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送暖催新绿,教研深耕正当时。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走进我校“传经送宝”,联合开展多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4月18日下午,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三亚学校黎金亮老师与海口金盘实验学校彭崇玉老师以二氧化碳复习为主题,分别带来《以自制汽水为例复习CO<span style="font-size:15px;">2</span>》《化谈珊瑚礁之CO<span style="font-size:15px;">2</span>》两堂匠心独具的课程,活动融合课堂展示、深度评课与中考预测,为化学教学注入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黎金亮老师在九2班授课。课堂上,黎金亮老师将教室变身“实验工坊”,充分运用智慧中小学平台的视频素材,结合AI技术检索汽水制作流程,带领学生亲手调配汽水。在观察气泡生成、分析配料成分的实践中,巧妙串联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等核心知识,让课堂弥漫着柠檬清香与探索热情。</p> <p class="ql-block"> 然后由彭崇玉老在九4班授课,她以震撼的珊瑚礁白化现象为引,通过四大任务驱动教学,并“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解锁CCUS技术”,将化学知识与生态保护、社会热点深度融合。课堂中,她精心设计中考关联习题,以零食奖励激发学生积极性,在巡视指导与讲评中,精准落实知识要点,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p>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火花。本校化学科组长黎公孝形象点评:“黎金亮老师的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清晰,宛如一杯沁人心脾的柠檬汽水;但分组实验耗时较长,课堂互动与评价形式稍显单一,中考题型链接不足。彭崇玉老师的课堂则如神秘的海底世界,以任务驱动层层递进,既紧扣中考考点,又拓展学科视野。”</p> <p class="ql-block"> 本校化学科组吴方娜老师补充道:“两位老师在情境创设与信息技术融合上亮点突出,若能进一步优化课堂节奏与评价方式,教学效果将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 两位授课教师也展开真诚互评。黎金亮赞叹彭崇玉的课堂“以生态议题为脉络,将知识与中考紧密结合,任务驱动模式极具借鉴价值”;彭崇玉则建议:“黎老师的实践活动生动有趣,若能让学生自主书写化学方程式,加强课堂生成性,将更有助于夯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海南师范大学陈海莲专家的点评高屋建瓴,为课堂改进指明方向。她肯定黎金亮课堂“技术赋能,实践创新”,同时建议优化实验时间分配,强化多元评价与中考对接;对彭崇玉课堂“热点融合,精准训练”的设计给予高度认可,并提出进一步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点评结束后,陈海莲专家以《立足学情 关注课标 注重实效》为题展开2025年海南化学中考备考专题培训,结合新课标要求与命题规律,深入剖析计算题、实验探究、实际应用等核心考点,为教师制定科学备考策略提供权威指导。</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在高校专家的引领下,通过同课异构的实践探索与深度研讨,搭建起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成长平台。未来,化学教师团队将以此为契机,吸收宝贵经验,优化教学策略,在中考备考与课堂创新中砥砺前行,书写化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