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京都位于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是京都府的府厅所在地。京都府是日本一级行政区,京都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包含众多知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京都艺伎街所在的祇园(Gion)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艺伎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京都保存最完好的传统街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1. 祇园的历史与特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祇园</span>以八坂神社为中心,包含花见小路、四条通等区域。</p><p class="ql-block">起源:江户时代(17世纪)初期,因八坂神社参拜人潮而兴起茶屋、料理屋,逐渐发展为艺伎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保留了大量木造町屋(传统商住两用建筑),石板路、灯笼、垂帘茶屋等营造出古都风情。</p> <p class="ql-block">2. 艺伎与舞妓</p><p class="ql-block">艺伎(Geisha):精通日本传统艺术(舞蹈、三味线、茶道等)的职业女性,通过表演与宴会娱乐客人。</p><p class="ql-block">舞妓(Maiko):艺伎的学徒阶段,年龄通常在15-20岁,服饰华丽(如振袖和服、高木屐),发型与发饰繁复。</p><p class="ql-block">区别:舞妓妆容更艳丽(红唇+留白下唇),艺伎则更素雅;舞妓腰带结在前,艺伎在后。</p> <p class="ql-block">3. 祇园必访景点</p><p class="ql-block">花见小路(Hanamikoji):祇园标志性街道,傍晚可能偶遇匆匆赶往茶屋的艺伎或舞妓。南段为游客区,北段多私人茶屋。</p><p class="ql-block">八坂神社(Yasaka Shrine):祇园的信仰中心,夜晚灯笼亮起时尤为迷人。</p><p class="ql-block">建仁寺(Kennin-ji):日本最古老的禅寺之一,静谧庭园与祇园的喧嚣形成对比。</p><p class="ql-block">祇园甲部歌舞练场:每年4月举办“都舞”(Miyako Odori),可观赏艺伎的传统舞蹈表演。</p> <p class="ql-block">4. 艺伎文化体验</p><p class="ql-block">观看艺伎表演:祇园角(Gion Corner):面向游客的传统文化表演,包含艺伎舞踊、茶道等(需提前确认开放时间)。</p><p class="ql-block">茶屋预约:高级茶屋通常需熟客介绍,但部分旅行社会提供文化体验套餐。</p><p class="ql-block">舞妓变身体验:部分工作室提供舞妓化妆、和服穿戴体验,适合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祇园祭(Gion Matsuri):日本三大祭之一,7月举行,山鉾巡游和宵山活动充满古都风情。</p> <p class="ql-block">5. 游览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尊重隐私:艺伎、舞妓是职业艺人,切勿拦路拍照或强行搭讪。</p><p class="ql-block">茶屋礼仪:私人茶屋不对外开放,未经邀请勿擅自进入。</p><p class="ql-block">最佳时间:黄昏至夜晚是祇园最有韵味的时段,但需保持安静以免打扰居民。</p> <p class="ql-block">图为辰巳神社:位于白川南通的尽头与新桥通交汇的一角,全称为辰巳大明神神社。除了祭祀守护东南方向的神明外,还祭祀了一只狸猫神。由于在此祈求演艺事业颇为灵验,常有希望技艺精进的艺伎来此参拜。</p> <p class="ql-block">祇园不仅是游客感受传统京都的窗口,更是活的文化遗产。若想深入了解艺伎文化,建议提前预约专业导览或参加文化讲座,避免走马观花式的误解。</p> <p class="ql-block">祇园艺伎街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区域之一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江户幕府时期,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最繁盛时艺伎多达3000多人,见证了日本传统艺伎文化的兴衰变迁,1999 年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历史景观保留区。</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祇园主要分为祇园东和祇园甲部两片。祇园东区留存诸多古色古香的艺伎馆和茶屋 ;祇园甲部保留着曾经繁盛一时的艺伎歌舞练场,每年春季会举办大型艺伎舞蹈公演。</p> <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与氛围</p><p class="ql-block">街道建筑:道路两旁是带有细细方材建成的格子窗建筑,具有典型的日式风格。石板小路、传统木屋搭配花街风情的灯笼样式路灯 ,充满古韵。</p><p class="ql-block">氛围:白天漫步其间,可感受古雅宁静;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影影绰绰间仿佛能瞥见往昔艺伎的倩影风姿,生动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氛围。</p> <p class="ql-block">特色店铺</p><p class="ql-block">传统工艺店:街上分布着销售发簪、香、日式服装装饰物品等京都特色商品的店铺,售卖的物品精致且富有传统韵味。</p><p class="ql-block">餐饮场所:在日式建筑中,有不少提供中式菜、意式菜等多国料理的餐馆 ,既保留传统,又兼收并蓄,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p> <p class="ql-block">知名景点</p><p class="ql-block">花见小路:是祇园人气超高的一条街,呈南北走向,是电影《艺伎回忆录》的取景地之一 。从江户时代起就是日本极具格调的花柳街,也是如今少数仍能看到艺伎身影的场所。街道两旁保留着江户时期的民宅建筑,挂有垂帘的茶屋让人仿若穿越回古京都。</p><p class="ql-block">祇园角(弥荣会馆 ):位于花见小路南端,是专门表演京都传统艺能的剧场,游客可在此欣赏到艺伎表演,感受日本传统艺术魅力 。</p> <p class="ql-block">节庆活动</p><p class="ql-block">祇园节是祇园最盛大的节日,在每年夏天举办。届时,豪华装饰的彩车巡游,伴随着笛子、锣鼓和大鼓演奏出的祇园音乐,热闹非凡,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白川南通位于祇园北部,全长约220米,沿着白川河而建,是一条由石块铺成的步行街。因独特的沿河町屋之景被指定为日本“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沿岸的町屋多为江户时代遗留或重建,是商铺居住两用的木架结构连体房屋,具有开间狭窄、进深悠长的特征。1864年禁门之变的火灾使许多町屋被烧毁,现存町屋显得更为珍贵,它们默默记录着京都的传统生活。</p> <p class="ql-block">特色景观</p><p class="ql-block">百年町屋:白川南通沿岸的百年町屋是一大特色,这些町屋有的是茶室、餐厅,或是老式旅店。一窗一格、一板一墙都充满了和风韵味,夕阳西下时,深红色的木格外墙会反射出耀眼明丽的光泽;华灯初上后,又与水波相互掩映,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巽桥:横跨白川的巽桥是热门摄影点,也是品花鸟风月的知名胜地。这里春有樱花翩然,夏有垂柳庇荫,秋季霜叶丹红,冬日白梅落雪。樱花季时,晚间会有点灯活动,灯光与樱花、流水相互映衬,古韵幽深。</p> <p class="ql-block">如此室内地面设计,你见过吗?</p> <p class="ql-block">人文风情</p><p class="ql-block">艺伎文化:白川南通是艺伎最常路过的街区之一,走在小路上,有可能会和身着和服的艺伎们擦身而过。沿岸的茶屋、料亭是艺伎表演的场所,透过格子窗有时可一窥内里艺伎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辰巳神社:位于白川南通的尽头与新桥通交汇的一角,全称为辰巳大明神神社。除了祭祀守护东南方向的神明外,还祭祀了一只狸猫神。由于在此祈求演艺事业颇为灵验,常有希望技艺精进的艺伎来此参拜。</p> <p class="ql-block">花见小路是京都老茶馆万亭西侧的一条南北走向街道,位于四条大街向西走100米处。它全长约1公里,是京都最古老的花街,也是祇园街正中南北走向的一条保持了京都历史古老风貌的著名街道。</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花见小路保留了大量江户时期的古建筑,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过去,这里是歌舞伎表演的重要场所,艺伎们在茶屋中为客人表演才艺,如今依然能在这里看到艺伎的身影,她们身着华丽的和服,踩着高高的木屐,穿梭在花见小路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街道景观:花见小路的街道环境清幽、规划整齐,并排着的都是挡有垂帘的茶屋,涂有华丽红壳漆的墙壁和由竹子编织而成的栅栏,营造出一种含蓄而雅致的氛围。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二层木质结构,古色古香。脚下是石板路,路边设有传统的灯笼,夜晚华灯初上时,灯光映照在石板路上,与周围的古建筑相互映衬,充满了古韵。</p> <p class="ql-block">旅游体验:这里是体验京都传统文化和艺伎文化的好去处。游客可以漫步在花见小路上,欣赏沿途的古建筑和风景,感受历史的韵味。还可以在茶屋中品尝传统的日本料理和抹茶,欣赏艺伎的表演,深入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此外,花见小路也是电影《艺伎回忆录》的取景地之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图为巽桥:横跨白川的巽桥是热门摄影点,也是品花鸟风月的知名胜地。这里春有樱花翩然,夏有垂柳庇荫,秋季霜叶丹红,冬日白梅落雪。樱花季时,晚间会有点灯活动,灯光与樱花、流水相互映衬,古韵幽深。</p> <p class="ql-block">樱花时节的白川南通太美太美!</p> <p class="ql-block">京都净土宗总本山知恩院:始建于1175年,由法然上人创建,其后200年间屡有扩建,现存建筑多为17世纪重建。它位于京都东山微微向西鼓出的山丘之上,坐北面南。</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三门:1621年修建的三门为日本最大的山门,高24米、面宽50米,重檐歇山式的黑瓦屋顶,象征“空”“无相”“无愿”或“三解脱门”。 </p><p class="ql-block">大吊钟:知恩院内的大吊钟重74吨,高3.3米,为日本之最,铸造于1636年,需17名僧人同时努力才能敲响。 </p><p class="ql-block">莺鸣廊下:从御影堂到大小方丈居室,全长550米的木质走廊地板经过特殊设计,走上去会吱吱作响,以便在夜里提醒僧人有人入侵。</p> <p class="ql-block">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宗教地位:作为净土宗总本山,是日本一切净土宗教信仰的源头所在,具有十分尊隆的宗教地位,1949年还出资创建了日本佛教大学。</p><p class="ql-block">七不可思议:除了上述的莺鸣廊下等,还有白木之棺、忘伞、拔雀、三方正面真向之猫、大杓子、瓜生石,这些典故为知恩院增添了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旅游信息:知恩院是京都赏樱花、看枫叶的绝妙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