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上童年:当数学遇见生活

漫步

<p class="ql-block">学完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的知识,有没有想过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呢?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质量单位,我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作业——仿写数学日记! 孩子们化身小小观察家,用稚嫩的笔触记录下生活中的数学发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鲜活的购物体验、家庭趣事巧妙结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数学日记,看看孩子们眼中的“千克、克、吨”是什么样的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超市购物 </p><p class="ql-block">2025.4.12 星期六 阴 小作者:毕宇凡</p><p class="ql-block">今天,妈妈带我去购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快点,妈妈!"我对妈妈说。“来了,来了”妈妈说。妈边说边拿钱。“走吧,看你猴急样。不过前几天你在做关于质量单位的题目错了很多,趁此机会,我们去超市补补课, 每买一样商品你都要看它的质量,我也会问你些问题哦。”“唉,大人就是这样!千方百计地考我。"”我耷拉着脑袋小声说。</p><p class="ql-block"> 一到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我心里的不快乐马上就烟消云散了。我冲进零食区,开始寻找称心如意的零食。我一边选一边按妈妈叮嘱看看商品的质量。一盒糖果168克,一包红著淀粉180克。一包薯片32克,一瓶牛奶有38克,一瓶老干妈280克……我为自己挑了很多零食。</p><p class="ql-block">妈妈也买了了袋盐和袋米说:"妈妈考考你,一袋盐400克,3袋盐多少千克?”“这个简单,400x3=1200克, 1200克=1千克200克。"我得意地说。妈妈接着说:“一袋大米5千克,几袋大米是一吨?”我回答到:“1吨等于1000千克。1000÷5=200袋,所以200袋大米是一吨。”</p><p class="ql-block">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我不仅买到了喜欢的零食,还学会了用所学的“千克、克和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后,我和妈妈开开心心地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寄语:</b>小作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购物情境生动展现对“千克、克和吨”的运用,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值得表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超市的重量奥秘 </p><p class="ql-block">2025.4.13 星期日 晴 小作者:江政鑫</p><p class="ql-block">今天和妈妈去超市,我发现了许多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秘密!</p><p class="ql-block">一进超市,我就留意到贷架上的商品的重量标识。一袋小零食,净含量25克,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吃起来没几口就没了。旁边的洗衣粉,标着1千克,我试着提了提,沉甸甸的。妈妈买了5 千克的大米,我费了好大劲才抱起来,胳膊酸的不行。</p><p class="ql-block">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辆运货的大卡车。妈妈说它能装好几吨的货物呢。1吨就是1000克,这么多东辆,怪不得大卡车看起来那么威风。</p><p class="ql-block">原来克千克吨在生活种用处这么大,以后买东西,我一眼就能大概知道它们有多重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寄语:</b>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通过超市购物和运货卡车的情境,生动地理解了克、千克、吨的区别及应用,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值得表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称重日记 </p><p class="ql-block"> 2025.4.13 星期日 晴 小作者:产家豪</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在家找到了一些带有"千克、克、吨"的物品。 </p><p class="ql-block">我先在零食柜上找了一包面包,我找了半天只有"营养成分表"上有,于是我读出了上面的"成分":蛋白质8 克;脂肪12.7克;反式脂肪酸0克;碳水化合物46.8 克。</p><p class="ql-block">我又想到我有多重?于是我去测了一下,结果体重称上显示:29.95千克。我又想到我家全部的梨共多重?就把梨全部拿到体重称上显示:2.10千克。我家全部共有12个梨,我就想算一下,"29.95≈29, 2.10≈2, 29÷2=14.5, 14.5≈14", 那就是我的等于14组梨,每组12个。"14x12=168 (个)"我的体重等于168个梨的重,哈哈!</p><p class="ql-block">我又发现一瓶奶粉,上面写:净含量/规格900克,那10 千克是几瓶奶粉呢,我开始思考:1千克=1000克, 1000x10=10000(克),10000÷900≈11(瓶),这也有点太多了吧!我想:那我家狗有多重?于是我去找狗了,找了半天才找回来,我把它抱起来放在体重称上一测,呀!19.5千克!我算了下,那是不是两只那样的狗的体重就大约相当于我的体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寄语:</b>小作者的称重日记充满探索精神!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想法新奇又有趣。既是发现、称重的小能手也是计算、比较的小能手!</p> <p class="ql-block"><b>后记:</b>这是第一次布置这样的数学作业。孩子的文笔虽然很稚嫩,但孩子们能写,敢写,从购物小票到体重秤,从零食包装到运货卡车,孩子们用敏锐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这一点出发,我觉得孩子们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也达到了我布置这项作业的初心—让数学走出课本,走进生活,成为孩子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相信这些有趣的数学日记,会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热爱数学的种子,伴随他们不断探索、不断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