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旅行能让我更加感知自己还活着”。2025年4月19日,我们一行49人,有幸来——烟台山</p> <p class="ql-block">烟台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明洪武三十一年在烟台设立“奇山守御千户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如今叫“所城里”,基本上完整保存了下来。顺所城里北走500米沿海边有座42米的小山包,面积只有7.07公顷,大家都称烟台山。明代时为防倭寇侵扰在山顶建狼烟墩台,烟台城市名字也是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顺“所城里”北走500米沿海边有座42米的小山包,大家都称“烟台山”。明代时,为防倭寇侵扰在山顶建“狼烟墩台”,“烟台”名字也是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1860年清政府和英国签下了不平等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含烟台在内的10座城市划为通商口岸,烟台于1861年正式开埠。第二年英国和法国首先在烟台山上建立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随后美国、挪威、德国、瑞典、荷兰、丹麦、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俄国、西班牙、芬兰、朝鲜等国纷纷都在烟台山和周边建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目前有近一半领事馆的建筑保留下来了,保护最好的是丹麦领事馆,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欧式建筑,坐落在烟台山的西北部,里面各个房间的家具和装饰品都是从丹麦运来的,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当年的人居生活。</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上有八座领事馆,其余大部在山的周边。只有俄国领事馆不建在烟台山附近,距离烟台山有1公里外,成为烟台滨海广场南部的一栋独立建筑。</p> <p class="ql-block">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每年都来烟台海边度假,当年烟台山周边成了洋人的 天下,很长一段时间是烟台最繁华地段之一。</p> <p class="ql-block">一、俄国领事馆旧址现为俄罗斯俱乐部,四面坡“人”字形屋顶,外墙面是灰砖青水墙,拱形门窗,拱上方饰以弧形线角,中间断开,建筑形制厚实,简捷,装饰处理有象征手法。1881年俄国在烟台设代理领事,但一直是由英国人代理。</p><p class="ql-block">1904年2月8日,爆发日俄战争,战场在我国东北境内,波及到烟台。8月战败的俄国驱逐舰“勒斯里太里”号逃来烟台,但俄国领事馆也无法处理,却被日本押去大连。</p> <p class="ql-block">1905年1月2日有4艘俄国水雷驱逐舰从大连经庙岛逃来烟台,次日又有三艘俄国水雷艇逃来烟台,这些舰艇都被解除武装,他们抵烟后,弃船上岸,投奔俄国领事馆,日俄战争结束后,11000余俄国人遣送来烟,旋即回国或转赴上海。</p><p class="ql-block">1919年苏联十月革命后闭馆。1923年苏联在烟台设立领事馆,仍在原馆址办公,1925年闭馆。</p> <p class="ql-block">二、烟台山“美国领事馆旧址”,是1864年由美国设立的重要外交机构,建筑风格融合欧洲古典主义与美式折衷主义,现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对外开放,并设有“烟台开埠陈列馆”展示近代史实。 </p> <p class="ql-block">它初期归天津领事馆管理,1896年正式独立运作,1904年曾升格为总领事馆。见证了鸦片战争后,烟台作为通商口岸的开放历程。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档案照片记录了领事外交与民间交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列强们在烟台建立领事馆后,各国的洋行、商行纷涌而来,相应酒店、妓院、宾馆、舞厅等更是在烟台山周边星罗棋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