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图/朋友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多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上课,一班全是男生。收了手机后,总有一些人叽叽喳喳。其实男生说起话来,丝毫不比女生少。喊班长回答问题,班长说不回答。我说先站起来,班长说不站起来。双方的声音都不是很大,但我听得清楚,周边的同学也听得清楚。我犹豫了一下,没有发作,喊其他人回答。结果连喊两人,态度很一般。我也没有发作。</p><p class="ql-block">课间登记作业,一人主动帮忙,后来换了一人,我觉得他的字还算工整,于是要他做语文课代表。上课时,要他登记一个同学的作业,他不登记,把成绩册扔给我,说不当课代表。我好不容易选出一个课代表。也没有发作。</p><p class="ql-block">有次上课,有几个男生睡觉,是那种还没上课就睡觉的。我轻轻提醒了几次,有个男生趴在桌子上,愤怒地说:“滚!”我也没发作,轻轻说:“滚什么,起来上课了。”</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些也是少数现象,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敢这么放肆的。现在学生学习没动力,生活没压力,整体抱着一个手机,打游戏、刷短视频,生活在虚拟世界里,神情恍惚,神色黯然,身体颓然。对课堂没有敬畏之心,对老师没有敬畏之心,对规则没有敬畏之心。上课教室里有几个高清摄像头,360°无死角,学生玩手机、睡觉、讲小话等都是科任老师的责任。</p><p class="ql-block">我能说什么呢?老师是高危职业,好声说没用,大声说又累自己,批评学生还要掂量再三,只能忍受良心的谴责了。</p><p class="ql-block">经济下滑周期,恐怕连最底层的工都不好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崽3月中旬春游时,两个同学借了她的钱,一个男生借了10块,是买了她的东西没付钱,一个女生借了7块。去年秋游时,一个男生借了她三块钱,后来也没还。</p><p class="ql-block">这次不行了。我当天就提醒崽了,一定要把借出去的钱要回来。一周过去了,崽没动静。后来崽说,她不敢。我说那是你的钱,你怎么不敢呢?不好意思、理亏的人,应该是对方,而不是你。你不要怕,应该理直气壮地要回来,那是你的钱钱,你有义务守住它,你必须守住它。</p><p class="ql-block">崽还是没有对同学说。崽爸说,可能有的家长平时不给孩子钱,孩子也不好问。建议崽在学校义卖时,把钱要回来。</p><p class="ql-block">似乎有一点道理,但是绝对站不住脚。又过了两周,崽还是没有对同学说,她始终开不了口。</p><p class="ql-block">我对崽说,借钱还钱,天经地义。如果崽崽外出游玩时,借了同学的钱,回家第一时间就要告诉家长,我们会第一时间要你去还钱。还了钱,再来看你有没有乱花钱。至于对方好不好意思问父母亲要钱,学校准不准学生带钱去,这些都是别人的事情,都不是我们考虑的。我提醒她,不要等到义卖了,太久了,要及时把钱收回来。再好的关系,借了钱,也要收回来。</p><p class="ql-block">今天崽又没有和同学说。反正这次,钱是小事,要回来是大事。</p><p class="ql-block">自己的钱都要不回来,读书还有何用?!</p><p class="ql-block">某人在朋友圈晒自己出省游的美图,我看了很不爽,借了我的钱都三年多了,还没还。</p><p class="ql-block">现在借了钱给别人,自己收钱时,真的要勇气、要脸皮厚,我后悔自己没早点收回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想干活。有时间想看看书,而且看的和听的都是文学书。我想是不是在给自己补课。因为毕业多年,我不曾读大本的文学书,也不关心文学界,直到最近几年。好有宁说,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不必纠结。</p><p class="ql-block">曾经我一读书就眼睛痛,今年读书眼睛不痛了。有时候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一整天时间,都能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书,还越看越起劲,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p><p class="ql-block">最近看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厚厚的两本,一千一百页,已经看了七百多页了。这是一本木心先生的智慧箴言。读得很仔细,逐字逐句地读。越读越上瘾,仿佛能感受到木心先生的热情和激情在文字间流淌。每次翻开书页,都能和先生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仿佛自己也做了一回他的学生,在那遥远的大洋彼岸,在那间简陋的小屋子里,和那些青年才俊们一起,坐在小板凳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先生,听先生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丰富的精神,厚重的灵魂。财富、名利,在先生这样的人面前,显得尤为单薄,再多的钱财,再多的名望,也很难撑起这样的灵魂,除了学识,除了认知。 </p><p class="ql-block">先生说,唯有走出时代的偏见,才可称之为不朽。他走出了时代的偏见,他是不朽的。</p><p class="ql-block">现在,上班、养娃、读书、跑步、煮饭、亏钱,塞满生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