摄牡丹,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加独特,背景虚化好,主题突出,"甜甜的圈"形成增添画面美感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