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电影 百年星辰系列制作刊载——白杨</p> <p class="ql-block">白杨是我国影坛享有盛名成就卓著的表演艺术家,曾被誉为“中国的嘉宝”美称。</p><p class="ql-block"> 1920年生于北平,1931年由于家境破败为谋生考进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第五分厂演员养成所。她的第一部影片是1931年在《故宫新怨》中扮演一个小丫鬟,以清秀灵动的形象开启了表演生涯。1934年她先后参加中国旅行剧团和中国舞台协会等剧社,参演了《回春之曲》《黎明之前》《梅罗香》《茶花女》等话剧,开始显露出艺术才华。 1936年白杨与赵丹在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电影《十字街头》,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纱厂教员杨芝瑛这一充满幼稚和幻想的小资产阶级青年女性形象,这是她电影表演的成名作,得到评论界和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登上了大明星宝座,那一年她只有16岁。1937年她又接连在明星公司主演了《社会之花》《神秘之花》《四千金》等较有影响的影片。</p> <p class="ql-block">抗战爆发以后,白杨与陈白尘、沈浮等人组成影人剧团深入大后方宣传抗日救亡话剧的演出。1938年她与沈西苓、赵丹、魏鹤龄等一批进步电影工作者进入重庆中央电影拍摄场先后主演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3部抗日电影。这期间她主要从事话剧演出,演出过《屈原》《法西斯细菌》《雷雨》《日出》《复活》《罗密欧与朱丽叶》《天国春秋》《重庆24小时》《金玉满堂》等40多部话剧。她扮演《日出》中的交际花陈白露,《屈原》中阴毒的南后,《茶花女》中凄婉的茶花女,《复活》中风尘的玛丝洛娃等形象都给人留下极深刻印象。她和舒绣文、张瑞芳、秦怡被誉为重庆话剧舞台上光彩照人的中国话剧“四大名旦”而风靡一时。</p> <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北平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分厂主演了电影《圣城记》。1946年回到上海加入左翼阵营的昆仑影业公司主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扮演女大学生江玲玉,投身抗日救亡演剧队辗转流离、历尽千难万险的成长经历,演绎得感人肺腑,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p> <p class="ql-block">将白杨的电影生涯推向巅峰的是1947年蔡楚生、郑君里执导众星云集的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巅峰之作《一江春水向东流》。白杨以出神入化、精彩绝伦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素芬这一集中国女性善良、贤惠、忠诚、孝顺、坚忍、刚强等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光彩夺目形象,引发了全民广泛强烈的共鸣和震撼,堪称电影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影片上映后产生巨大的观影狂潮,连映数月不衰,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卖座的最高纪录。经受了历史检验,这部经典至今魅力不减,依然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令人为人物的凄苦命运深深共鸣、慨叹而难以自拔。 1947年还主演了《新闺怨》《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等影片。1948年到香港主演了《山河泪》《火葬》等影片。</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她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50年主演了《团结起来到明天》,1955年与赵丹主演了《为了和平》。 真正让她演艺事业达到顶峰的电影是1956年与魏鹤龄主演、桑弧执导的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祝福》。36岁的她在片中饰演命运凄苦、灾难连连的祥林嫂,她以质朴完美、自然含蓄、精湛高超的表演将角色演绎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得到广大业内人士和观众的高度肯定和称赞。凭借该角色在1957年几家报刊组织评选最受欢迎的5位电影演员中,白杨独占鳌头。</p> <p class="ql-block">1959年在桑弧执导的《春满人间》中饰演医院党委书记方群,同年在长影主演了王家乙执导的《金玉姬》。1960年在长影主演了王炎执导的《冬梅》,饰演红军指导员李冬梅,在塑造工农兵人物形象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努力和开拓。 </p><p class="ql-block">特殊时期,白杨饱受巨大冲击和严重迫害,曾被关押了5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新时期到来后,1989年白杨主演了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饰演宋庆龄,这是她留给世间最后一个艺术形象。 </p><p class="ql-block"> 1996年9月18日白杨病逝,享年76岁。</p> <p class="ql-block">白杨的表演至今让广大观众感受到她那种娴静柔和的美感和质朴,戏里戏外都表现出优雅、含蓄、善良、隐忍的特质,她那东方女性的神韵至今让人回味无穷。她炉火纯青的演技和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是中国影坛永久的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