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四、9个紧迫课题:直面升级的中美博弈</b></p> <p class="ql-block">中美关系走向质变后,美国挑起的中美博弈必将大大升级,这是不以任何人的善良意愿为转移的。</p><p class="ql-block">虽然美国把美中关系比作英德关系,但除非取得颠覆性军事技术突破,美国总体上还是指望像对付苏联、日本那样靠意识形态战争和货币战争击败中国。</p><p class="ql-block">同时,美国不会放弃推动其他力量中心走向与中国对抗冲突的第一线,由于美国不可能对中国发动全面经济战,升级中的中美博弈很可能发生在两国经济合作更加深入的情况下,从而给博弈带来极大的复杂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地缘政治军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1个课题是,中美博弈下的世界其他力量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俄罗斯:</b></p><p class="ql-block">极而言之,即使美国向俄罗斯做出巨大利益让步,将俄罗斯纳入反华包围同盟中,美国也根本没有办法,让俄罗斯先于美国走向同中国的正面对抗。</p><p class="ql-block">一个幅员世界最大、资源丰富、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的俄罗斯,在中美博弈中“隔岸观火”,这本身就是对美国的极大制衡。</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欧元区:</b></p><p class="ql-block">欧元区在低碳新能源领域与美国合作遏制中国的可能性最大,与美国合作针对人民币进行汇率战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有限度,因为欧元也是美元的攻击目标;</p><p class="ql-block">如果美国与中国走向激烈的对抗,那么不管欧元区(德法等大国)如何表态,如何采取象征性动作,地缘优势地位决定了欧元区有资本在中美博弈中“隔岸观火”,这也对美国构成了极大的制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印度:</b></p><p class="ql-block">一方面,美国西方希望印度的发展能强于中国,否则印度作为所谓“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将给美国西方的意识形态说教带来很大的难堪(国内某些自由派学者不顾基本事实,硬要论证印度的发展强于中国,这使他们成了公众眼中的笑柄);另一方面,让印度经济腾飞成为第二个中国,美国、西方的世界秩序其实将更难以承受。</p><p class="ql-block">美国、英国的某些势力,像需要空气一样,需要印度走向对抗中国的前线: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直接对抗,甚至局部战争,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一箭双雕的最佳战略。</p><p class="ql-block">同中国竞争是一回事,同中国全面对抗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印度的损失要远大于中国),印度以其特有的夸大其词攻击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从美国西方索要政治、经济及军事装备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日本:</b></p><p class="ql-block">日本在海洋权益方面依然会对中国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但是,在中美对抗中,主动或被动支援美军是一回事,在美国居于幕后“隔岸观火”的情况下,走上同核大国、自己最主要的经济伙伴——中国全面对抗的第一线,对日本而言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这对日本而言意味着战略自杀。</p><p class="ql-block">当然,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还将更为扩大和深入,但鸠山内阁(其时日本的一个“短命政权”,262天全体内阁成员辞职)的命运让中日两国都清醒地认识到:只要日本依然在政治军事上被美国牢牢控制,排斥美国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和亚元区的建立,就基本没有可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个课题是,日益多发的周边地缘冲突与经济合作、资本流动的关系。</b></p> <p class="ql-block">在金融危机和美国国内经济复苏艰难的背景下(2010年),支持、挑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同中国的海洋冲突,迟滞东亚经济合作的深度广度,阻止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甚至制造东亚局部激烈的对抗冲突事件,引导亚洲资本大量回流美国,对美国而言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战略选择。</p><p class="ql-block">美国“重返亚洲”,美军提出的“空海一体”作战理论,都是这个战略的组成部分。这对中国而言,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紧迫课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3个课题是,美军可能的颠覆性技术突破。</b></p> <p class="ql-block">美军在太空、反导、动能定向能、机器人、生物基因、地球物理、网络信息领域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将打破美国同中国、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平衡,使美国获得强行改变国际和平格局的有力筹码。对此,中国需要高度警惕并力争在最尖端的军事技术领域迎头追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意识形态传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4个课题是,中华民族与中国青年近卫军:信仰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需要清醒地看到,统治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与犹太资本神圣同盟,有着强烈的称霸世界的宗教天命(当然,他们同盟内部也存在着毫无调和余地的“终极信仰冲突”),这就需要中华民族和青年一代,在同美国的博弈中,同样展现强大的“信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加上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英雄主义情结,深深刻在了我们民族(包括青年一代)的灵魂深处,即使偶尔被商业社会的惯例所遮掩,在重大命运关头,这个强大的“信仰的力量”依然会自动展现出来,对此我们有着充分的信心。</p><p class="ql-block">某些自由派文人认为,因为没有西方(基督教)宗教传统,所以中华文明现在处于“信仰缺失”状态,这充分暴露了他们对信仰和宗教的无知。(控制美国传媒的犹太民族显然更不会同意自由派文人们的这个观点)</p><p class="ql-block">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一神教存在“终极信仰冲突”的当今世界,中华民族包容的“天下主义”精神信仰,对推动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5个课题是,“习惯性批判”舆情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传媒战场。</b></p> <p class="ql-block">通过意识形态传媒战争,像击败苏联一样击败中国,对美国而言是代价最小、收益最大的博弈方式,这决定了未来中美博弈,意识形态传媒战场的突出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全球化、网络化时代,世界各国的舆情都呈现出了“习惯性批判”的特点,这使得全球的意识形态传媒战场对各国而言都更加复杂而难以驾驭。</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网络舆情“习惯性批判”,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痛恨腐败,二是基于强烈的爱国主义,对被少数所谓专家歪曲的“韬光养晦”严重不满。对此,我们认为:</p><p class="ql-block">首先,从事意识形态传媒工作的人员,自己要对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有基本的信心,这个信心,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充分的基本事实数据之上的。</p><p class="ql-block">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经济规模与印度接近,是苏联的14%,是美国的3%,中国模式60年后的今天(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是印度的4倍,俄罗斯的4倍,美国的35%,并可能在10-15年内超过美国,这些基本的事实应该足以让意识形态传媒工作者有比较充分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其次,对广大群众和网友们痛恨的腐败现象,要比较及时地予以处理和反馈,中纪委将网络作为重要的反腐渠道,是非常重要及时的。</p><p class="ql-block">第三,对中国面临的某些“战略困境”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政策,要坦率地告知公众而不是遮遮掩掩,要坚定地相信公众和网友们的水平,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中的大多数。这对防止美国借突发事件离间中国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意义重大。</p><p class="ql-block">中国在经济和地缘上的若干“战略困境”,主要是面对美国形成的(同周边国家的海权争议,美国也是公开或暗中插手),这种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冷酷的国际力量对比而不是我们的政策决定的。</p> <p class="ql-block">英语民族和美国又是国际博弈的顶级高手,中美博弈必将是一场“持久战”,指望短时间内彻底改变某些被动和困境是不现实的,我们坚决反对投降主义,但也不得不防止冒险主义。</p><p class="ql-block">相对于经济规模超过欧洲大国和日本的“平静”,中国经济规模接近美国的进程将会是特别“不平静”的,政府和公众为此都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战略困境”不是中国特有的,俄罗斯对加入北约的中东欧小国的公开挑衅,也没有太好的应对之策,德国法国建立统一欧洲的宏图,也时常在几个中东欧小国的阻挠之下难以推进(更别说德国依然在政治军事上被美国牢牢控制),日本不仅在美国的货币金融战打击下“失去了二十年”,至今依然被美国牢牢控制,而且在同俄罗斯、韩国的领土争端中束手无策。</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沦落”到了美国跟班的地步,以至于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人提问“布莱尔是不是美国的哈巴狗”,布莱尔只能以英国式的自嘲对布什说“乔治,千万别回答是”。</p><p class="ql-block">就是超级大国美国,迄今为止(2010年),面对远弱于自己的朝鲜、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公开挑战,也只能一再寻求国际间妥协的方式加以应对。</p><p class="ql-block">各国都存在自己的“战略困境”,这是当今国际关系格局复杂而真实的写照。</p><p class="ql-block">中美博弈的“持久战”性质,要求对公众坦率说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政策的本质。“是锋芒毕露好,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好?当然是夹着尾巴做人好”,类似这样的解读不仅只能引起公众的极大不满,是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政策的歪曲和抹黑,而且还缺乏逻辑常识,因为“不卑不亢,堂堂正正”这个真正正确的选项被遗漏了。</p> <p class="ql-block">第四,以“借力打力”战术,应对原教旨自由主义者对中国社会制度及公众爱国主义的持续攻击。</p><p class="ql-block">在“习惯性批判”舆情背景下,正面宣传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招致反感和副作用,所以,对原教旨自由主义者挖空心思攻击中国制度和爱国主义者的言论,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借力打力”战术:</p><p class="ql-block">把类似的事件和逻辑反用于美国、印度等所谓“民主大国”身上,原教旨自由主义者的反应肯定是不惜歪曲事实,对中国和美印等采取“双重标准”,这样,他们就等于是公开撕下所谓“自由民主”的假面具,公开暴露出“洋奴”媚外、毫无逻辑的本质。</p><p class="ql-block">原教旨自由主义者,作为“反面教员”,在持续催生公众爱国主义情感、破坏美国对中国“和平演变”与“颜色革命”方面,发挥了奇妙而特殊重要的作用,这应该是中国没有重蹈苏联覆辙的重要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货币金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6个课题是,美国可能的全新金融战武器。</b></p> <p class="ql-block">若能依靠战胜日本经济挑战的货币金融战模式,战胜中国,对美国而言,同样是代价很小、收益很大的博弈选择。</p><p class="ql-block">但是,中国模式的“国家控制资本”特点,使得美国无法照搬对日货币金融战战略战术,这次金融危机(2008年、2009年),被巴菲特称为“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金融衍生工具(CDO、CDS等),在重创美国西方金融体系的同时,都未能撼动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p><p class="ql-block">富于创新精神的美国,一定会针对中国模式的特点,设计全新的金融战武器,而对这个领域的深入研究跟踪,也就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紧迫课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与资源环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7个课题是,中国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之路的重大意义与巨大困难。</b></p> <p class="ql-block">转变发展方式,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是中国模式解决资源环境困境,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中国人要充分认识到,同建成中低端“世界工厂”相比,建成高端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难度要大得多。而且,美国西方对此的“切肤之痛”也要敏感得多。(美国,欧洲在同中国的战略对话中,都把“自主创新”列为单独的议题)</p><p class="ql-block">未来10-15年(其时为2010年),围绕着中国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中国同美国、西方的激烈博弈也将大大升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中国内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8个课题是,中国模式、人民民主与共同富裕。</b></p> <p class="ql-block">中国一方面要坚持迄今为止被证明是比较成功的中国模式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要以创新的精神对中国模式进行重大改进和升级。</p><p class="ql-block">这其中,核心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防止美国“资本控制国家”模式,以所谓“西方自由民主”的形式破坏中国的稳定发展。</p><p class="ql-block">加大劳动收入的比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共同富裕,是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让内需有效启动、让中国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的关键,也是成功应对中美博弈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6、美国内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9个课题是,美国模式与美国的阶层与族群问题。</b></p> <p class="ql-block">被中国自由主义者捧上了天的美式“自由民主制度”,本质上不过是“资本控制国家”模式而已,黄光裕被判刑后(2010年5月),在美国一个大型网络论坛上出现了这些有趣的议论(大意):</p><p class="ql-block">“什么,如果这样的人被判刑,那美国的一多半资本家和政客都该坐牢。”</p><p class="ql-block">“可惜这位中国首富生错了地方,要是他在美国,肯定会被捧为金融天才。”</p><p class="ql-block">“还可能被任命为政府主管,获得自由勋章。”</p><p class="ql-block">“这至少说明中国的法律敢对首富判刑,在美国,官员和法官不过是富豪的门童。”</p><p class="ql-block">“美国的富豪和官员们,看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唱起爱国歌曲《我自豪我是一个美国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种激烈情绪的背后,不仅折射出美国社会普通大众与大资本尖锐的阶级矛盾,也折射出更加错综复杂的社会族群矛盾。(传统白人社会、犹太裔、非洲裔、墨西哥裔等)</p><p class="ql-block">美国的阶层与族群问题的演进,对美国模式、美国国内政治以及美国对华关系的影响,是一个紧迫又容易被忽视的重大课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五、质变、博弈后的中美关系重建</b></p> <p class="ql-block">中美关系再平衡的重建,将主要基于以下因素:</p><p class="ql-block">一是中国成功顶住了美国在意识形态传媒及货币金融领域的进攻,没有重蹈苏联日本的覆辙;</p><p class="ql-block">二是由于俄罗斯、欧元区因为地缘优势可以“隔岸观火”,美国升级中美博弈受到极大制约,根本不敢同中国走向全面军事经济对抗之路;</p><p class="ql-block">三是由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重蹈法国、德国的历史覆辙,导致美国无力推动中国周边大国直接与中国进行全面对抗。</p><p class="ql-block">随着中美两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接近,中美关系将可能迎来一个拐点,即美国认识到继续升级博弈将极大损害而不是加强美国的世界地位。</p><p class="ql-block">这时,中美关系有可能在更加均衡稳定的基础上得以重建,对这样的前景,我们目前抱谨慎乐观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说明:文章转载自今日头条。图片来自于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