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D2:郴州足迹 2</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探秘711矿旧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一一矿是中国最早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铀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北部的许家洞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南郴州七一一矿建于1958年,是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是湖南省最大的铀矿,也是全国最大的铀矿之一。累计生产400多万吨铀矿石,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和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提供了关键原料,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实践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一一矿在1994年正式停产,2004年宣布破产。2015年部分区域被改造成711时光小镇,对游客开放。时光小镇不仅展示了矿区的历史和文化,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0年9月1日,中国第一座铀矿山411矿(后改称711矿)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爆炸提供了合格的原料,被原二机部部长刘杰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一一矿旧址原厂部办公大楼入门左右两边醒目的大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一一旧址包含矿井、预选厂、苏式办公楼、专家楼、职工宿舍等保存完好。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当年铀矿使用的解放牌汽车</p> <p class="ql-block">当年苏联专家公寓</p> <p class="ql-block">竖立井架旁的铀矿工人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七一一矿招待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七一一矿•爱国教育广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一一矿工业文化实践教学基地是中国重要的工业文化遗产展示与教育平台,通过图文、视频、实物展览及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全面还原了矿区的历史场景,并传递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核工业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在60多年的创业征程中,中国核工业成功研制了“两弹一艇”,铸就了共和国坚强核盾牌,自行设计建造了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和“国家名片”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引领中国进人了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南省是中国核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三0九队是新中国成立后核工业系统成立最早的铀矿地质队伍。地处郴州的国营七一一矿,因国防建设而创,为国家需要而行。七一一矿创建于1958年5月31日,是我国最早发现、勘探并建成的一座大型铀矿山,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合格铀原料,向核工业铀矿治系统输送技术和管理人员3285名,为我国核工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七一一人奋勇拼搏、无私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为孕育“两弹一星” 精神和核工业精神作出了历史性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5年至2012年,七一一矿全面实施军工核设施退役治理工作。经过十几年的退役治理工作,七一一矿生产区植被恢复如初,核工业的“大粮仓”悄然消失于隐隐青山。七一一矿生产期间开掘出来的热水资源被完好保留下来,成为造福社会,续写幸福时光小镇的宝贵源泉。 </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七一一矿全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3年,根据核总矿发(1993)150号文件《关于七一一矿矿井闭坑的请示批复》要求,七一一矿从1994年停止井下铀矿石开采,1995年转入地下和地表环境退役治理工作,1997年完成退役矿坑水治理,通过国务院国防科工局的验收。2004年到2012年底完成军工地表核设施退役环境治理,并通过国务院国防科工局的验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