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日记 四月20日 周日 阴 第161篇

zmzg 龙腾

<p class="ql-block">凌晨两点,夜色正浓,我从梦中醒来,悄然开启了一天的美好新生活。在静谧的时光里,我畅游于网络的几个平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六点半时,我来到三七读书会,沉浸于拆书稿的阅读之中。昨日所读的是《幸福的种子》,这本书以积极心理学为引,为我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让我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书中不仅涵盖了心理学的历史渊源与基本概念,还深入探讨了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结合第三代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它引导我们在自我探索的旅途中,不断积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幸福,这一人类永恒的追求,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各异的诠释:古代印度人视其为解脱,古希腊人将其与真理相连,而中国古人则认为,幸福是“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境界,即内在修养高尚,外在成就卓越,与世界和谐共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下,自我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关系中不断变化的动态存在,追求真善美成为人生的至高理想。</p> <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教授曾在全球38个国家展开调查,发现人类的24种人格特质中,爱与善良、勇气、公正和创造性等特质尤为突出。感恩,作为积极体验的重要元素,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正面沟通的桥梁,更是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价值观。自古以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理念深入人心,彰显了对恩情的珍视。研究表明,懂得感恩的人不仅能让他人感受到温暖,还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得更加优秀。</p> <p class="ql-block">昨日,我有幸参加了康锭斋疗愈师培训的第一天课程。张敏熙老师为我们在场的二十多位学员,详细讲解了人生的意义、康锭斋的由来,以及几种精油的用途和头疗技能等丰富内容。这一天的学习让我收获满满,不仅拓宽了视野,更让我对疗愈之道有了全新的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