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晋南,是冲着这里的古建奇珍来的。早听朋友说,晋南小村小庙多,是值得用余生去品鉴的。朋友说话的声音不高,但眼里流露出来的喜爱和真诚却深深打动了我。黑悟空打开了探求三晋地面瑰宝的一扇窗户,为三晋五千年文明展示提供了契机。但这远远不够,众多宝贝不是今天看和明天看都在那里,他们接续着遥远的岁月,无时无刻不在坍塌和消逝中。古人盖一座庙用多大气力,维护一座庙又何其不易。所以我们更早地去,是抓住能跑能动年纪的尾巴,去看小庙、看人、看历史。小庙是乡亲有形的信仰,在静默的群山峻岭中间,乡亲守庙,把烟火的温度融进了岁月里,变成了慈祥的佛照、精美的兽脊,沧桑之美足以撼人心魄;小庙的历史和故事,载满了乡亲乡土乡恋,等着你去品鉴,值得你深深记取,带着由衷的喜爱,朝圣的心情,呆下来、扎进去、推出来。</p><p class="ql-block">所谓“呆下来”,是深入山间,远离闹市,在班驳的树影下去找岁月的光影。事实上现在的交通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住下来只是你的一份选择而已,去那无人问津的地方,已不是心血来潮和一时兴起;</p><p class="ql-block">所谓“扎进去”,是抛开羁绊,去找属于自己的清静;是调用你的所思所想,张开心扉,将独一个世界录入心底。事实上你早已关注于内心,你的心更象春天的花海,等着河开燕来;</p><p class="ql-block">所谓的“推出去”,是留得住千年的繁华,考虑用怎样的笔触,为这里芳香的泥土和这沃野不一样的声音鼓与呼。事实上,半世的风雨,早把人磨得通透,却改不掉满心的好奇,痴痴傻傻地,无意间却也尽得真欢…有意无意的邂逅,留在心底,暖暖地、淡淡地,为这份绝美和一直等着读懂他的人引条路,等着有一场神交已久的拜会,一次久别后的重逢,迎风向阳,像一颗树为另一颗树跳舞…</p><p class="ql-block">诗意的、魔性的,却又是现实的和最牵心挂肚的,推出真实的、历史的、撼人心魄的美好之物。感谢先进的网络带来了年轻的连达先生写就的美文美图,感谢2025年让人起心动念的春风带来的一种执念。顺便用这样的宣传语:我们并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p><p class="ql-block">转来转去,只为有识人。源来源去,只在归识中。</p><p class="ql-block">晋南八线游是:浊漳遗珍、高平楼台、陵川旧迹、泽州觅踪、沁河庙堂、临汾遗韵、绛州故都及河东揽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图:连达 编缉:平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里试着将浊漳河谷及高平楼台作成视频,以图带文、以文释图,闲了玩一玩、乐一乐,高兴尽兴就行。</p> <p class="ql-block">浊漳遗珍</p> <p class="ql-block">一.浊漳遗珍</p><p class="ql-block">浊漳河谷一线,位于浊漳河潞城、平顺境内大约20公里的河谷地段,为一条蕴含千年古珍的黄金水道。这里分布着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8处,其中唐、五代和北宋古建多有遗存。这条线称浊漳遗珍丝毫不为过。</p><p class="ql-block">第一站,辛安原起寺位于浊漳河南岸,位于潞城市黄牛蹄乡辛安村,为进入河谷的第一站,向东北即进入平顺境内;</p><p class="ql-block">第二站,王曲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北耽车乡王曲村,距辛安约5公里,有唐代古建之一的天台庵;</p><p class="ql-block">第三站实会大云院,位于平顺县北耽车乡的实会村,存五代时期所建的大云院的弥陀殿,与龙门寺西配殿、平遥县镇国寺万佛殿和河北正定文庙大成殿共称五代四殿。</p><p class="ql-block">第四站车当佛头寺,位于实会村往东10公里段的平顺县阳高乡车当村,建于宋金时期;</p><p class="ql-block">第五站淳化寺位于阳高乡阳高村,村子中央广场,为很小巧的殿宇,可追溯至北齐天保年间;</p><p class="ql-block">第六站侯壁回龙寺和夏香山神祠位于阳高村东去的巨石河道东;</p><p class="ql-block">第七站龙门寺位于石城镇,再向东即进入河南林州地界,为浊漳河上最后一站,尚存创建于北齐天保圻间的龙门寺。现龙门寺还有金代的山门兼天王殿、北宋的大雄宝殿和五代时期的西配殿和明代的东西殿;还有建于元代的燃灯佛殿;西路的僧房和库房、东路的圣僧房、水陆殿为明所建。这样这里集中了五代、北宋、金、元、明和清6代古建,堪称了不起的古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高平楼台</p> <p class="ql-block">二.高平楼台</p><p class="ql-block">长治高平一线,游的是长平古战史及那场大屠杀后遗落在乡间千年的时世。长治是古上党,明朝嘉靖年间取“长治久安”意改为长治;高平即古长平,是战国末期长平之战的主战场。长治与高平两地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有李隆基担任上党别驾留下的遗存,有关于姓乐姐妹留下的“二仙”传说,至今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正觉寺,位于长治县苏店镇,村子位于县城西北约10公里,地处长子县和长治县之间,靠近207国道和长治通往晋城高速路。正觉寺最大的看点是宋代所建的后殿;</p><p class="ql-block">第二站东呈古佛堂位于韩城镇西北方,紧邻207国道和长治到晋城高速路,处在田间;</p><p class="ql-block">第三站南宋布孟家楼,位于长治县东南的南宋乡南宋村,孟家高楼为古宅的一部分,古代防止流寇来袭的高楼炮筒式建筑。</p><p class="ql-block">第四站南宋玉皇观位于该村村南,现存主体建筑有五凤楼、钟鼓楼、献亭、正殿及左右配殿和厢房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第五站北宋玉皇观位于南宋村北下坡不远处,在村南部。据说始建于元代,明有过大修,门窗尽失,破败不堪;</p><p class="ql-block">第六站神农清化寺,位于高平市最北边,与长治县相邻,传说是炎帝神农氏家乡,北临羊头山。寺庙建于唐代。</p><p class="ql-block">第七站伯方仙翁庙,位于高平市西北方约7公里处,伯方村为已有2000多年历史。仙翁庙据说供奉过吕洞宾,后来改供张果老。现有张果老祠。仙翁庙东铡有一座修在高台上的庙宇,台下辟有门洞可通车马,为旧伯方村的北门,庙里有碑“省冤谷”,相传是唐玄宗李隆基所题。李隆基为潞州别驾时曾寻访过长平之战的故地。</p><p class="ql-block">第八站五报二郎庙,位于伯方村沿227省道向北不远处,有相传建于唐代的二郎庙,现存明清风格建筑,造像无存。边上戏台证实王报二郎庙金戏台,而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戏台。</p><p class="ql-block">第九站野川关帝庙,位于高平市野川镇大野川村,是秦赵长平之战时,武安君白起屯驻大军的地方。因其地处许河谷地,水草丰美,空矿无人,因此得名为野川。古庙山门外的经幛建于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已有1200多年历史,至今完整。幛身包括幛顶、幛身和基座三个部分,从唐代密宗传入中土开始逐渐流行。</p><p class="ql-block">第十站米山定林寺,位于高平市东部米山镇以北,北靠七佛山,处于大山环抱中,风光旖施,景色壮观。为千年古刹,整寺南北狭长,跨度达百米,建筑依地势层叠上升;东西两路还建有跨院、僧舍等附属建筑,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曾作为学校使用得以保存,塑像已遭受灭顶之灾。山下还有大面积的老街老巷及清代民居及铁佛寺、显圣观等,值得细访和品味。</p><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河东廿露庵,位于米山镇东北方向的云泉村河东自然村,有元代风格的的替木扛起的巨梁,如此做法常见于元代建筑,斗共不与柱头相对应的建筑形式,尽显粗犷和视角上的冲击。</p><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建宁济渎寺,位于高平建宁乡建南村,邻陵川县界。有大片的古街区、老宅院,有智积寺、文庙、关帝庙等古建群,有北魏造像碑古迹留存丰厚。济读寺位于山顶,是晋东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太乙池,伏流入地70多里后在河南济源市涌出地面,之后,再潜入地,过黄河在荥阳第二次出漏地面;然后在原阳县三入地下,最后从山东定陶县出来,三隐三现,水量充沛,为大禹治理的九川之一。至今济源、济南、济宁、济阳等地名均来源于济水。而建宁的济渎寺规范宏大,现存三进院,有山门、重门、正殿、后殿,以及环抱式的廊庑。</p><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站,西李门二仙庙,位于高平市河西镇西李门村南边的二仙岭上,供春二仙娘娘。在晋东南对二仙娘娘的供奉有较长的历史。传说二仙姐妹本性乐,晋唐时期因孝被黄龙下界驮升升天。从此后两人靠自身法力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传说北宋时期一次宋军与西夏兵交战,被包围后缺粮断水,后被二仙送来的干粮和泉水所救。宋微宗加封二仙为“冲惠真人”“冲淑真人”,宋、金两代修建了大量的二仙庙宇。</p><p class="ql-block">第十四站,郭家庄崇明寺,从西李门二仙庙向东到牛庄,然后向北走20分钟左右进入郭家庄,崇明寺位于位于郭家庄西边黄土台地上,是高平重量级古建。其特点是外观气质到结构,继承了唐朝和五代时期的遗风,表现为柱头不施普柏枋,兰额两端不出头,批竹式的双杪双下昂头共与现存的佛光寺唐代东大殿和五代北汉镇国寺万佛殿一样;内部创造性地使用了一对断梁,上承唐风,并有所创新,是现存宋代建筑中最独具一格的特例。</p><p class="ql-block">第十五站,双泉永乐寺位于高平市东南部的石末乡东双泉村,西北高地上,所以将其收入其中,它可能代表着更多残存的小庙,周边杂草与藤蔓如扎进历史的荒草,随时走向彻底的消亡。</p><p class="ql-block">第十六站,迎祥观。从永乐寺向西,略上一道坡,为一座荒废的破庙。据说原来供奉过汤帝,后来作过学校和油坊,还失过火,好在没有烧掉大殿。修于何时,未来如何,都说不清楚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也许,我们只是为了走过,该来的都在来的路上,该走的,都在走的途中。我们连正儿八经说得清楚的地方也难以顾得过来,来是为了凭吊,留下一些过往的凭证,也许可以留给后人一些可以追寻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陵川寻踪</p> <p class="ql-block">泽州旧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