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乔治·华盛顿不做美国君主的胸怀

王维成

<p class="ql-block"><b>感悟乔治·华盛顿不做美国君主的胸怀</b></p><p class="ql-block"> 祖国封闭的大门敞开了以后,我们了解到西方领袖的优秀品质和超凡之举,彻底颠覆了年轻时代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元首视为“敌人”的认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不做君主废除封建帝制的胸怀,深深感动了我。</p><p class="ql-block">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在华盛顿还未辞去大陆军总司令之前,就有人主张美国实行君主制,拥戴华盛顿为国王。对此请求,华盛顿愤然制止。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祖国蒙受最大的灾难,如果你对你的祖国,对你本人和你的子孙后代关心的话,或者对我本人尊重的话,你应该把这种想法从你的心中彻底清除干净”。虽然华盛顿拒绝了君主制,但当时在美国的一些城市依然掀起推崇君主制的潮流,连一些德高望重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物也在热衷崇尚君主制。</p><p class="ql-block"> 华盛顿深感这种思潮蔓延下去,其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势下,华盛顿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在美国制订一部宪法。利用法律形<span style="font-size:18px;">式</span>把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固定下来;实现邦联向联邦的转变,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全新政府。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由55名代表参加的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依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学说,制订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宪法否定了封建君主的“朕即国家”的无上权力和世袭制度。</p> <p class="ql-block"><b> 乔治·华盛顿的雕塑和图像</b></p><p class="ql-block"> 1789年1月,美国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圆满当选。他却在日记中写下了出人意料的文字:“我告别了家庭的幸福,带着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忧虑不安的心情,动身前往纽约。虽然我极其乐意响应祖国的号召为祖国服务,但是,却没有多大希望不辜负祖国的期待<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华盛顿是在美国历史的关键时刻走马上任的。当时的情况是,没有完善的政府机构;国内阶级矛盾重重;有的州发生了农民起义;国库空虚,负债累累;同欧洲列强的关系错综复杂,难以应付;再加上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肩负着历史重任的华盛顿,把自己的感觉描绘为"像是走向刑场的囚犯"。</p><p class="ql-block"> 华盛顿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将满时就想隐退。虽然他在第一任内才60岁左右,但厌倦官场斗争的他却感到自己已经衰老。后来,朋友们的尽心规劝,从“南北团结”大局出发,华盛顿留任了第二届总统。在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就在国会还准备推荐他担任第三届总统时,华盛顿断然拒绝,执意引退。他的这一作法为以后的美国总统树立了一个不成文的范例,即美国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p><p class="ql-block"> 学历清晰标有“小学”字样的乔治·华盛顿,他的名言却久久回响在人们的耳畔:“由于剑是维护我们自由最后的手段,一旦这些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首先将它放到一旁。政府之缰绳应该由一只坚定的手执掌,而对宪法的每一次违背都必须遭到谴责,如果宪法存在什么缺陷,那就加以修正,但不能加以践踏”。华盛顿发表了那篇著名真诚的《告别辞》后,回到芒特弗农山庄,在优美而恬静的大自然怀抱中,颐养天年。从个人生活的角度而言,华盛顿是回归田园享受着片片绿荫、茵茵芳草和天伦之乐、岁月静好;然而他的家国情怀更多的是祈福祖国拥有美好前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p><p class="ql-block"><b> 2025年4月17日撰写于大连绿山</b></p> <p class="ql-block"><b>  图片来自于网络。致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