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了年纪后,跟普通旅游团因行程太紧凑,我们年纪大的人体力实在跟不上。还好万里长安专做老年人旅行团队,行程安排得合理又贴心。去年跟着他们去西双版纳,一路上玩得轻松自在,服务也周到,印象特别好,所以年初看了他们的全面旅行安排,我和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妹夫妻、小妹立刻决定再一次跟着万里长安,踏上这次心心念念的侗寨侗寨。</span></p> <p class="ql-block">出发那天,心情格外激动,像小时候盼着春游一样。坐了近十一个小时的长途火车,一路和大妹小妹唠着家常,倒也不觉得无聊。傍晚时分,华灯初上,终于到了从江。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风中带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侗寨景区里,刚到寨门口,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灯光勾勒出侗族建筑的轮廓,飞檐斗拱、木质楼阁,在灯光下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气息,像是穿越时光而来。这和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岁月的痕迹和民族的智慧,让人迫不及待想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哇…哇…哇…怎一个美字了得我已经对往后天的生活充满着期待。</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景区中心的一家客栈,说真的客栈的条件并不怎样。典型的侗家木楼 ,隔音条件不好,对上了年纪睡眠不好的人的确不利。但我大妹夫说的对,主要看你旅游的目的是什么。<span style="font-size:18px;">侗寨的住宿条件虽然比不上大城市的酒店,但却保留了浓郁的侗家建筑风格和少数民族风情,这正是我喜欢的。</span>我喜欢的是体验哪些寻常难以体验的,相比之下我也会选择虽然条件不够好,但有情趣,有地方特色的客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导游带着我们熟悉侗寨。我们的导游姓吴,是个地地道道的侗家女。她名字里有个梅字,所以我们更喜欢叫她梅子。</p> <p class="ql-block">梅子一路上介绍了不少侗族建筑的特色。我们以往听说的侗寨五座鼓楼,其实就是肇兴侗寨的五座鼓楼。梅子说它们均始建于清光绪年间,重建于上世纪80年代,根据儒家“五常”分别命名为“仁楼、义楼、礼楼、智楼、信楼”。</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都是石板路,踏着脚下的石板,听着梅子的介绍,我们仿佛闻到了侗家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鼓楼高耸于寨子之中,显得巍峨壮观。这座独特的建筑物,承载着侗族人民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世代相传,至今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侗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鼓楼在侗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往往是侗族人民心中的神圣之地。梅子说按侗乡世代相传的说法,鼓楼的存在几乎与侗族的历史一样久远。这些鼓楼通常按照族姓进行建造,每个族姓都会拥有一座独特的鼓楼。在多个姓氏共存的侗寨中,便会矗立起数座鼓楼,共同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变迁。鼓楼被喻为“寨子的心脏”,鼓楼的建造都需精心策划,确保其尖顶能被每位村民所瞻仰。</p> <p class="ql-block">鼓楼全部用杉木榫卯建成,不用一钉一铆,却坚固无比,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楼里有精美的木雕、彩绘,图案大多是侗族的历史传说和生活场景,讲述着这个民族的故事。鼓楼不仅是建筑奇观,几天下来,我更觉得鼓楼花桥是侗家人社交的重要场所,聊家常,歇脚,老妪做女红,唱侗族大歌,办大席的最优选择地。承载着侗家人的喜怒哀乐。</p> <p class="ql-block">几天中我们亲眼目睹他们在鼓楼前办满月宴,结婚宴,丧宴,一办就是七八十桌。乡俗乡风浓郁。</p> <p class="ql-block">老妪在鼓楼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不停的做着侗家女红。</p> <p class="ql-block">每天都会有身着侗家服装的倩男靓女在鼓楼唱侗族大歌。</p> <p class="ql-block">除了建筑,侗族的民俗也让我大开眼界。梅子介绍说,侗族有句俗语叫“五谷楼不存在,贵客拦在宅门外,鸡鸭鱼肉腌酸菜,新娘进门悄悄来,油茶待客单支筷”。刚开始听的我们一头雾水,经过一番讲解才明白其中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五谷楼不存在”,是说侗族没有专门供奉五谷神的楼阁,他们认为五谷是大自然的恩赐,只要勤劳耕种,就能获得丰收,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让我深受触动。</p> <p class="ql-block">“贵客拦在宅门外”,指的是侗族独特的迎客方式。当有贵客到来,主人会在门口摆上酒,唱起拦门歌,客人要对歌、喝酒才能进门。这可不是刁难客人,而是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通过这种方式,让客人感受到侗家的热情好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赶上了一场拦门对歌敬酒,好热闹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鸡鸭鱼肉腌酸菜”,说的是侗族的饮食文化。他们喜欢吃腌制的食物,酸菜、酸肉、酸鱼等都是餐桌上的常见菜肴。据说这些腌制食品不仅味道独特,而且保存时间长,是侗族人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街上处处可见腌制的肉</p> <p class="ql-block">酸汤鱼是侗家待客的硬菜,我们专门要了一锅品尝,就连爱吃鱼的大妹夫都不敢恭维。😂😂,饮食习惯有很强的地域性哦。</p> <p class="ql-block">“新娘进门悄悄来”,讲的是侗族的婚俗。侗族姑娘出嫁时,不会我们汉族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是在天没亮时悄悄离开家,由伴娘陪着去新郎家。到了新郎家后,婆婆会给个椅子,一个人静静的坐着等天亮。而且也不会马上举行婚礼,而是先在新郎家住几天,再选个好日子举行仪式。这种低调而又充满温情的婚俗,让我看到了侗族人民对婚姻的慎重和对家庭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梅子说“油茶待客单支筷”,也是侗族的一种待客礼仪。主人会给客人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里面有茶叶、米花、花生等,味道香浓。有趣的是,主人只会给客人一支筷子,这是邀请客人一起吃油茶的意思。如果客人接过筷子,就表示愿意留下来品尝油茶,与主人交流。这种独特的礼仪。</p> <p class="ql-block">梅子说侗寨有三大特色,即鼓楼、花桥、戏台(侗族大歌)。花桥也是侗寨的一大特色,又叫风雨桥。它横跨在溪流之上,桥身有长廊和亭子,既能遮风挡雨,又可供人休息。桥的栏杆和檐板上同样有精美的雕刻和绘画,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走在花桥上,脚下是潺潺流水,头顶是雕梁画栋,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让人陶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侗寨的景色更是美得让人窒息,随便举起手机,就能拍出大片。清晨,薄雾笼罩着侗寨,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木质建筑上,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边,美得如梦如幻。沿着街道漫步,随处可见一些年纪大的乡民摆着新鲜的当地野菜和时蔬,他们默默地蹲在那里,虽然不会大声叫卖,但那质朴的笑容和真诚的眼神,让人忍不住想要停下脚步。</p> <p class="ql-block">侗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可惜没有文字。年纪大的人大多不会汉语,我们虽然无法和他们用语言交流,但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侗族沿街最多的是各种影楼,各种特色小吃和饭店,还有就是在街边、桥头、鼓楼一坐就是一整天的做女红的侗家老妪。这些说明市场经济走进了古老的侗寨,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但是说实话,我更希望侗寨能更多的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侗寨第一天让我对侗族有了初印象,相信接下来的日子会收获多多,愉快多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