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32051439</p><p class="ql-block">昵称 高加平</p><p class="ql-block">图片 自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牡丹,中国的国花。牡丹,是中国的传统名花。 长期以来,牡丹享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 中国人把牡丹看作是人类和平、幸福、繁华与富足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谷雨时节,象征着富贵的牡丹花竞相开放。牡丹花又被称作谷雨花,在谷雨节里说说牡丹,看看牡丹,让人开心亮眼长知识。</p> <p class="ql-block">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间动京城”。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始于隋唐。</p> <p class="ql-block"> 牡丹花又叫富贵花,这是因为牡丹花开花的时候,姹紫嫣红、富丽堂皇,从气质上给人的富贵的感觉。这是从牡丹花的形色以及气质来说的。还有就是因为隋唐人们很喜欢牡丹花,尤其是皇宫以及富贵人家,都喜欢养殖牡丹花,然后民间也盛行起来,所以白居易有诗句说“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p><p class="ql-block"> 到了宋朝的时候,周敦义在他的《爱莲说》里面,就写下了“牡丹,花中之富贵者也”,所以人们把牡丹花也叫富贵花。</p> <p class="ql-block"> 牡丹开花的时候,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国色天香,所以有“花中之王”的美誉。为什么把牡丹花说成国色天香呢?其实是有一个小故事在里面的,是什么故事呢?</p><p class="ql-block"> 国色天香的来历:唐文宗曾经在观赏花宴会上,夸自己的爱妃“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而这两句诗是用来形容牡丹的,所以牡丹花也多了一个“国色天香”美誉。</p><p class="ql-block"> 因为唐朝上至皇宫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很喜欢牡丹花。所以每到牡丹花开花的时候,人们都会纷纷去赏牡丹花。因此也就有了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现在,一提起牡丹花,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洛阳牡丹。然而,追根溯源,大唐帝都长安的牡丹还是从延安的野生牡丹移栽过去的,之后才被移栽到洛阳。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牡丹出丹州、延州”,并在《花谱》中载有延安红、丹州红。<b>因此,在洛阳牡丹兴盛之前,天下牡丹以延安为宗,所以延安可称为是中国牡丹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据北京林业大学考证,延安牡丹有100-200万年左右的历史,是我国栽培牡丹的野生祖先。</b></p><p class="ql-block"> 2016年3月23日,延安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通过表决确定牡丹花为延安市的双市花之一。</p> <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之后,牡丹就进入了花期。徜徉在花海中,浓郁的馨香沁人心脾。延安万花山、宜川凤翅山,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 牡丹属于原始的被子植物,我国不仅是世界上牡丹野生种的原生地,也是栽培品种的起源和演化中心。长期以来,很多人对牡丹的认识常常限于中原一带的栽培牡丹,但栽培牡丹的祖先——野生牡丹原种,却鲜为人知。野生牡丹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云南、四川、湖北、河南、山西等省。其中,延安万花山的野生牡丹最为著名,是洛阳栽培牡丹的重要原种。</p> <p class="ql-block"> 在万花山东坡上,生长有大约5万余株野生牡丹,占地300多亩。这里的原始牡丹,是我国中原牡丹品种群重要源头之一的野生矮牡丹,现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种群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万花山上的野生牡丹大多生长于山坡上的柏树丛中,林地松软的腐殖质土层非常适宜它的生长。据了解,一般情况下,牡丹与松柏共生,牡丹很难存活。然而,万花山上的柏树却与牡丹相伴,实属罕见。据《延安府志》记载:“五月盛开,与苍柏共生,极为美观。”延安市旅游集团万花山旅游分公司经理薛艳红介绍,目前,游客看到的野生牡丹只是保护起来的成片牡丹,还有不少野生牡丹散布于附近沟渠的树林里。</p> <p class="ql-block"> 万花山的牡丹经人工选育,有数十个品种,有红、紫、黄、白、粉、绿六大色系,分单瓣型、托桂型、皇冠型三大花型,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盛开,花期近一个月。</p> <p class="ql-block"> 而在宜川县的凤翅山也存有3万余株牡丹,每到花期,前往观赏的游人络绎不绝。该县交里乡段塬村还有一株花龄约达500年以上的野生牡丹,存世之久,堪称“丹王”。</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延安南部天然林区发现的“黑牡丹”,更是花中之王,倾国倾城。由于自然杂交,有时一株花上还能竞放白、红、粉等数种花色,花盏艳丽,芳姿可人。其实就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紫斑牡丹。</p> <p class="ql-block"> 武则天贬牡丹。相传,一年冬天,武则天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为了助兴,她下旨道:“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命百花同时开放。百花仙子明知这样做不合时令,但是慑于武后的权势,便令百花违时开放。唯牡丹仍干枝枯叶,傲然挺立。武后大怒,便下令用火烧死牡丹;她犹不解气,再次下令“连根铲除,贬往洛阳”。这种牡丹因在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被人们赞誉为“焦骨牡丹”。牡丹一到洛阳,便扎下了根,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洛阳牡丹。</p> <p class="ql-block"> 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唐人吟咏牡丹的诗歌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以及之后历代文人墨客对牡丹的描绘,加深和影响了我国人民对牡丹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据《延安府志》记载,早在宋代,延安人就有赏花的爱好,可查的观花史已有千年。民间传说时间更早,从明弘治年间延州知府李延寿的石碑引言中推算,至少南北朝时期万花山就已经有了牡丹。</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非常喜爱牡丹。1939年5月,在严酷的战争间隙,毛泽东曾率领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去延安万花山赏牡丹,在牡丹丛中对身边人说:“这里是一幅天然牡丹图,一定要好好保护,等到全国解放了,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人民公园。”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散步,走到牡丹跟前时,他停下脚步,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p> <p class="ql-block"> “皆谓产之杰然者。自丹延以西尤多,士人刈以为薪。”据说,万花山的野生牡丹曾经漫山遍野,整个杜甫川里都是,多到当地老乡把牡丹茎秆当柴烧,或挖出来卖中药丹皮。后来,因为开垦土地、森林砍伐,杜甫川里的野生牡丹遭到严重破坏,最少时只剩下万花山上的300多株。1979年,延安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这才将野生牡丹保护了起来,如今已繁衍出5万多株。</p> <p class="ql-block"> 说到牡丹花是富贵花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很多名画里面,都会有牡丹花的出现,而且画的名字很多都是“花开富贵”。</p><p class="ql-block"> 还有的时候,是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桂花组合在一起,又有“玉堂富贵”的寓意,也就是花开富贵,富丽堂皇的美好寓意。再有会在海棠花后面添加迎春花,又有“玉堂春富贵”的美誉。因此喜欢在家养牡丹花的花友也是很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