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同频是一种享受》

君子兰

<p class="ql-block">——文章选自《问艺术》</p> 制作 诵读/君子兰 <p class="ql-block">  美是种无声的方言,能听懂的人自然相视一笑。审美同频不是寻找相同的答案,是确认彼此发过相似的问——对着落花问过永恒,对着流云问过自由。</p><p class="ql-block"> 有人用尺子量画布上的黄金分割,有人用体温焐热褪色的窗花。真正的共鸣不在技法高低,而在呼吸深浅。当你说“暮色像凉透的茶”,对方接“却有余温在杯底”,这便是灵魂认出了彼此的茶渍。审美从来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心跳同频时轻轻的震颤。</p> <p class="ql-block">  眼睛长在身体里,目光却住在岁月中。童年看过的炊烟,少年淋过的骤雨,中年抚摸过的皱纹,都在瞳孔里沉淀成滤镜。两个人能看见同一种美,不是视网膜的巧合,是生命经验在某个褶皱里悄悄重叠过。就像两棵不同时开花的树,却在风起时抖落相似的香气。</p><p class="ql-block"> 有人把审美当竞技,非要争出青花瓷和玻璃杯的高下。其实真正的美从不打架,它在青花的裂釉里,也在玻璃的澄澈中。高山雪莲与墙角苔藓共用同一个月亮,工笔牡丹与水墨残荷共享同一滴晨露。能看懂这点的人,便懂了万物同源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  追求同频不是复制相同的指纹,是等待两种孤独合成完整的圆。有人带着满口袋答案行走一生,有人守着疑问站成礁石。当浪花的节拍刚好契合岩石的皱纹,大海就找到了它的镜子——真正的共鸣从不是勉强,是两股暗流在深处早就相认。</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必遗憾他人眼中的黄昏与你不同。要信所有在美面前屏住呼吸的人,都捧着积攒半生的星光。当两团星辉偶然相碰,碎落的不是光点,是整片夜空舒展的叹息。这种相遇本身,就是宇宙对知音人的酬答。</p> <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