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刘逢生—— 岁月酿就的“幸运星”

书成

<p class="ql-block">  人生这场充满未知的“盲盒旅行”里,若能拆到亦师亦友的神仙搭档,那幸运之星就一直在头上高照,今年已经83岁的刘逢生,对我而言,就是那个自带光芒的“幸运之星”。</p><p class="ql-block"> 甘坐“冷板凳”的党史“拼命三郎”</p><p class="ql-block"> 在政界,县级党史部门堪称“冷衙门”——没经费、没实权,日常就是“老三样”:扛着相机四处调研、扎进故纸堆扒资料、对着稿纸疯狂码字。不少干部被调过去,要么愁眉苦脸找借口开溜,要么心不在焉“摸鱼”。可刘逢生倒好,愣是把这“清水衙门”变成了“热血战场”!</p><p class="ql-block"> 自1981年一头扎进丹凤县县志办,到1984年转战党史研究室,13年里他从基层小兵一路“打怪升级”成主任。别人嫌苦嫌累,他却像上了发条的“永动机”,踩着晨光第一个到岗,披着星光最后一个离开,深夜办公室的灯光常亮,那是他在和稿纸“死磕”。那时条件简陋,没空调暖气,没电脑打印机,他凭着一双“侦察兵”般的铁脚板跑遍大街小巷,用长满老茧的手码出一部部党史巨著。《商山魂》《血与火的道路》……这13部烫金封面的书里,藏着多少从泛黄档案里抠出的真相?翻烂的文献、磨破的稿纸,都是他“死磕”历史的勋章。都说他对党史的执着,比丹凤山还“顽固”,这话一点不假!</p><p class="ql-block"> 铁骨铮铮的“硬茬子”</p><p class="ql-block"> 刘逢生往那一站,就是“正直”俩字的人形立牌!当年在革委会政工组,组长贾某搞暗箱操作,想违规把农村老婆转成国家干部。别人都睁只眼闭只眼,他却像个“愣头青”,拍案而起:“这手续,我不办!”这下可好,得罪了“顶头上司”,晋升、进修、调动的机会全被“拉黑”。可他腰杆子比青松还直,任你穿小鞋、使绊子,愣是不低头!后来不管在医院、县志办、党史办还是县政协,他都是一头“老黄牛”——干活抢着上,功劳往后让,同事有困难,他比自己的事还上心。有时候他主笔发表了党史文章,报纸杂志寄来了一些稿费,他总是参与者有份,从不占为己有。大伙儿都说,跟着老刘干,心里敞亮,越干越有劲儿!</p><p class="ql-block"> 75岁“高龄”闯作协</p><p class="ql-block"> 别人退休后忙着含饴弄孙、跳跳广场舞,刘逢生倒好,一头扎进文学圈当起了“追梦老男孩”!2003年2月刚退休,他就化身“文字狂魔”,伏案疾书十年,先是捣鼓出26万字的散文集《世事·人事·家事》,又趁热打铁推出27万字的《世情·人情·乡情》。2018年,75岁的他一举拿下陕西省作家协会“入场券”,成了作协里的“活化石”!他的文字,像老家的粗瓷碗,看着朴素,捧着却满是温度。翻开他的书,唠家常、忆故乡、谈亲友,字里行间都是对生活的“花式比心”,让人忍不住感叹:这老头,心里住着个文艺青年!</p><p class="ql-block"> 球场边的“超级粉丝”</p><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这个严谨的党史专家、文艺作家,私下竟是个狂热的“追星族”!刘逢生和老伴,堪称中国女排的“骨灰级粉丝”。从八十年代守着黑白电视追郎平的“铁榔头”,到如今为朱婷、张常宁摇旗呐喊,三十多年雷打不动,场场直播“打卡”。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老两口守着电视哭得像孩子。更绝的是,2023年全运会女排资格赛在商洛开打,八十多岁的老两口一口气包下15场门票!春寒料峭里,他们裹着棉袄蹲守在运动员下榻酒店,眼巴巴等着要签名,那股子执着劲儿,比小年轻还疯狂!</p><p class="ql-block"> 带我“入坑”的文学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对我来说,刘逢生既是老师、朋友,更是人生“导航仪”。工作上,他手把手教我“抠细节”“磨稿子”;生活里,我们谈天说地,从家长里短聊到诗和远方;碰上人生岔路口,他总能像“智多星”一样,用自己的故事给我支妙招。</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教育局当“材料狗”,天天被公文“淹没”。是他风风火火找到我:“兄弟,全县党史征文比赛,你必须上!”在他的“怂恿”下,我熬夜赶出《我的表叔巩德芳》,没想到竟拿了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写散文、搞诗歌,在报刊上“遍地开花。 </p><p class="ql-block"> 2019年7月我的散文集《棣花细语》出版,第一个就塞到他手里。他戴着老花镜逐字批注,还催着我:“赶紧申请加入省作协!”在他的“监督”下,我一路“过关斩将”,2020年5月终于圆了作家梦!</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丹江河堤成了我们的“文学根据地”。吹着晚风,聊着写作门道、养生经,时不时互相“调侃”。从他身上学到的,哪止是写作技巧?分明是把日子过成诗的本事!</p><p class="ql-block"> 岁月这坛老酒,在刘逢生身上越酿越香。他的故事,像一首永不停歇的摇滚,既有坚守的铿锵,又有追梦的热烈;更像一本翻不完的百科全书,藏着数不尽的人生智慧。有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宝藏老兄”相伴,我的人生,满是希望、趣味,也有了光和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