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 影视剧《奢香夫人》拍摄地——宣慰府

苏苏

<p class="ql-block">“贵州宣慰府(即今贵州省大方县城)”是贵州宣慰使霭翠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处理政务的官府。据史料记载:蜀汉时期,居于闽(今云南东川)的水西彝族土司远祖济济火,因助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王”。南梁太清三年(549),济火闽支第二十世,由闽(今云南东川)向东北扩展,据今水城、大方、黔西地带,号卢鹿部。宋皇祐年间号“罗氏鬼国”。元始设土司,治所在今贵阳市,以鸭池河划分“水西”、“水东”分别治理。明设“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市)”,由安氏世袭宣慰使,宋氏世袭宣慰同知,两宣慰各有分地。安氏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地区。以其大部分在鸭池河以西,通称水西。崇祯三年(1630)削其水外(指鸭池河以东)地设置卫所,辖境遂以水西为限。清顺治十五年(1658)改称水西宣慰使,康熙间以绝嗣停袭。明代初期水西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励耕织、修九驿、纳汉儒、兴汉学,顾大局、建和谐、安边陲,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和水西地区繁荣稳定立下了不朽功勋。2011年11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档播放的30集电视剧《奢香夫人》在贵州省大方县仿古建筑”贵州宣慰府“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整座贵州宣慰府的建筑,依据史书记载和实地勘测互证,可分为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两个部份,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即为“一场八院九层”。恢复重建的罗甸王府建筑,背靠云龙山,面临螺丝塘,座东北向西南。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九层八院”分级跃上,梯级递进。平面俯瞰两头小,中间大,如同虎头的抽象造型,寓意虎跃龙腾。广场占地18325平方米,是根据彝族的讲究和用地的限制巧妙设计成一个葫芦形,源于彝族葫芦崇拜。两圆相扣,圆心图案也是彝族特有的太阳历和苏蒂子图案。九层衙门为沿中轴线往上依次排列九间大殿。其功能分别为:第一层为正堂门厅及王府护卫部,第二层为放藏兵器的藏戈房,第三层为王府服役人员住所,第四层帐房,第五层接待厅,第六层议事厅,第七层宰相厅,第八层王殿,第九层为歌舞堂及王室祖先灵堂。建筑面积共5156平方米。八个院落还建有东西配庑16间,面宽均20米,5开间,进深均7米,悬山顶,正面廊道。建筑面积共2916平方米。正堂门厅面宽36米,9开间,进深9米,前后廊道,单层重檐顶,龙吻虎脊。三开大门中间方两侧券,与彝族礼制十分吻合。所有建筑装饰造型都有其一定的讲究和寓意。额枋造型为牛角斗拱,上刻龙纹图,斜撑上有“虎跃鹿奔”等半圆雕,坎窗上的窗棂为几何图形镶框的“龙腾虎跃”穿花纹图。水西彝族崇龙尚虎,自称“老鲁波”,意为“龙虎之帮”。所有的图案图形,无不体现“龙虎文化”的特色。二至七殿均面宽36米,九开间,单檐歇山顶,龙吻虎脊。正堂后的八层为正殿,其左右都有月门通道。前二层至五层,每层递进高度2.5米,到第六层因顺应地势只有1.5米。所以,第七、八层,也就是宰相厅和王殿同在一个标高上了。八殿是形制最高的王殿,虽然面宽也为36米,9开间。但两层3米高的基座,虎头望柱,精美阑干,回廊环绕,重楼重檐歇山顶,龙吻龙脊。整个建筑威严雄伟,不失王者风范。从广场向上3米,便是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往上依次排列九间大殿,九层衙门。其功能分别为:第一层为正堂门厅及王府护卫部,第二层为放藏兵器的藏戈房,第三层为王府服役人员住所,第四层帐房,第五层接待厅,第六层议事厅,第七层宰相厅,第八层王殿,第九层为歌舞堂及王室祖先灵堂。(此文字部分源自网络,鸣谢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