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纪行之三:走向蓝毗尼

霜钟余响

<p class="ql-block">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华,便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千余年来,众多中华高僧成为文化传递的使者,他们使佛教在中华生根发芽,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大乘教和禅宗文化。 其中陈玄奘《大唐西域记》为人们打开了了解天竺的窗口。因此,即便非佛教徒,来到尼泊尔,寻访佛教文化本源和释迦牟尼诞生地,仍具有一定意义。</p> <p class="ql-block">  从奇特旺到蓝毗尼,只有120公里路程,但是需要耗时4个小时,中间有多个路段修路,山路崎岖,颠簸,堵车,尘土飞扬,很是寻常,但是比起法显和玄奘的长途跋涉和经历艰险,这些根本不算什么。</p> <p class="ql-block">  汽车越过崎岖山路,抵达一片平原,这里天光柔和,稻麦青绿,林木葱笼,仿若植入纯净的宗教氛围,让人觉得祥和神秘,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进入蓝毗尼,首访中华寺,它由中国佛教协会兴建,尽显中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朱红大门前挂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历雪域冰川溯唐时足迹;</p><p class="ql-block">兴兰宫桂殿参佛国菩提。</p> <p class="ql-block">  寺庙门前立有两尊雕像,原以为一定是古代著名高僧——法显与玄奘。玄奘毋庸置疑了,但另一个却不是法显,基座上分明写着:本焕,(1907——2012),本焕何许人也?我们都不得而知,查阅资料,他乃是现代高僧,一生走遍天下名寺,拜遍天下高僧,一心修炼,历经困苦,矢志不移。中国佛教协会以他与玄奘比肩,应该是功德皆备。</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内僧人正在诵经,两列僧人齐声唱诵,声音绕梁穿壁,是跨越千年的梵汉和鸣。</p> <p class="ql-block">  摩耶夫人殿是释迦牟尼诞生处,也是蓝毗尼的核心。我们到达之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尼泊尔导游说这是旱季以来第一场春雨,队友们连连说甘露,我想到唐太宗的《圣教序》:“引慈云于西极,降法雨于东垂”。随说是法雨。总之,不管是甘露还是法雨,都是吉祥之意,大家对这场雨欢喜异常,它也洗涤了尼泊尔空气中的浮尘,让人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  通往摩耶夫人殿的路上,有小金人雕塑,是蓝毗尼的标志,象征释迦牟尼诞生和佛教起源。</p> <p class="ql-block">  摩耶夫人殿矗立在绿树草坪中,它周围是陈旧的砖红色礼拜台、佛塔遗址。</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赤脚蹚过积水,步入摩耶夫人殿。眼前,释迦牟尼诞生地方,仅有一平方米左右的砖墙残壁,遗址被玻璃罩覆盖着。晋谒的人络绎不绝,大多数是尼泊尔人,印度人和中国人的面孔。那一刻,神圣庄严,众人屏神凝气,悄然无声地近前,又悄然无声地退出。(这里严禁拍照,所以没留下照片)</p> <p class="ql-block">  走出摩耶夫人殿遗址,迎面便是大名鼎鼎的菩提树,想当年释迦牟尼结束苦行在此静坐悟道,讲经说法。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我在此敬三支香,对树三拜。</p> <p class="ql-block">  雨未停歇,我走到于阿育王柱下,看雨珠顺着柱子向下滴落,漫患上面的文字。据说一百多年前英国考古学家在这个柱子发现了“释迦牟尼诞生于此”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  此时,脚下的地砖和周围的墙体遗址也被洗成深褐,仿佛浸透佛偈。</p> <p class="ql-block">  菩提树新芽吮吸着新雨,每片叶尖都折射微光。经幡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橙红被洇成晚霞色,</span>六字真言在雨中舒展。</p> <p class="ql-block">  我理解了玄奘为什么将"蓝毗尼"译为"解脱处"。原来当第一滴雨落在眉心,八万四千尘劳之门就訇然中开。</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脚掌还沾着湿润的泥土走出摩耶夫人殿园区时,迎面有更多的信众冒雨而来。此刻回望圣地,感慨油然而生:有些相遇,如同旱季之雨,看似偶然,却是久候的天意。</p> <p class="ql-block">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深情描绘蓝毗尼:"这片佛陀诞生的圣地,宛若人类精神的永恒港湾。当现代社会的喧嚣如潮水般淹没心灵时,这里依然保持着最纯粹的宁静,让每一位朝圣者都能在菩提树下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与存在的真谛。"</p> 正是这种超越国界的精神感召力,让世界多国不约而同地在此修建风格各异的庙宇。不同文明在这里对话交融,共同探索着人类精神的终极命题:生命价值的诠释、存在意义的追问,以及超越个体局限的精神升华。<br><br> 2025.4.19尼泊尔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