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读书】迟子建 | 我听见了时光飞舞的声音(4)

老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的共鸣,听觉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终因为有声语音的介质表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完成心灵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font-size:22px;">欣赏完《八卦》,跟着奏响的是《山坡羊》《十供养》《到夏来》《浪淘沙》《清河老人》等曲目。在这过程中,我的思绪一直朝着古代翻涌。主人悄悄地送上来一盅盅美酒,然后又是一碗碗雪茶。雪茶是一种生长在玉龙山雪线附近的阴湿岩石和苔地上的地衣类植物,形似松针,体色银白,味先苦后甘,清香沁人。这种别致的茶和如临仙境的音乐使我对现实产生了一种虚幻感,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在,我在我又是谁。我所能感觉到的是音乐带来遥远的时光,我看过许多反映汉唐时期生活的电影和电视剧,也读过许多汉唐时期文人墨客的文章,也曾见过这个时期留下的石窑和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可它们从未把我真正带入过去,我没有听到那个时代的呼吸声,是洞经音乐终于叩开了我的心扉,轻而易举就让我在古城中领略了千年以前的流水和斜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font-size:22px;">演奏的间隙,我悄悄抽身来到屋外的方形场院。仰望天空,我不由惊呆了:月亮竟然饱满地出现了,先前的阴霾突然不见了,月光莹莹地照着屋子的飞檐,仿佛人间的美好事物都要相约于一天出现在我面前。难道不是清幽的洞经之声吸引了月亮吗?月亮在聆听这来自大地的丝竹之声。我垂下头又向前望去,使我更为吃惊的情景出现了,对面木屋的窗子敞开着,有五六颗白森森的人头探出来,他们挤靠在一起,头上裹着孝布,也在聆听洞经音乐。看来这家死了人,他们正在守灵,却经不住音乐的诱惑。我想像有一个已故人也在倾听音乐,死亡顿时变得平和而富有诗意了。我就是在那一瞬间渴望着拥有霓裳羽衣,因为我突然顿悟有多少逝去的灵魂就在我身边浮游,比如那个曾创作了《紫薇八卦舞》乐曲的风流皇帝唐玄宗,我一直为他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也许他的灵魂就在月下的古城徘徊。我三十岁了,身材还称得上窈窕,虽然我没有杨贵妃的美貌,但我自信霓裳羽衣加身后,再将秀发高绾,月色中也一样清丽动人。我那样装扮后,我所仰慕的灵魂也许就会引我飞入重霄,让我在银河中舞蹈,在月光中沐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0, 0, 0);">洞经音乐是多么优雅、纯洁而高贵。</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0, 0, 0);">我甚至觉得玉龙雪山之所以如此俊美,是由于终年听古乐的结果。这样的山注定是不可征服的。我是多么庆幸在我三十岁的时候,在中秋节,能看到一轮真正无瑕的月亮,能够在一个晚上走过一千多年的历程。</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0, 0, 0);">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作者简介:迟子建,女,汉族。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三次获鲁迅文学奖,2009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文稿选自《我的世界下雪了》(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