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洒在美丽的校园,三尺讲台前的黑板上,一支支粉笔正描绘着教育的诗行。为进一步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传承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八一路小学每周都会举行教师粉笔字书写展示活动,全校教师踊跃参加,在方寸黑板间勾勒教育情怀,以遒劲笔触诠释育人初心。<div> 菏泽,古称曹州,是中国牡丹之都。牡丹历史悠久,栽培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清代。菏泽成为中国牡丹的重要栽培中心,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春来韶华谁做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在菏泽,牡丹不是简单的花,它是刻进城市骨髓的图腾、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div> 《赏牡丹》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托物咏怀诗。此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前二句以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使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后二句则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之句,来表现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以此赞颂牡丹为人赏爱的倾国之色。全诗用拟人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真实地表现了当年牡丹花盛开引起京城轰动效应的情景,蕴含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br> 本周,八一路小学的老师们同写一首诗——《赏牡丹》。书写优秀的老师有:崔珮、李娜、陈彦君、董慧、牛艳艳、金兆燕、关英雪、尚艳丽、毕娇、郭亚典、李淑仪、王媛媛、谢亚鑫、李惠清、庞雪玲、赵霄杨、李红、厉德斌、马玉洁、王倩文、李娜娜、朱双双、王玉、申小慧、李彧雯、杨瑞庆、赵兴琳、田莹莹、马彩霞、郭方媛、刘静雨、吕华栋、鲁园园、张洁、孙斌、王萍、张伟莹、张萌、党舒舒、张海燕、李巧娟、武俊凤、梁瑞芳、黄孜骞、闫德月、史安琪、卞春、庞晓彤、邢大卓、赵冰倩、侯雯雯、黄麟华、聂园园等。以下是部分书写优秀作品。 当粉笔与黑板相遇,是教育初心的生动诠释;当匠心与传承相融,是立德树人的最美注脚。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八一路小学教师“提笔即示范”的专业追求,更彰显着新时代教师“落笔生情怀”的使命担当。未来,八一路小学将持续深化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推进教师基本功的常态化训练,让书写基本功训练成为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一门必修课。相信老师们定会带着这份从容执笔的追求,书写出更加精彩美好的教育华章。 文字:丁涛<div>图片:丁涛、孙斌、王丽娜</div><div>审核:李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