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莲古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邕宁区蒲庙镇的那莲古圩历史悠久,自古与杨美、亭子齐名,有“上杨美、下那莲,中间亭子两圩连”的称谓,自古为外地商贾出入南宁的咽喉水道。至今仍保留着古渡口、古码头、古石板、古闸门、古戏台、古庙见证了昔日的繁荣。成为方圆百里颇有名的商埠和纺织基地,曾有“千圩万圩不如那莲圩”的美誉。每年举办的赛巧节、北帝庙会,让这个古老的街圩润染了浓厚甘醇的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繁荣时期那莲圩建有10条街道日有近千个摊位(店),其中有300多家固定店铺(摊点),沿街商品琳琅满目,人山人海,夜市与城市的夜市无异。</p><p class="ql-block">300多年前,广东客商移居那莲圩,男人经商,女人织布,纺织业开始兴盛。特有的纺织手工作坊200多家,特产有那莲土白布、蚊帐布、高丽毛巾、鱼布等销往各县市。</p> <p class="ql-block">那莲街七月七赛巧节</p><p class="ql-block">在邕宁八尺江畔,那莲街的乡民们保存了二百多年对七夕节传统而质朴的愿景。传说每年七月七,七仙女都到那莲老街八尺江畔的白石潭沐浴,挑选“巧女”。这一天不论是远嫁还是近嫁的姑娘,都要回到娘家来。一大早,姐妹们便挑起水桶来到八尺江畔,把水往家里挑,展示那莲街女子的勤劳能干。祭拜过后,将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摆在家门口的桌子上,展示自己的才艺。2013年,那莲赛巧节被列入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性名录。</p> <p class="ql-block">孟连村村史陈列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孟连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内有那莲古圩、北帝庙、古戏台、古码头等南宁市重点保护的文物以及古盐道、古树、古宅、古石碑、康浪平烈士纪念碑等文物古迹。</span></p><p class="ql-block">每年的农历四月廿为那连街开圩和北帝庙会民俗传统庆典,有舞龙舞狮、旱船和浓厚的嘹啰山歌、粤剧等表演。农历七月七赛巧节巧女赛巧活动,点米成画等民俗文化被列为南宁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成果已到东南亚各国巡展。</p> <p class="ql-block">那莲古圩一角</p> <p class="ql-block">至今古圩还有遗留下来的青石条</p> <p class="ql-block">那莲戏台</p><p class="ql-block">位于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那莲街北端。坐东向西,东距八尺江约200米,西隔大榕树与北帝庙相对,南北两面附住民房。</p><p class="ql-block">据调查考证,该戏台始建于清乾隆58年(公元1793年)。屋面铺盖青瓦、琉璃瓦筒、滴水、正脊中间饰一葫芦形雕塑,高约20cm,垂尖两面三刀端饰鳌鱼。该戏台历来是当地文化娱乐的表演场所,整个建筑结构具有民族特色,这对研究地方古代建筑和戏剧史都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主要由表演舞台和后台所组成,戏台用石条砌筑台基,墙高出地面1.35米。</p> <p class="ql-block">表演舞台用木板拼成;台面与屋顶高约6米,其后侧有内柱两根,左右各面有檐柱三根,均是围径70cm的圆木柱;柱基是石鼓,无砖墙护用。</p> <p class="ql-block">舞台后面两侧有小门与后台相通</p> <p class="ql-block">屋梁架上饰有各种花纹图案</p> <p class="ql-block">后台内景</p> <p class="ql-block">后台三面用青砖石英钟块砌筑</p> <p class="ql-block">2009年10月30日,那莲戏台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北帝庙</p><p class="ql-block">位于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那莲街北端。座西向东,前门与古戏台相对,距离约25米,南北两侧紧靠民房,是砖木结构的硬山顶,始建年代不详,该庙占地面积18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据碑文记载:“清嘉庆廿二年(公元1817年)秋曾由本地乡民捐资重建。”原有三进,现存前门,后二进均拆毁,并建平房做教室,前门是模式“l”字形,门前左右各有一条棱形的石檐柱;其上各有石横梁一根。从该庙建筑风格来看,它是邕宁区建筑工艺水平较高的清代建筑之一,这对研究本地建筑艺术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正脊垂脊饰博古,屋瓦面盖小青瓦,灰瓦筒,绿琉璃滴水。</p> <p class="ql-block">瓦脊上是栩栩如生的双龙抢珠</p> <p class="ql-block">四月二十北帝庙会</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四月二十日是那莲(孟莲)北帝庙会,当天,古圩将举办龙狮队、骑顶马、北帝像、观音像、花婆圣母、七仙女下凡等组成的游行队伍开展巡游活动,整个庙会将有上万名群众参加,场面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村民们举办北帝庙会的意义为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让更多人了解那莲古圩的悠久历史和民俗文化,重现了古老街圩当年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门前上方的各种横梁及衬檐板有多组人物,花、草、马等浮雕图案。</p> <p class="ql-block">大门高3.4米,宽2.4米,门框用长石条构成;其左右阴刻对联:</p><p class="ql-block">江绕衍文澜沆瀣朝宗水德;</p><p class="ql-block">山回凝秀气崔巍拱向天枢。</p><p class="ql-block">对联上方各有阳刻一只蝙蝠,门楣刻“北帝庙”三字。</p> <p class="ql-block">墙柱头饰砖雕</p> <p class="ql-block">横梁正中各立石狮背负雕花图案,与檩相接,</p> <p class="ql-block">础石</p> <p class="ql-block">人物石雕</p> <p class="ql-block">花草石雕</p> <p class="ql-block">墙壁内外均绘有禽兽、山水、花草等图案和诗文。</p> <p class="ql-block">《钓鱼图》璧画</p> <p class="ql-block">《八仙过海》壁画</p> <p class="ql-block">被打磨得油光发亮的芝麻石门枕</p> <p class="ql-block">进门距离2米处,是高5米,宽2.8米的木屏风,其上半部是镂空的几何图案。</p> <p class="ql-block">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尊位</p> <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十一日告示》碑</p> <p class="ql-block">财神爷尊位</p> <p class="ql-block">天井</p> <p class="ql-block">北帝尊位</p> <p class="ql-block">观世音菩萨尊位</p> <p class="ql-block">花王圣母尊位</p> <p class="ql-block">2009年10月30日,北帝庙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那莲正码头</p><p class="ql-block">位于八尺江岸。建于明崇祯年间,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被洪水损坏,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及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那莲正码头过去是那莲一处重要的码头,当地所产的布匹、白砂糖、大米等货物经此由水路赴邕江直下梧州,销往东南亚一带。</p> <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22日,那莲正码头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河岸古树成林</p> <p class="ql-block">那莲古圩一角</p> <p class="ql-block">魁星楼遗址</p><p class="ql-block">位于那莲街东门(社坛)石级码头东北岸旁,建造于清道光年间,高10米,砖木青瓦结构,有木梯可上下,二楼塑魁星神右脚踢方斗,故名,据说楼内还绘有鲁班、屈原、祖冲之、李时珍等人物图像。</p> <p class="ql-block">古石碑</p><p class="ql-block">石碑上的刻字因年代久远、风化剥蚀,早已模糊不清。</p> <p class="ql-block">那莲社坛码头</p><p class="ql-block">位于八尺江岸。当时那莲地理位置和水陆交通条件的优越,使其成为商贸云集、物资集散的枢纽。</p> <p class="ql-block">2011年9月,那莲社坛码头被列为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八尺江</p><p class="ql-block">又名木棉江、红江、莲江,位于南宁市东南部,是邕江最大的支流。因水深在竹竿的第八节左右,故名八尺江。邕宁段水势平缓,江景迷人,那莲古圩就位于八尺江边。</p> <p class="ql-block">村民在江边垂钓</p> <p class="ql-block">康浪平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那莲古圩东头。康浪平烈士(1921年一1945年),广东顺德人,1943年经广西省工委批准,成立“中共南路特别支部”,康浪平为特支书记,1945年3月,康浪平在邕宁县那莲乡被当地恶霸杀害。1989年9月,中共邕宁县委、邕宁县人民政府在那莲乡兴建“康浪平烈士纪念碑”。该碑记载着革命先烈康浪平的英勇事迹,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康浪平烈士碑文》</p> <p class="ql-block">2011年9月,康浪平烈士纪念碑被列为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22日,康浪平烈士纪念碑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