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吹风,梅坞问茶。

小微文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来旅行的这几天,天气很好,有晴朗阳光,有徐徐清风。南方的四月,是个很舒服时节,到处都是绿肥红瘦,鸟语花香。车道两旁的蔷薇开得很是绚烂,白的白,粉的粉,黄的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到山上,大片大片的绿色扑面而来,树木有深有浅,特别是那些树冠茂盛的大榕树,叶子是新绿的,站在树下,抬头望去,绿色印趁着蓝天,我想到四个字:只此青绿。形容四月时节的南方很少贴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与女儿一起度假,我选了两个地方,莫干山和千岛湖。最后决定来莫干山。我知道,与她一起出来,主要目的是休闲,对于游景点都是其次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订民宿的时候,选了两个,发给她,她选了大乐之野,我说这个不如那个房间大,她说这个民宿出片。呵呵,我才意识到,现在的姑娘们出门旅行是以出片为主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这次旅行,我的主要目的就是陪着她放松几天,住个漂亮的民宿,吃点可口的饭菜,去景点溜达一圈,然后在民宿里喝喝茶,拍拍照,发发呆。如此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万物绿意盎然,朋友圈里都是各处旅行的内容。想起朱自清在文章里写道:“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我写不出这样美好的句子,只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感受这份属于春日的生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季节的风景真的很美,花很好看,树叶很绿,逆光的时候,我总忍不住驻足观赏,又或是再拍上几张照片。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内心是平静的,还有说不出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旅行,我很欣赏那些“玩家”。所谓玩家,就有情怀,懂休闲,会分享的那一部分人。他们属于玩一次顶一次。攻略要做,但不会做得那么具体和精细。花钱买得就是那种随心所欲,这也是旅行的真正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在旅行中出些小意外和小惊喜才能提供真正的情绪价值。所以和什么人同行远远比看什么风景重要。比如,寻一个可以治愈心灵的地方,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理直气壮的浪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次在莫干山,就上了一次山,看了那些久远的老别墅,找了一个导游大致介绍了莫干山的历史。其实不是主要听她说,而是请她带路,这样我们才会知道怎样花最短的时间,走最短的路程,花最少的力气看完我们想看到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余的时间,我们在庾村游荡,逛特色的小店,吃特别的饭店。女儿在大众点评和小红书上找出口碑好饭店,我们一一吃过去。莫干山首推的饭店是金鱼妈妈。也是我们出门这几天吃得最好的一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鱼妈妈家的每一道菜品都可圈可点,无论你吃什么,都踩不到雷。我们点一个双人套餐,又加了一个特价牛肉,三个人吃到撑,还剩下了几乎三分之一的菜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我觉得是旅行中的一大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出行不能跟团,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忍受团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些天看到某些相熟的同学们参团去江南古镇游,我就非常不理解,去古镇,为何还需参团呢。我看过那些在古镇旅游的,导游拿着小旗,一队人跟着,到一个路口,导游就喊拐啊,从这里拐,那些人脚步匆匆,神情茫茫地紧跟着。</p> <p class="ql-block">裸心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镇,本就是一个静下心来慢慢品,慢慢游的地方,报个团走马观花,如何能品出江南古镇的韵味儿?再加上吃团餐,打卡景点,就完全失去了旅行的乐趣。甚至连一张美照都拍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这样去一趟也写不出好的游记,你不能有自己用眼睛发现的东西,而是导游让你看到的浮光掠影的东西。远不如觅得一处古镇和三五农人聊着闲篇,在别人的故事里稀释自己的内心世界;听当地的老百姓分享生活的各种遭遇,在一片油菜花地里和长风呢喃,和喜欢的人看一场夕阳,或者与共情的人醉一场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游莫干山下来,整个下午,我和女儿都在民宿后院喝茶,她闭着眼睛晒太阳,微风不燥,吹在身上异常舒服。女儿说,太舒服了,很久都没有这样放空一切的晒晒太阳,吹吹风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此行的第二个目的地,是女儿选的杭州梅家坞。去这里一是我也从来都没有去看过茶山,二是正遇采茶的季节,应当好看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旅行离不开小红书,住宿查小红书,吃饭查小红书,拍照打卡更要看小红书里的推荐。我和女儿选了好久的民宿,要在景区内,设施要齐全,性价比要高,拍照还要出片。最后我们订了云廊小庐。是一家农家乐式的民宿,装修还比较现代,观景也不错,推开窗子就是茶山。就是房间有些小,位置高,要拎着行李爬台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住进来我们才发现,民宿的入口就是梅家坞茶山徒步的起点“十里琅珰”。我查Deep Seek才知道,“十里琅珰”是杭州西湖风景区内梅家坞附近的一处著名景点名称,“琅珰”原指古代佩玉或锁链碰撞的声音(如“锒铛”)。在杭州方言中,也用来形容山路蜿蜒、台阶连绵的景象。“十里”形容山路悠长(实际约5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位于西湖西侧的群山之中,连接梅家坞、龙井村、五云山等多个景点,海拔约200米,是西湖群山的经典徒步路线。沿途可见层叠的茶园、古树、溪涧,视野开阔时可远眺西湖和钱塘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当然是爬不到山顶的,一是体力不允许,二是主要是为了拍照。我们是早上不到七点钟就上山了,走到比较好拍摄机位时,光线也恰到好处,我们拍了人像和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民宿吃早餐,看见老板娘采茶回来,我想起看见茶广告有一个手抓着茶叶往下掉的片子,我立刻来了情绪,让她们配合我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换了一个50定焦镜头,光圈最大1.4虚化特别好。高速连拍,终于拍到了几张比那个广告还好的片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旅行的真正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遇见不同的事物,遭遇奇奇怪怪的事。在别的地方偶遇一个风景,发现一道美食,去看当地人的日常,能拍到你心怡的片子,甚至在菜市场融入世间烟火,去看,去体会,才是真正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儿说小红书上有一棵网红树,叫“一棵孤独的树”就在云栖竹径对面。我们坐公交两站就到了,下来一看,那棵树就在路边不远处,一条笔直的小路,两侧都是大片的茶园,后面是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事情发生了,那片茶园根本就进不去,外面有很高的网格围栏,只能隔栏望树。茶园里有许多人采茶。她们是从什么地方进去的呢?</p> <p class="ql-block">孤独的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决定找一找能进去的地方。我们一直往回走,走到有房子的地方,路的尽头碰到一个大爷,我们说想到那个路上拍树,他热情的告诉我们,说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可以从眼前这条河沟踩着石头过去 ,然后再从一个小梯子爬上去;另一个方法就是沿大路一直走很远,走到没有围栏的地方,可以绕回来。他说他知道,很多人都来拍这棵“孤独的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觉得下河沟踩石头爬梯子有些危险,决定多走路绕行。我们走回大路,看到茶园大门边上有个小门,居然没有锁,就是用一根树枝别着。不仔细看真找不到。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进到茶园里,只走了一段就到了那条小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开心的是,没有人啊,就我们三个人,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画面那个干净。我们还看见站在围栏外面的人望树兴叹,心里太得意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我们没有进到里面,就拍不到这棵孤独的树。旅行是打开多样性的钥匙,撞击未知感受的机会。说到底,高层次的旅行、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旅行,就是用文艺的态度把旅行当成一件去艺术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好的旅行一定是艺术情绪化,景观精神化,商业无痕化,现实写意化的一种过程。这样的旅行,有些人一辈子也无法践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拍完树,我们直接去法喜讲寺,然后去了灵隐寺。到了灵隐寺,我就把相机收好放进包里了,刀枪入库,停止拍摄,因为整个园区都是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路,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小众游线路。就是先到灵隐寺,然后坐电瓶车或者走路(体力好)一路法镜寺、法净寺、法喜寺看下来,打卡拍照也非常出片,累了找一个咖啡或茶店坐下来喝杯茶,慢慢地可以游荡一天。我决定有机会再来一次,就这样玩。</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的香火。</p> <p class="ql-block">炒茶的大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这篇游记叫“莫干听风,梅坞问茶”。其实还有“法喜敬香,灵隐看人”。(灵隐寺人山人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候旅行随心所欲也好。我们这次本来就想在莫干山呆几天,没想到回去没有直达高铁,必须在某一个站倒车,所以,我们就索性放弃莫干山了,直接来杭州梅家坞看茶山。完后直接高铁回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旅行过度做攻略和过度精细计划也是旅行的大忌。太刻版、太理智的旅行反而有时候会让你觉得身陷囹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好的旅行只有做到以下四化,才叫旅行:旅行诗意化,旅行休闲化,旅行感性化,旅行无用化。尤其是最后一个要素,什么时候从心理上解除了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阴影,理直气壮的觉得浪费时间也是一种享受的时候,才懂得了什么是旅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附录:Deep Seek查到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齐名),素有“清凉世界”“江南第一山”的美誉。 既有春秋时期的铸剑传说,又有近代名人别墅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干将莫邪铸剑传说。莫干山得名于春秋时期吴国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相传吴王阖闾命二人铸剑,但铁汁不熔,莫邪剪发断爪投入炉中,终成雌雄双剑——干将、莫邪。后人为纪念他们,将此山命名为“莫干山”,并留下“剑池”“磨剑石”等遗迹。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 名人足迹与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介石与莫干山:蒋介石曾三次到访莫干山,包括1927年与宋美龄的蜜月之行,1937年西安事变后的休养,以及1948年国共内战时期的短暂停留。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的登临:1953年,毛泽东游览莫干山,入住“皇后饭店”,并留下《七绝·莫干山》一诗。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他乘车下山时的感受,语言轻快,富有动感。全诗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绝·莫干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