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寻幽探秘之星】越历年岁 有安无苦

远方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远方</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168563883</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春色撩人。我们驱车由琼海来到万泉镇文宗渡口,这里是元朝中叶元文宗皇帝的历史文化古迹遗址,蕴含浓厚的历史底蕴,地处龙脉,山清水秀,大地锺灵,自古人杰地灵,探奇访胜,探寻奇迹,访求胜地,带着期待寻访令人心旷神怡的遗迹名胜。</p> <p class="ql-block">  万泉镇位于‌琼海,地处万泉河畔,风光秀丽。‌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神韵而闻名遐迩,为名副其实的“河畔人家”特色风情小镇。依山傍水,湖光山色,波光潋滟,仿古元韵味的独特民居,渗出出历史的沧桑感,“文宗流逐事泛回澜。”渡口的流逐往事,岁月痕迹,久经风雨 ,令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万泉小镇,街道两旁错落有致的元朝风格民居,特色楼墙,清一色的粉饰,集美华丽,色调鲜明的青砖白墙,雕花窗棂,花格挑檐,一间间仿古韵味的独特民居渗出历史沧桑感,吸天地灵气,纳万泉菁华,透出传统民居的古朴和历史的优雅,高挂在个个门前的大红灯笼,街道两旁错落有致的元朝风格民居足以吸引游人驻足。文曲河在沿街蜿蜒,河畔的白墙民居映入水中,在水面上绘出一幅动人的景致,游人徘徊于水边,景色旖旎,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我们踏上一条曲折的小道蜿蜒穿过庙前的花海,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般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步入其间,椰韵花香,郁郁葱葱,风光旖旎,静谧暇意。民俗风情蕴含浓郁家乡文化,名居墙上的斗笠,墙角的景致无不热衷公益。文宗渡口旁边的水乡集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走过庙前的广场,这边有一个怀宗亭,就是怀念文宗皇帝。题书“怀宗亭”三字,亭内有“怀宗亭序”方扁,内容是介绍元文宗在此登岸时的纪文,以及与峒主王官的友谊事迹。亭前步道通向万泉河边的码头,视野开阔,令人向往。</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眺望万泉出河口,碧水蓝天,岸边蜿转延伸,椰树穿插其间,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木棉花红似火与河流的绿水,岸上的青葱,天空的碧蓝,可谓“云淡风轻舟戏水,船头浪急观楼屋”,汇成一幅乡村画卷。  </p> <p class="ql-block">  信步文宗渡口,两边挂着黄色龙旗,椰影婆娑,轻帆片片,胜境璀璨多姿。​一个六方形的基座上,矗立着一尊雕琢的花岗岩石碑,石碑上镌刻着,“文宗皇帝渡口”六个大红字,鲜艳可见,背面镌刻着“元文宗皇帝图贴睦尔”游历万泉河的事迹,格外墩实厚重,折射出万泉河畔民众对文宗图贴睦尔真诚深厚的情谊,这昔日渡口的故事广为流传,令人万分感慨。</p> <p class="ql-block">  侧面有文宗皇帝在船上的雕塑。文宗皇帝在此地上游居住三年。当时入京是从这里走的,形成万泉水乡的历史底蕴。  </p><p class="ql-block"> 此处曾经居住过历史上唯一来过海南的皇帝,元朝中叶的元文宗,当年他还是做太子的时候,后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可谓“文宗渡口送文宗,侯王庙中拜王侯 ”。</p> <p class="ql-block">  相传:公元1320年,因宫廷内乱,元朝武宗皇帝的二太子图贴睦尔,被贬谪到海南,居住于多河河畔。在这曼妙的河畔,浪漫、多情的图帖睦尔爱上了一位叫青梅的姑娘。后来,他终于北上回朝执政,有感于百姓对他离开时的良好祝愿和对青梅姑娘的怀念,建起了以水为主旨的神庙,河畔居住人们寄托祈福、平安的精神圣地。</p><p class="ql-block"> 图帖木尔在流放期间十分亲民,与民同乐,与海南民众结下很深感情,民众对这位落难太子没有另眼相看。三年后,太子归朝承继大统,袭为文宗,青梅也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贵妃。文宗渡口成为见证爱情的一方圣地。太子离开海南时,民众送行,场面十分热闹,民众发自内心齐呼“太子万岁,一路平安”,太子深为感动。</p> <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这一别,这位浪漫的“真龙天子”履迹所至,​太子离开海南时,从万泉河支流文曲河渡口上的船,离别海南民众时,士绅王官率民众为之送行,场面十分热闹。</p><p class="ql-block"> 图帖睦尔回京后,​因太子回朝继位后,不忘王官礼遇之恩,册封王官为南建知州,当地当地老百姓为纪念王官的“忠义”功德,自愿募捐建此庙,供奉王官和纪念文宗皇帝。</p> <p class="ql-block">  这段佳话被当地百姓传颂了700余年,庙前的石阶上,花草青翠欲滴,山水相映,庙前写着“英灵显赫,有求必应”。庙宇建筑风格独特,古朴而庄严,展示着古老文化的魅力。外观为双层飞檐翘角,红柱黄墙,黄色琉璃瓦,庙内幡帘横幅层层叠叠,祈福求平安之语频频,香烟缭绕,情调幽幽,成为人们的祈福之地,许多人闻名而来,祈求万事顺遂,事业有成,每逢考试季,本地外地的学子和家长络绎不绝,都来中水庙为学子祈福,祈愿学子们广开智慧、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  老百姓“愿天下长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虽然历经数百年,其香火不断,每逢佳节,香火更为旺盛,人们已经把这里看成是寄托情思、企许良好愿望、祈福求平安的必去之地。寺庙里,一草一木都好像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蕴含着好多过往,无不前往瞻仰,祈求佑护,尽显灵验。</p> <p class="ql-block">  揽胜文宗皇帝历史遗址寻探过程,从文宗渡口遗址到中水侯王庙,领略到博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光大,久远的历史文化,蕴含有民族情怀,此庙与文宗渡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遗留下了有关元文宗邂逅美丽而情丝萦怀的无数传说,厚重浓郁的古韵,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坐享河边生态景观,棕榈树,椰树尽情舒展,婀娜多姿的枝条,最灵动的流水带来动的喧嚣,静谧祥和,韵致无穷的河中倒影,看起来相当平静,是一个独特奇妙的地方,绿意盎然的树林中,几间树屋若隐若现,使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  “​临河枕水玉带缠腰,朝迎云霞晚送炊烟”。这是万泉水乡的柔美意韵,文宗渡口送文宗,侯王庙中拜王侯 ,这是万泉镇的历史底蕴,广为流传,仿古元韵的独特风情渗出历史沧桑感,敬畏之心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纵观文宗皇帝渡口遗址寻探结果:如今文宗皇帝渡口繁花似锦,韶华依旧,岁月静好。时过境迁以久远的历史闻名于世,厚重的历史文化文脉吸引八方游客必经的打卡之地, 万泉镇的历史文化是独特的文化遗产,成为水乡河畔生活的窗口。历史文脉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感悟在记忆中留下的深深印记,诠释着岁月永恒的沉淀,令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