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同城踏春寻美】西寺堡观“雪”

Sun

<p class="ql-block">昵称:sun</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641121</p><p class="ql-block">拍摄:刘向东</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第一天,我们驱车前往沂南县西寺堡。原本只是寻常的踏青之旅,却不曾想会邂逅一场震撼心灵的“春雪”。当漫山遍野的雪白猝不及防地填满眼帘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突然有了具体的诠释。那些怒放的梨花像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场视觉盛宴,将整个山坡装点成一片流动的雪海。在这片白色的波浪中,偶有几株含苞待放的梨树,反倒成了最动人的点缀——它们如同乐章中的休止符,以沉默的姿态丰富了整个春天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欢笑着扑进这片纯白的世界。来到树前发现梨花已全部绽放,且还没有落花现象,感觉来的正是时侯,心情无比激动和兴奋。晨露未晞的花瓣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像缀满枝头的碎玉。春风拂过时,整个梨园便泛起层层雪浪。最令人动容的爱那几株老梨树,遒劲的枝干托着层层叠叠的花团,像是把积蓄了一冬的力气都化作了这满树繁华。</p> <p class="ql-block">  梨园里处处洋溢着欢愉,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大家争相与梨花合影:姑娘们拈花浅笑,孩子们踮脚嗅香,连严肃的长辈也忍不住站在花树下整理衣襟。掏出手机拍花拍景。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原来是有游人即兴吹奏,音符携着花香在春风里打着旋儿。正午的阳光穿过花隙,在地上描摹出斑驳的花影。我们铺开野餐垫,享用午餐,咬一口带来的酥梨,清甜的汁水竟与眼前的花香奇妙地呼应。</p> <p class="ql-block">  “你喜欢雪吗?跟我来,到田野,看梨花。”这句诗在西寺堡的梨园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当阳光穿透花瓣,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当春风裹挟着淡淡花香,轻抚过每个游人的面颊;当孩童的笑声与花瓣一同在空中飞舞——这些瞬间构成了超越单纯视觉体验的"全息感知"。梨花之美不仅在于它的形与色,更在于它唤起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在这片梨园中,城市生活的焦虑被暂时搁置,每个人都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达成了难得的和解。</p> <p class="ql-block">  梨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不同于牡丹的富贵逼人,不似梅花的孤高傲雪,梨花以一种朴素而磅礴的美,诠释着东方美学中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古人赏梨花,常将其与雪互喻,苏轼就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的妙句。这种将自然景物相互映射的审美方式,体现了中国人"观物取象"的思维传统。在西寺堡的梨园中,我分明看到了这种审美传统的延续——当春风拂过,枝头摇曳的已不仅是花朵,而是整个文人墨客笔下流动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  离开西寺堡时,夕阳为梨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回望那片渐渐远去的雪白,我们的相机里装满了照片,心头却仍萦绕着梨花的芬芳。这场与梨花的春日邂逅,最终化作记忆里永不褪色的画卷——纯粹、热烈,且美好得让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