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4/17上午又一次来到这里,熟悉的环境让人想起2023/5/29上午为出书在这里召开的征文工作座谈会,不到两年时间后迎来了《青春的记忆》一书的发布会。</p><p class="ql-block">这本书共收纳了43篇文章,共计23万字。编委会本着好事多磨的精神理念,几经辗转,今天学生12连三线建设《青春的记忆》书终于发布了。看着这本文图并茂的文集让我心中对编委会人员充满钦佩和感谢!👍👍👍🌹🌹🌹</p> <p class="ql-block">这本<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春的记忆》书的发布是纪念</span>三线退场50周年的一次追忆活动,书里记录了三线学兵在修襄渝铁路架高桥的过程中发生的奇闻轶事和生动形象的三线故事,让人赞叹且动容泪下…书中用文字把青春年华定格在共和国成长的过程中,并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张亚平</p><p class="ql-block">会议议程第一项:全体起立,高唱“铁道兵志在四方”</p><p class="ql-block">第二项:请原学生十二连副指导员宋民生对青春的记忆一书编辑过程作阐述和说明并讲话。</p><p class="ql-block">第三项:请战友代表杨西群、薛炜、荆长庚讲话。</p><p class="ql-block">第四项:请青春的记忆一书的编委,征文编辑组长张亚平宣读表彰名单。</p><p class="ql-block">第五项:请宋民生和来宾代表为获奖者颁奖。(一組五人上台)</p><p class="ql-block">第六项:请各位来宾代表讲话:朱经建、费建新、李翠荣、王红旗、彭仁亮。</p><p class="ql-block">结束语:《青春的记忆》一书承載着三线学兵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青春奋斗史,记录了三线学兵在大道河花蛇沟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让青春闪烁着美丽华章。</p><p class="ql-block">从我们参加襄渝铁路建设的亲身实践,到以文字为载体与大家见面,跨越了五十多年,一路走来,我们已从青丝成为白发,希望青春的记忆一书能给后人留下思考和启迪。</p> <p class="ql-block">一首自豪、雄壮的《铁道兵志在四方》歌声响起,如号角吹启同学们心中的那份青春回忆,我在其中很是心动了…</p> <p class="ql-block">宋民生讲话稿——</p> <p class="ql-block">杨西群发言:……孙建为这本书提供了自己在三线编写的一首调度员之歌,他把草稿发给我,我找音乐学院的老师给打印出来。他给我发的信息说他每当遇到什么困难时,都会用三线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他给我发信息的时候说他想起这些事都哭了,我看到他的信息我也哭了,很是感人。……一共有21人提供共43篇文章。每篇文章都铭记了三线两年零八个月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张秦同学。他是咱们连的文书,文笔很好,现在也还在从事文字工作,经验丰富,很专业,很内行,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这本书的编辑。朱经建、丁益芳、吴雪玲等同学在我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后期印刷时在大家的资助下,在我请的设计师反反覆覆不厌其烦的修改,这本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真是可喜可贺,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以后老了没事躺到床上翻开这本书回忆着当年的往事也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从16、7岁到70多岁走过了50多年的岁月,现在我们都步入了老年,希望大家多多保重,我是连队的理发员和卫生员一直都是为大家服务的。三线的两年零八个月影响了我的一生,我现在还是在搞医疗卫生方面的工作,这次出书也是为大家做服务的一件事,没有其他的想法。现在已到古稀之年了,在这里希望大家吃好点,穿好点,路走慢点。多吃点肉。心胸开阔,劳逸适度,过好幸福的晚年,祝大家身体健康,过好每一天,谢谢大家。[合十]</p> <p class="ql-block"> 薛炜发言: 在我们学生12连《青春的记忆》一书发布会,我的思绪万千,飘回到五十五年前的四月十七日,那一天我们结束了襄渝铁路三线建设踏上归程。</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激情燃烧,峥嵘岁月,充满理想的青少年时代,我们这代人响应祖国号召,毫不犹豫的无私奉献,奔赴襄渝铁路三线建设,我们为能与解放军铁道兵战士共同参加这项三线建设重要性工程而滿心欢喜,又因工作环境艰苦,生活困难而备受煎熬。</p><p class="ql-block">襄渝铁路三线建设结束后五十余载,我们见证了社会的风云变迁。从计划经济的探索,到粉碎 “四人帮” 的拨乱反正,从计划生育的推行,到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起,从应对时代国企转型的诸多挑战,到构建全面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如今步入信息时代、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新纪元。在时代的洪流浪潮中,我们大家饱经沧桑经历不凡,伴随着时代发展迈入了古稀之年。</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忆往昔多少风流人物,皆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们曾经为之拼搏奋斗的身份、地位、财富和荣誉等等,也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遗忘、消逝。</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这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来人往间,唯一深深镌刻在记忆深处,能在历史长河留下些许痕迹的,便是那刚踏入社会,魂牵梦绕的襄渝铁路三线建设经历。(薛炜文字)</p> <p class="ql-block">荆长庚发言文字:</p><p class="ql-block">奋斗的青春最美------写在《青春的记忆》付梓之际掩合上这本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册子, 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这本凝聚着编辑和征文人员共同心血的,原5808部队学生12连回忆诗文集《青春的记忆》,在全连战友的热切关注下, 在兄弟连队的支持鼓舞下, 终于华丽现身了。学生13连的《铺路石》, 学生14连的《月池沟纪事》, 学生10连的《青春筑路岁月》,以及学生12连的《青春的记忆》, 集齐了铁八团管辖的四个学生连的回忆文集。四个学生连携手编写回忆录, 是为了纪念和追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是为了凝炼和发扬光荣的三线精神,也是对那段青春时期奋斗和历练的总结,更是给个人人生的一个完美的交待。这些回忆文集, 单册为本, 集齐成套。这在铁道兵所下属的141个学生连里, 以团管辖的学生连中, 一起编辑出版回忆录, 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独一份。往大点说, 在学生连的历史上也算是一个创举吧!《青春的记忆》一书共收录了40多篇(首)不同类型的文章,诗歌,以及当年诸多珍贵的工作生活照片。多维度反映和展现了学生12连在襄渝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场景, 展示了12连学兵的青春热情和为国担当的责任与决心。虽然学生连已离我们远去,成为了历史。但只要是在有学兵聚集的场合,当年的那些经历都是我们永无穷尽的谈资, 都会让如今已年逾古稀的我们心潮澎湃, 热血沸腾。那些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都会从各自的记忆深处清晰地浮现出来.....翻看《青春的记忆》,书中记载的点点滴滴、讲述的每一个故事, 都在诉说着当年初离家门, 远离城市的这些大孩子的历练和蜕变。从青春懵懂无反顾,从弱小稚嫩到无坚不摧,从青涩学生到钢铁战士,无不是从一点一滴做起和积累而成的。我们学生12连虽说没有像兄弟学生连那样,和铁道兵一样奋战在粉尘弥漫的隧道掌子面前,也不曾工作在高耸的桥墩和钢铁大桥之上。但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仍然是修筑襄渝铁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更是由铁道兵,民兵和学生组成的冲锋战车上那颗从未松动的螺钉。说起学生连的生活, 初到三线时吃不饱饭, 肌肠辘辘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但饥饿没能使我们倒下, 反而成就了我们坦然面对的从容心态。毛主席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面对突然降临的险情, 面对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因事故丧生, 学生连战士的心都在滴血, 痛彻心扉。面对事故抢险,没有人退缩,有的只是义无反顾和勇往直前。 我们没有因悲痛而止步, 擦干了泪水, 平复好心情, 掩埋好牺牲战友的遗体, 继续着他们未能完成的工作任务, 一如既往的战斗,改变着秦巴山乡的面貌.....来到三线战场, 每个人都要在人生的履历中书写下第一道笔划。铁道兵就是我们的老师, 襄渝战场就是实践的课堂。我们不懂的事情就多学多问, 认真学习,从头做起。正如郭志刚战友叙说的那样, 一切从零开始。第一次拉纤, 第一次抡锤, 第一次放炮, 第一次面对鲜血和死亡....就是这些太多的、简单、原始的第一次, 炼就了学兵的钢铁意志和英雄胆魄,把学生连炼成了坚强的英雄群体。三线学兵之所以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屹立不倒, 心中坚定的信念和宏伟抱负是唯一的精神支撑。为国担当, 为民筑路, 和铁道兵、民兵并肩奋战。贯通襄渝线, 就是两万五千多名三线学兵向祖国、向人民呈上的最美的青春奋斗的答卷.青春的记忆是美好的, 青春的记忆是刻在心头难以忘怀的。学生连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沉浮了短暂片刻。但它却成为了广大学兵的精神家园, 成为了三线学兵团结奋斗的聚力点, 成为了战胜人生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堡垒。三线学兵这个空前绝后的英雄群体, 在共和国的青年运动史上, 书写下了独一无二、浓墨重彩的一笔!青春是需要奋斗的, 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的。每一位学生连的战士都可以无愧地面对时代和历史, 自豪地说出:我们的青春没有虚度!我们在最美的青春年华之际都曾为共和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过! 我们参与了人生中一件永远值得骄傲的伟业!今年,恰逢我们参加襄渝铁路建设55周年。当年的筑路学兵也都逐渐老去,岁月的长河终将淹没学生连这个时代造就的特殊群体。但是那日夜穿梭于秦巴山间、汉水之滨的钢铁巨龙, 那依旧铺摆在崇山峻岭之间的襄渝铁路, 就是我们青春时期为国奋斗过的最好见证!(荆长庚2025年4月17日)</p> <p class="ql-block">陈芸的特色甑糕又在这里飘香了</p> <p class="ql-block">孙健献歌一首,唱得很棒哦!👍👍👍</p> <p class="ql-block">好听!</p> <p class="ql-block">三线学兵的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参加会的110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恭贺!学生12连的《青春的记忆》一书发布会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感谢:学生12连参会战友和10连,13连,14连和20中,22中特邀嘉宾还有62连王力,朱基建,铁道兵6团郑建军,省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马丽丽,大道河镇党委副书记彭仁亮,镇政府调研员钟新军,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生十二连大会筹备组全体人员</p><p class="ql-block">二0二五年四月十七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