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和《佛国记》简介(3)

常真

<p class="ql-block">(上图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位于今天尼泊尔南部的提罗拉科特)</p> <p class="ql-block">(续前)</p><p class="ql-block"> 405年,法显和道整从摩头罗国向东南行走18由延到达僧伽施国(今印度北方邦法鲁哈巴德县)。在僧伽施国龙精舍(即寺庙)夏坐,夏坐结束后向东南行走7由延到达罽(ji)饶夷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节县)。渡恒河后向南行走到沙袛大国(今印度北方邦法扎巴德县的阿约提亚城)。从沙袛大国向北行走到拘萨罗国舍卫城(今印度北方邦伯尔拉姆布尔县西北),访袛园精舍。从舍卫城东行走到伽维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的提罗拉科特),访论民园(今蓝毗尼园,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从论民园东行到达蓝莫国(今尼泊尔帕萨县伯拉西镇)。继续东行到达拘夷那竭城(今印度北方邦戈勒克布尔县的卡西亚村),访希连河双树间佛祖涅槃处。继续东行到达毗舍离国(今印度比哈儿邦穆扎法尔布尔县的比沙尔),访菴(an)婆罗国、重阁精舍。从毗舍离国南行渡恒河到达摩竭提国的巴连弗邑(今印度比哈儿邦巴特那城)。从巴连弗邑南行到达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儿邦的拉杰吉尔)。在当地僧人带路下,法显来到王舍城附近的耆阇崛山,亲历佛迹,悲叹无缘亲见佛陀,潸然泪下。在山上独宿一晚,返回王舍城。途中访问竹林精舍。从王舍城向西南到达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儿邦的伽雅城)贝多树下,访佛陀成道处。再向西南到达鸡足山,访大迦叶(佛陀大弟子)圆寂处。从鸡足山返回巴连弗邑后,沿着恒河继续西行到达迦尸国的波罗萘城(今印度北方邦的瓦拉纳西),访鹿野苑佛陀初转法轮处(即释迦牟尼第一次宣讲佛教,并且接收五人为第一批弟子的地方)。继续西行到达拘睒(shan)弥国(今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的科桑村)。返回伽尸国波罗萘城,再顺着恒河东下回到摩竭提国的巴连弗邑。</p> <p class="ql-block">(说明: 印度佛教的若干处圣地如下 : </p><p class="ql-block">①释迦牟尼诞生处——蓝毗尼(位于今天尼泊尔南部的提罗拉科特);</p><p class="ql-block">②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处(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儿邦的巴特那附近);</p><p class="ql-block">③鹿野苑(释迦牟尼第一次宣讲佛教、并且接收五人为第一批弟子的地方,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儿邦的瓦拉纳西);</p><p class="ql-block">④释迦牟尼涅槃处,位于今天印度北方邦的戈勒克布尔附近。另外: 王舍城、舍卫城、曲女城等也是印度佛教的重要遗址)</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印度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鹿野苑,位于今天印度北方邦的瓦拉纳西)</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世界文化遗产——阿旃陀石窟群外景图,位于今天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p> <p class="ql-block">注: 本文参考了《法显传》(南京: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丝绸之路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等著作。</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