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昵称Pleasure</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9456514</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环顾四周,除了古色古香的蓬莱阁古建筑群,再也不用聆听都市的喧嚣和机器的轰鸣,那远古的气息,那海水潮湿清新的空气,让我感觉清新爽快,人人向往的仙境“蓬莱阁“,他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山东半岛的北面的渤海和黄海交界处,这里风景独特,自古以来是丹青妙客向往的地方。由于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的独特景象,从而引来的古今帝王纷纷求仙,盼仙而至,如秦始皇、汉武帝,期待仙山从未遇到,于是在这里筑城,这就是最早的蓬莱古城,公元1061年,北宋登州郡守朱处在丹阳山崖至持修建高阁,从此得名蓬莱阁,它不仅被称为人间仙境,而且和八仙过海的传说息息相关,而“蓬莱阁”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所写,他位列清四家之一,像这样的书法题款石刻在蓬莱阁时常可以看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那么为什么蓬莱阁能名列四大文化名楼之一?之所以能成就四大文化名楼之一,因为和蓬莱二字包含的仙境仙迹有关,而朱处在丹崖山建蓬莱阁,而此山又被是广为人知的仙岛,蓬莱阁从此屹立丹崖之上,在云雾缭绕,仙气云雾笼罩的海天一色中,留下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朱处离开登州时,最早的留下是宋代沈括写的《蓬莱阁记》:</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昔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神三山,见史记。齐燕方士惑始皇帝云尔。徐福不得仙药,未还。”</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文所言秦始皇为了求长生不老,为了大秦帝国永恒不朽,派遣徐福到达这里求长生不老药,在海市蜃楼,云雾缭绕中,徐福看到的只有辽阔无垠大海,徐福最终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求不到长生不老药,于是从此不复归,从此,在海外自立为王。说到底只是那些方士在迷惑秦始皇而已,正是这些传奇故事,正是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创造了蓬莱阁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充满了仙韵灵韵之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之所以大多游客到蓬莱,都是冲着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而来,这样的风景别样好,感受身心的逍遥自在,那种精神和心灵的洗礼, 在渤海的惊涛骇浪中,在蓬莱阁内部,看到了八仙过海的这些壁画时,才找到了八仙过海和蓬莱阁息息相关的一些线索,那壁画上,八仙过海,无论神态容貌皆不同,无论是手持云朵穿越在绚丽多彩的云霞中:还是手持扇子,荡起青柠色的袍子,文雅多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再现了八仙过海的场景,这幅壁画吸收了敦煌壁画工笔重彩的创作方式,在无数历史岁月中,</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b><b style="font-size:18px;">早已在我国流传很久,尤其是这神奇故事所留下的那些民谚,从此确定了蓬莱阁仙文化的源头起源地,同时只要想起秦始皇汉武帝,到仙山寻找长生不老药,自然而然,八方游客从此把蓬莱阁与仙山仙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蓬莱阁成了神仙世界形象代言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夕阳西照中的蓬莱阁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它主要有天后宫天,龙王宫等六个单元与附属建筑组成,规模气势宏大,雕梁画栋,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细节空间感,错落有致,而主体建筑蓬莱阁,是双层木质结构,建于宋嘉祐六年,后来,历朝历代进行了扩建,坐北朝南,紧紧环绕的就是明清时代著名的蓬莱水城,那八角屋檐,四周是明廊,极目远眺,霞光璀璨,日出惊鸿时,宛若登临仙境,在碧水清流中,在云雾缭绕中,面对沧海桑田,面对九霄云外,后来宋代苏轼一诗:</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东方云海空复空,游荡浮世生万象。”</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再现诗人看到海市蜃楼这一奇景赞美与喜爱之情,正是《海市诗》让蓬莱阁闻名天下,从此以后游客接踵而至,面对浩瀚无边的海水,面对矗立在丹崖仙境中蓬莱阁,她静静的望着沧海桑田,她不仅仅是蓬莱市的形象大使,更是渤海黄海上的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来到苏公祠时,它位于西北的丹崖山上,为了纪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不仅有栩栩如生,苏轼的肖像雕刻,而且这里还留下了20多方历代书法刻石,尤其是苏轼的《海市诗》和《望海》弥足珍贵,他在登州任知州仅仅只有五天,可是那刹那回眸的时光,给定州的老百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为国为民,向当时的北宋朝廷呈送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等为民请愿的奏章,他勤勤恳恳,务实求真,关注老百姓,心系国家海防军事建设,建议当地的官府仅收盐税,还进一加强海防军事防御,这些为国为民的建议最终被采纳,甚至影响到后来明代戚继光建造水长城,抗击倭寇,保护沿海老百姓的财产和生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苏公祠的建立,不仅是对苏轼的怀念,也是蓬莱历史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之一,从此,这里的老百姓,为了感谢苏轼体系黎民百姓,不世之功,从此,民间留下了“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传奇佳话。同样和八仙过海神话传说的元素息息相关。没有苏轼,哪有八仙过海壁画?哪有八仙过海群雕?哪有蓬莱阁灼灼生辉的时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我曾经观赏过苏公祠,其实苏轼到这里只经历了5天,在短短的5天之内,走马观花的写下了<<海市诗>>,<<望海>>,<<北海十二石记>>等璀璨的诗文,后来泛舟而下,登上蓬莱阁,留下了一段传奇的文人墨客的故事,蓬莱主要有白云宫三清殿,吕祖殿,龙王宫,蓬莱阁主体建筑等风格不同的楼阁,香火缭绕寺庙,金碧辉煌的殿堂,波澜不惊的亭阁等形成的蓬莱阁古建筑群,1982年,蓬莱阁水城及蓬莱阁成了国家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那以后,充满厚重的文化底蕴,充满神话色彩的蓬莱阁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并称的中国四大名楼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在蓬莱阁的东北角并是普照楼,它是液晶航船的标灯,三层砖木结构,六棱斗拱。蓬莱阁周围的那些古建筑其实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代表的见证者。这些古老的道家文化建筑,在云海拥抱中,在虚无缥缈的笼罩中,渐渐的形成了海市蜃楼。无论是以蓬莱阁为主体的古建筑群,还是雕梁画栋的古雅古朴,还是轻音寥寥,通过一层层八仙过海,蓬莱新晋的工笔重彩绘画,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校的书法碑刻,整个古典建筑早已将道教佛教,各种文化素养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那海市蜃楼的奇丽景象,还能寻觅到苏东坡的历史足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仔细的寻寻觅觅,那些宋代遗留下来古建筑遗址,历经了千年人间正道是沧桑,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洗礼,那些硝烟炮火,海防设施,仍保存完整。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修复,随着岁月的沉淀和变迁,</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b><b style="font-size:18px;">静静的登上了蓬莱阁,随着东坡居士的脚步,感受着轻柔浪漫的海风,在深呼吸那一刻,面对眼前这些错落有致,古色古香,您助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精湛技艺的古建筑,在黄海与渤海的交界方寸径,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时时刻刻荡漾在碧波浪华中,让人们去追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蓬莱阁作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 一,其中八仙过海和海市蜃楼更是冠绝天下,驰名中外,蓬莱十大景色中的八景并位于蓬莱阁。作为宋代独特的建筑,即使漫步在沙滩海岸,面对那些蔚蓝色,天空的絮语,随着海鸥自由欢腾追逐,随着浪花嬉戏遨游,那是旅游途中生命力的张扬,也是八仙过海传奇故事的背影,蓬莱阁作为天下第一阁,不仅仅留下了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等文人的诗文,而且在那些遗留的书法碑刻中,为蓬莱阁增听了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在寻找仙山仙境时,历史文化的那种厚重沉淀感,让人无信神往,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那份熟悉,久违的自由洒脱;海阔天空,自由飞翔的内心洗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高15米,坐北朝南,是双层木结构楼阁,也是观赏海市蜃楼,神奇景色最好的地方,蓬莱阁的第二层长13.75米,门外书写着碧海春融,里面写着神州胜境,无论是经历了历代的修缮扩建,还是形成今天气势磅礴的规模,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还是天人合一的地理位置,这一切早已和八仙过海息息相关,因为八仙就是在阁中喝完酒醉后,趁着宝气踏碧波荡漾,漂洋过海,从此留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传奇美丽故事,无论走到哪里,八仙的传奇故事,神话的色彩魅力,是蓬莱阁永远离不开的神奇神秘意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蓬莱阁游记,后续北宋的朱处的完成的“世传蓬莱,方丈,瀛州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后因其阁日蓬莱,盖志一时之事,意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他留下的这个游纪,通过传奇神话的对比,强调了“治世蓬莱”为国为民的美好理想世,而文中所提到的三山,就是蓬莱、万丈、瀛洲,其实这是秦汉时期那些方士虚拟的神仙世界, 只是为了谎骗秦始皇逃脱而已,汉武帝刘彻多次东巡,到达这里寻找仙地,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其实方士们的虚幻之说,更多的是祈求人世间的盛世太平,而蓬莱就是汉武帝命名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蓬莱阁古建筑群主要包括龙王宫、子孙殿、天后宫、古戏楼、三台石、吕等许许多多充满传奇色彩的古建筑,所以说蓬莱阁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不愧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都之一。无论是观水城一望无际的观澜亭;还是卧碑亭,庭中留下了苏轼的《书吴道子画后》以及清代龚葆等人书法碑刻;还是丹青妙手观海作画作诗的澄碧轩;避风亭,镶嵌的书法课时25方,大都市是明代艺术家董其昌所书,无论是木雕,玉雕;还是石雕,皆是蓬莱阁独特的艺术元素之一。而位于坐北朝南的古戏楼,它的两侧雕刻着:“乐奏钓天潮汐声中喧岛屿。”到了正月16后的宫庙,人们会在这个戏台上面上演戏剧歌舞,给后天娘娘祝寿。而天后宫的两侧有钟楼鼓楼,分别篆刻《松石亭记》,《重修白云宫海神庙蓬莱阁记》等,这些古老的亭台楼阁,时时刻刻洋溢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可以说这样的古亭台楼阁,早已浓缩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的集景,是一副美轮美奂的绝美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蓬莱水城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明洪武九年,在这里修建了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的水城,南宽北窄,位于丹崖山的东面,占据的地理位置险峻陡峭峻,主要有水门码头,平浪台炮台等海防建筑防御构成,目前是国内古代水师海防最完整的军事基地,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军港要塞建筑物,依山旁海,在北宋的时候这里就有刀鱼巡检,防御契丹入侵,明朝万历年间,登州顺抚以及民族英雄戚继光曾经在这里操练水时,建立了一支庞大水师,拥有当时极其先进的火炮和战船,后来在天启三年,通过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辽蓝三卫和沿海400多里的海疆,重新回到明朝的版图,在当时有效的遏制了后金军军事的发展,在他守护三年,努尔哈赤想攻破辽西的一步始终没有如愿以偿,后来是吴三桂的叛变,让皇太极和多尔衮找到了战机,最后突破了辽西防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代水城墙的遗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蓬莱水城是目前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总面积达到了27万平方米。它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主要有水门,护城河等主要建筑和海防建筑构成,其实他和蓬莱阁的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的景观是齐名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望着戚继光铜雕像,目光炯炯有神,明代著名抗倭倭寇的民族英雄,他就是山东蓬莱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创造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鸳鸯阵:更让倭寇胆寒的戚家军也是他创立的,这一次次和倭寇作战中,时刻以保护沿海老百姓平安为己任,其实也就是最早的抗日战争,一场场抗击外敌侵略正义之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那蓬莱水城保留下来的海军铁炮,炮台等历史文物,以及蓬莱阁内戚继光铜雕像,和眼前碧波荡漾相互映衬诉说着曾经的历史沧桑故事。他的碧血丹青,他的英雄事迹,早已深入人心,他曾经写下:</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蓬莱阁上望风云,壮志凌云心不灭。”</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经历了太多的沧桑风雨,抒发了诗人的壮志豪情,静静的诉说着他浓浓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华夏从来不缺少英雄儿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静静的聆听炮火台的诉说,自从恢复了明代这座水城的海防要塞后,这里会定期表演戚继光操练水师,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可想而知,蓬莱水城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丰富了蓬莱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迎着城墙一路走来,城墙上恢复了明代的竹节炮,红夷炮等,还有那些保存完成的明代城墙夯土,当我们在望着这明代古老的海防军事要塞后,其实明朝永乐年间,就在这里设立了“总兵暑都督俭事”,在袁可立治理下,不但可以在峰顶望</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峰顶通望处,逐设烟墩。屯田农幕,商船战舰不知其数。”</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明朝的水军在戚继光的带领下,曾经在这里多次横扫倭寇,它所形成一系列严密的海上防御体系,不仅是中国海港建筑的见证者筑,也是保护我国海疆,反抗外敌侵略的历史见证者。可想而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勇敢伟大的民族,从来不缺少英雄,从来不缺少保家卫国,从来不缺少面对惊涛骇浪,滚滚潮水浪花到来,那传奇的英雄丰碑,我们水也不能忘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蓬莱水城的港湾又被称为小海,作为明代重要的海上军事防御体系,其实它是水城的主体,宽度平均约100米,南北长655米,主要是砖石结构,那些灯塔在丹崖山上,仍可以清晰的看到,英雄不复归,但是留下来的那些砖石堆砌而成的门洞土门,仍保留那金戈铁马,烽火硝烟的苍桑历史感。而水城的天地之势,和丹崖山顶的蓬莱阁交相辉映,绿树红花,云音缭绕,碑林林立,景色宜人,在霞光璀璨中,在垂柳杨柳依依缠绕中,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永远留在了这里,蓬莱阁和这座水城交相辉映,早已被世人后人所歌颂所向往。</b></p> <p class="ql-block"><b>八仙过海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离开了明水城后,渐渐的漫游在蓬莱的土地上,我终于来到了八仙过海的风景区,虽然距离蓬莱阁不是很遥远,虽然清晨的海风弥漫的浓雾,但是此时此刻内心的欣喜,静静的蠢蠢欲动,八仙过海风景图几个大字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知道最终儿时憧憬的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会静静的拉开序幕,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飞檐翘角角。还是三面环海的宝葫芦状,跟八仙有关的景点像八仙壁唯美绝伦。像龙王宫记载了八星和东海龙王之战。像八仙桥,拜仙坛,八仙过海,古老传奇的神话故事,集中国古代园林之大成。但展现了古老的神话传奇,又将神奇的海市蜃楼和迷人的山海风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到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古老泛香的建筑静静的出现在眼前,让我眼前一亮,八仙过海的海口,位于蓬莱阁北面黄海,和神奇的丹崖山,人间仙境蓬莱阁,蜿蜒曲折的长山列岛隔海相望,这里要游览的风景有40多处,这是让我无法触及的,只能缓缓望之,感受海阔天空,虚幻飘渺的神奇风光。明代诗人曾经留下八仙歌:</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八仙过海闹蓬莱,各显神通道术开。吕祖剑光飞万里,铁拐葫芦醉满怀。”</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在月色柔和朦胧中,在星光璀璨中,水天一色和月色相依相随,古老的建筑默而无声的诉说着八仙过海的光阴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这是以八仙过海传奇为主建筑技艺术园林,它不仅仅是道家文化,更是蓬莱神话的传奇,更是蓬莱阁闻名天下的背景背景曲,看着眼前这些栩栩如生的八仙雕像,此时此刻我更多的是惊叹,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和谐的伟大,何其的丰富,将古典建筑和园林艺术融合在一起,望着这一切,唐代李白诗日:</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东临碣石观沧海,以观沧海之苍茫。”</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用浪漫主义情怀赞美大海的波澜壮阔,赞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波澜壮阔,那唯美绝伦的画卷,那超凡脱俗的诗情画意,静静的浮现在我眼前。这里的一砖一瓦并是一段历史;一画一柱并是</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昔日八仙今何在,传闻过海未归来。</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八仙的传说,八仙的足迹无处不在,八仙过海壮丽多姿的景观,还是神奇的法术,在八仙过海风景区,随时能感受到悠远的历史文化,和独特东方美学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望着八仙过海一系列浮雕,吸收了唐三彩和敦煌壁画的浓墨重彩,又融合了现代雕塑的写实手法,古诗曰:“八仙过海不寻常,各显神通斗发强。风浪滔滔无畏惧,只缘心中有信仰。”通过丹青妙手,通过巧妙的丹青手绘,八仙过海英姿飒爽,在法宝展示灵光时,和日月交相辉映,八仙过海的神迹,静静的出现在我眼前,八仙给西王母拜寿归来后,选择了在蓬莱岛游玩,凭着各自的法宝渡海,他们顺利到达渤海之后,铁拐李投杖,变成小船过海;何仙姑乘坐荷花过海等,后来和东海龙王进行了一场海上激战,在观音和太上老君的调节下,最终顺利渡海,这不仅仅是八仙过海的故事情节,更是古典建筑与传统神话,更是园林艺术,与道教文化相融合。繁花似锦,古色古香的古建筑与大海的壮丽景色相融合时,那充满神奇色彩的蓬莱仙境,那风景区出现的海市蜃楼,其实和八仙过海神话故事息息相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八仙过海众仙静静的躺在海上的宝葫芦上,栩栩如生,而周围的景点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周围,井中有海,海中有八仙,环环相扣,星星点点,令人神往。诗日:</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仙姑手捧莲花现,凌波微步踏云烟。过海传经度世人,慈悲为怀永流芳。”</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这些和八仙过海,和蓬莱阁息息相关的诗著比比皆是,在霞光万道中,在碧海苍田中,蓬莱阁的日出出现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么蓬莱仙境在哪里?就在八仙过海,自然造化的海市蜃楼盛景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海天一色共缠绵,星星点点的方舟与左右的海岸景色相互映衬,在夕阳夕照中,感受汉钟离的大芭蕉,荷仙姑的莲花万道红光,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借宝物大显神通,即使东海龙王邀请了南海,北海,西海商,龙王相助,掀起的惊涛骇浪,即使调了四海的十万虾兵螃将,可是面对八仙的齐心合力,面对南海观音菩萨的到来,最后只好让八仙随着波浪,随着东海遨游过去,每当我听到惊涛拍岸的涛声时,我总能感觉到八仙过海的传说是如此的契合巧妙。这种巧妙契合早已融合到道家文化中,成为蓬莱阁难以磨灭的神秘而浪漫的色彩,更是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b></p> <p class="ql-block"><b>八仙过海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海天一色共缠绵,星星点点的方舟与左右的海岸景色相互映衬,在夕阳夕照中,蓬莱阁那朦朦胧胧的仙气更加缠绕撩人。当我走到蓬莱阁石碑“海天一色”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笔墨浑厚,雕刻细腻精准,洒脱豪迈中吸引着无数的游客观光欣赏,这是北宋初期的道士陈博所写,他似乎和蓬莱阁挺有缘分,活了118岁,被人们称赞为道家老祖,可想而知蓬莱阁所容纳的文化元素众多。后来此碑被毁掉后,重新书写者是道光年间山东巡抚托浑布,看到了海天一色这四个大字,意味着你早已登上了蓬莱阁,那么蓬莱阁的人文历史景观,还是他神奇神秘的面纱,随着时光旅途,随着历史的时光机,一起寻找曾经的回忆。</b></p> <p class="ql-block"><b> 徐福去仙山求药,到底去过没?其实秦始皇是被徐福忽悠致死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看着蓬莱阁第二层的这幅壁画时,在飘飘渺渺的祥云笼罩中,在奇丽色彩的变化中,那时隐时现的云雾,随着海水楼阁,时时刻刻表现出浓浓淡淡的蓬莱仙韵,那种轻柔飘逸的感觉,到夕阳西照,夜幕降临时,那云山云海奇丽多姿,那人间仙境蓬莱阁,在波光粼粼中,在霞光异彩中,洋溢着独特的魅力,时刻令人怦然心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再仔细回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到蓬莱求助仙药的传奇故事,当年徐福就是从这里东渡大海,而且是随着八仙过海的足迹而行,可是最后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从此以后,各种各样的传说都有,徐福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已经找到了八仙,甚至可能遭遇了海上风尘暴不幸葬身大海;汉武帝刘彻对于神仙,对于方土入海求仙药,于是他在蓬莱大兴宫殿和庙宇,登上蓬莱阁之后,仰望波澜壮阔的大海,希望目睹八仙过海归来,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仙药仙丹,可惜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梦想最终是失望破灭的。无论是充满神奇色彩的蓬莱阁,还是充满历史沧桑斑驳的明代水城,还是充满神话色彩的八仙过海风景区,更多的是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长寿平安的向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当一群群海鸥从惊涛中飞过时,当浪花浸透我双眼吋。蓦然回首这一切,无论是蓬莱阁,还是八仙过海风景区的那些古老建筑,不仅融合了北方雄浑大气,南方园林建筑秀气唯美的风格相融合,在感受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同时,对于遗留下来的那些木雕,石刻,壁画等装饰作品,内容广泛,古朴典雅,时刻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斑驳,和人文历史息息相关,这不仅是古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精神的追求,那浓浓的艺术氛围,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璀璨的明珠。俱往矣,无论是雕梁画栋的鲲鹏凌云展翅;还是栩栩如生神话历史故事木雕,壁画等——寻寻觅觅“寻八仙探蓬莱阁”无疑是一场古今文化和艺术旅行的穿越。</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八仙入海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