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月亮变成阿三的国家

雨树披纷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民间语境里,有一个国家,从月亮变成阿三。这个国家,就是印度。“印度阿三”成了印度人的贬义代称;网络上,有人直接把印度人戏称为“三哥”。</p><p class="ql-block">  1945年3月,希特勒与手下讨论拼凑军队,提及印度军团时气愤地说:“有的印度人连虱子都不能捏死,宁愿让虱子咬死。……如果我们用印度人去推动法轮之类的东西,他们将是世界上精力最旺盛的军队,但是要让他们战斗到死则是荒谬可笑的。”</p><p class="ql-block">  看不起印度人,不仅仅只是希特勒一人。在旧上海,公共租界内充当巡捕的印度人,同样被中国百姓看不起。</p><p class="ql-block">  他们依仗洋人撑腰,在中国人面前耀武扬威,狐假虎威。“阿三”,这个带有鄙视意味的贬称,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唐朝以前,中国称呼印度为“身毒”“天竺”“贤豆”,一直到唐僧玄奘,远涉千山万水,西天取经回国后,几经探讨,放弃了前朝前代对印度的称呼,最终确定“印度”这个国名,并沿袭至今。</p><p class="ql-block">  在唐代的佛教文化语境里,“印度”一词有月亮的意思。在唐朝百姓的认知里,“印度”这个国家,圣贤辈出,遗法相传,教导众生,条理万物,就像月亮临照大地一样。</p><p class="ql-block">  很多印度高僧来中国传经,如有名的鸠摩罗什、达摩禅师等佛教大师,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鸠摩罗什,终生埋首佛典著译,翻译创造了很多佛教名词,如今已广为流传,为人熟知,如“众生”“菩提”“因缘”“因果”“涅槃”,诸佛名号“如来佛”“观世音菩萨”等,以及大家熟悉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p class="ql-block">  尽管后来,佛教在印度式微绝灭,但佛教经过中国本土化,既成为一门宗教,也成为一种哲学,对中国文学、艺术、哲学以及世俗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典戏剧、话本小说乃至日常语汇,佛教的影子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将古代印度,视为月亮映照,似乎也在情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近代,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已然没有了原来的清朗和硬气。</p><p class="ql-block">  种姓制度,贫富悬殊,男尊女卑,童婚早婚,寡妇殉葬,宗教矛盾,猴牛称霸,懒散拖拉,漠视卫生,盲目自大……通过各种传媒,通过旅游者、经商者的观感,再次东传中土,传入中国人的感知里。这些,印度人也许习以为常,中国人却摇头不止,无法理解。</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民间文化语境里,印度早就没有一丝月亮的意味了,而是一个费解难懂甚至不可思议的国度,有太多令人百思不解的“怪”和“谜”。</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语境里,印度由月亮变成阿三,其中原因,值得深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