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故事】 我与祥云湾的一场光影邂逅

其叶蓁蓁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7日,我随光大摄影俱乐部一行38人一同走进祥云湾。这次活动主题是跟着王福成大师学拍古镇及古建筑。轻倚青石桥栏的刹那,檐角风铃忽然在暮色里叮咚作响。祥云湾的黄昏像被谁打翻的砚台,将黛青色的天光晕染在九曲回廊的斗拱之间。我举着手机定格这方水墨天地,恍然懂得古人口中的"游园惊梦"竟是这般滋味。</p><p class="ql-block"> 本人老态龙钟,内心恐惧与人合影,就怕因自己的形象影响合影的照片颜值,也怕占用摄影师资源,更怕给别人拍照浪费别人表情,因此,一般以自拍为主。</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建筑是凝固的山水诗。高低错落的古建筑在镜头里层层叠叠,如同徐徐展开的宋人青绿长卷。黛瓦上流转的祥云纹路仿佛自带韵律,与游廊里飘动的汉服衣袂遥相呼应,我先用自拍杆打卡一组个人像。</p> <p class="ql-block">  最惊艳的是环抱古建的水系。站在拱石桥上自拍时,手机屏幕突然盛满流动的银河,倒影里划出几道金色涟漪,恰似宣纸上未干的藤黄墨迹。</p> <p class="ql-block">  当最后一片晚霞消失在古建筑墙后,祥云湾的灯带次第亮起。站在最高处的观景台俯拍,整片建筑群宛如悬浮在星海之上的仙岛。风起时,檐角铜铃与手机快门声应和成韵,让我想起敦煌壁画里反弹琵琶的飞天——千年时空在此刻折叠,镜头内外皆是盛景。</p> <p class="ql-block">  暮色渐浓时,西侧照壁前忽然聚起拍摄古风写真的团队。我悄悄退至曲径通幽处,让镜头追逐那些被灯笼点亮的建筑细节:垂花门上的和玺彩画在暖光中愈发鲜亮,万字纹花窗将月光筛成满地碎玉,就连檐角蹲坐的琉璃脊兽,都在夜色里显出几分憨态可掬。</p> <p class="ql-block">  祥云湾修复了多幢古建筑,如聚贤堂、祥和堂、楼外楼等,这些古建筑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能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拍摄出有韵味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祥云湾古色古香,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其中。在这里拍摄合影,定能留下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这场与古建的对话教会我:真正的旅行留影不该是刻板的"到此一游",而要让建筑成为会说话的生命。当飞檐的曲线与笑靥的弧度在镜头里相遇,当斑驳的砖雕与流转的眼波在光影中重叠,方知我们与历史之间,不过隔着一阙词的平仄,一轮月的盈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