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62329258</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风轻云淡</p> <p class="ql-block">四月十五日上午,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柔,带着春日独有的惬意。我怀着崇敬与期待,踏入了湖北省荆州市的张居正故居,渴望探寻这位千古明相的往昔踪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古城东城门内,在张居正街南侧,是一片复建的仿古建筑群,虽为后人重建,却依旧保留着明代四合院、小花园的风格,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张居正的传奇人生。</p> <p class="ql-block">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重古朴的北门,门额与价费公示栏静静伫立,仿佛在向世人讲述着岁月的沧桑。从北门走向南门,荆州诗墙吸引了我的目光。诗墙上的诗词佳作,每一首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后人对张居正的敬仰与追思。南门前的石牌坊,坊额“帝赉良弼”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这四个字不仅是对张居正功绩的高度赞誉,更是他一生致力于国家中兴的真实写照。南门的对联“上相太师一德辅三朝功光日月;状元榜眼二难登两第学冠天人”,更是将他的一生清晰地勾勒出来。</p> <p class="ql-block">踏入故居内部,石雕龙凤照壁精美绝伦,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东厢房的“太师居”,对联“红袖添香细数千家风月;青梅煮酒笑看万古乾坤”,为这里增添了几分文雅气息。屋内张居正蜡像栩栩如生,他眼神坚定,仿佛能看到他当年在这里运筹帷幄,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殚精竭虑的身影。正房“太岳堂”,屏风大气磅礴,屏风后面的线刻《梦赉良弼》图,讲述着关于他的传奇故事,让我对他的生平有了更深的了解。西厢房“兰堂”,陈设古朴典雅,左侧暗间是“琴室”,右侧暗间为“客厅”,从中可以感受到张居正生活的精致与讲究,也能看出他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对生活品质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宁静清幽,远处“纯忠”前的张居正雕像庄严肃穆。他静静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考着国家的未来。甬路两侧分布着多个碑亭,碑文中有张居正的咏竹诗、《送初幼嘉年兄还郢》《答上师相许村寨》书、《与楚中抚台辞建第助工》书等。从这些文字中,我似乎触摸到了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才情、他的抱负、他的无奈,都在这些笔墨间流淌。他的咏竹诗中,那坚韧不拔的竹子,不正是他自身品质的象征吗?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如竹子一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努力推行改革,试图挽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p> <p class="ql-block">“碑廊”更是一处文化的宝藏。入口东西两侧,【张公同敞遗像】和郭沫若诗(虽未录全,但能感受到那份敬意),还有屏风“元辅良臣”后面的线刻画《任贤图治》,展现了张居正任贤使能、致力于国家治理的决心和成就。他深知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大力选拔贤能之士,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张居正故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张居正,这位明代万历朝的名臣,以一己之力,辅佐三朝,推行改革。他面对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凭借非凡的睿智和胆略,勇于任事,审时度势,以刚毅果断、缜密务实的改革作风,大力推行考成法,实行赋役改革,加强边防管理,一举扭转了明王朝衰败的危机,使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万历新政”的局面。他的功绩,如日月般光辉;他的学识,冠绝天人。</p> <p class="ql-block">然而,张居正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生前权倾朝野,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其去世后不久,却遭遇了悲惨的命运。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他所倚重的许多人被贬官或罢黜,他自己被剥夺了所有官阶和封号,甚至险遭开棺戳尸,他的家不仅被抄,家眷或者害死或者流放。这样的生前与死后之落差,在历史上极为罕见。究其原因,一是万历皇帝随着自己的成长,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不愿再做空壳皇帝,而张居正却仍不放手,加剧了君臣之间的矛盾;二是张居正的改革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得罪了很多官员,在他死后,反对派们联合起来,对他进行彻底清算;三是张居正在执政时期,大权独揽,客观上大家对他唯命是从,其内心深处早有不满。此外,在他家里搜查时,发现的黄金白银也成为攻击他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但是,历史是公正的。对张居正的评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从万历末年对张居正的平反昭雪,到万历四十年的《张太岳集》发行,再到崇祯十三年的全面平反,都在说明人们肯定张居正的功绩,怀念张居正主政的时代。他的改革虽然未能挽救明朝最终灭亡的命运,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走出张居正故居,我心中满是感慨。这座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这位伟大政治家、改革家的怀念。张居正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