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已是一种时尚,更是一次说到做到财富自由的潇洒应对,身体倍棒的个性张扬。然而,旅游的真谛在哪,走过了路过了是否是真的没有错过。也许一次次的旅途车马劳顿,一回回的网红景点疯狂打卡,得到的恐怕只是徒有其表的虚荣心满足,丢掉的是历史故事的回顾和人文典籍的寻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旅游之前,读读要去城市和景点的相关书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做些必要的功课,那你的旅游一定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愉悦和知识的丰富,而不只是眼球的充盈,照片的积累。走过路过看到的只是表象,错过的却是旅游的真谛。不读书而旅游即使真正走过万里路,不过是跋山涉水的邮差。美丽的景点去过很多处,不过是熊瞎子掰玉米,走一处忘一处。旅游归来,若是再能动动脑子,拿起笔,写写感受,说不定也会成为如“游褒禅山记”那样的游记名篇而为朋友们传阅,为世人称道,这才是不会错过的现代旅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现代许多热衷于旅游的人们不会去追求旅游的品质,只在乎去过的地方谁更多。不会探寻所去地方的名人轶事,只攀比在山水景致中拍下的照片谁漂亮。所以累并不快乐,游并无价值。在山川草木之中感悟到人生之短暂,生命之渺小,在历史的回顾中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由懒散变勤快,由浮躁变踏实,由无所事事变有心读书,这样才是真正的旅游,而不是一次次的错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登岳阳楼,可以先读一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观景拍照之余,再注目并记住楼前“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对联,做一番联想。面前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景,心中奔腾着先贤的与天下共优乐的情怀,自身精神境界的升华将是与景共情的必然。泛舟三峡,在领略大江奔流,大坝高耸的壮阔雄伟之时,背一段苏轼的《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种超然脱俗的气概就是与东坡先生同游而共生的感慨,即使拍再多的照片也无法获得的感受和赋予的人生顿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过路过不再错过,应是现代旅游遵循的目标。一个个人文景观的浏览探究,叠加起来便是历史深处走来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山川河流的游览探幽,交织融汇便是大好河山的美丽斑斓。旅游的真谛如此美好,切莫再错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