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眼前这栋阔12.3米,深11.6米的两座两层连成一体的楼房,就是唐绍仪的出生地。后座为唐绍仪祖父于清朝年间所建,前座为唐绍仪于1929年扩建。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三(1862年1月2日),唐绍仪诞生(家中排行第四)在这里,正巧屋前的万年青开花。唐母梁氏认为四儿有富贵命,花费更多心血培育他成长。</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正门石门额阳刻“望慈山房”为唐绍仪亲笔所书,这便是唐绍仪的私人别墅。前座二楼有望台伸出,可远眺唐母梁太夫人茔地,因此此楼又称“望母楼”。相传唐绍仪每天清晨都鹄立于二楼望台凭眺母亲。后来唐家开发中山港时,唐绍仪就将望慈山房门前的街道命名为“山房路”,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 唐家湾镇的山房路作为唐家古镇的核心街道——犹如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将珠海这座城市与唐家古镇的悠久历史紧密相连。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老街上,青砖绿瓦、木刻砖雕,无不传达着历史的低语,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山房路上最有名的建筑当属唐绍仪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唐绍仪,字少川,是晚清与民国前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1874年,唐绍仪作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1年被召回国。他曾被清政府指派为中英西藏问题谈判全权大臣,签订《中英续订印藏条约》,确定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地位。</p> <p class="ql-block"> 1912年,唐绍仪加入了同盟会,后来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1912年6月15日,唐绍仪因不满袁世凯种种行为提出了辞呈。1915年,袁世凯复辟,唐绍仪联合其他同盟会重要成员,一起联名致电袁世凯劝其退位。</p> <p class="ql-block"> 五四运动期间,他曾去电巴黎,要求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他的女婿顾维钧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为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外交权益做出了自己的巨大努力。</p> <p class="ql-block"> 唐绍仪晚年归乡后,接受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一职,兼任中山模范县县长,推动县治从石岐迁至唐家,实施以唐家为中心建设中山模范县计划,县长办公室就设在“望慈山房”。唐绍仪高居民国总理、俯就中山县县长,身行天下、心怀故乡,书写了自己不凡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1910年,当时唐公目睹清廷腐败,日薄西山,于是退隐还乡,在老家置地300亩建私家园林,并以珍藏的一颗水晶球命名园子为“小玲珑山馆”。</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唐公由孙中山监誓加入同盟会,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成为“走向共和”的关键人物。1921年,唐公响应中山先生“与众乐乐”的倡议,把私家园林对民众开放,并更名为“共乐园”。</p> <p class="ql-block"> 唐绍仪故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踏入唐公旧宅门,风云往昔汗青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生跌宕留印迹,正气英魂励后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故居静默立时光,见证当年意气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事沧桑任多变,唯留风范永流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您的光临我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您的阅读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