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十二集:明朝筑城</p><p class="ql-block">依据珍贵的《泽州府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晋城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筑城工程——以砖筑城墙。</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晋城城墙规模堪称宏大,城墙周长约达 10 里,高度达到了 10 余米,宽度亦有 5 米有余。其蜿蜒曲折,环绕着城市,仿佛一条雄伟的巨龙盘踞守护。</p><p class="ql-block">在建筑特色方面,城墙所用砖石皆为精心挑选的优质材料。每块砖长约 40 厘米,宽约 20 厘米,厚约 10 厘米,质地坚硬,紧密排列,砌造工艺精湛绝伦。城墙之上,每隔约 50 米便设有一座瞭望塔,塔高约 15 米,视野开阔。此外,还分布着众多防御工事,如箭垛、城堞等,布局合理且功能完备。</p><p class="ql-block">在后续的漫长岁月里,晋城城墙经历了多次的修葺。据记载,明正德年间,城墙曾因暴雨侵袭出现部分坍塌,当地民众迅速组织起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历时三个月完成了修补,共修复城墙 300 余米。明嘉靖年间,又因战乱导致城墙多处受损,官府组织工匠重新加固,加厚城墙 1 米有余,并增设了多处防御设施。</p><p class="ql-block">这座以砖筑就的城墙,不仅是晋城历史的见证,更是古代建筑智慧的璀璨结晶,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与网络</p> <p class="ql-block">得一,闫红瑞编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