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碑廊

刘建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襄阳</span>古城简介</p><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雄踞汉水中游。与樊城相对。始于春秋早期楚国北津戍。城池始建于西汉。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明洪武初年,卫国公邓愈守襄阳,在整修旧城的同时,并将东北隅城垣扩展至江边,襄阳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2001年6月25日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城垣用土层层夯筑,外用大块青砖垒砌,略成梯形,周长7.6公里。平均高8米,宽5~15米。上设垛堞4000多个。共有六座城门,明代知府万振孙分别题为:东门阳春门、西门西成门、南门文昌门、大北门拱宸门、小北门临汉门、东长门震华门,各建城楼一座,今存小北门、长门城楼;六个城门外各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另有子城,瓮城、子城外各设吊桥(后改石桥);另西北角存夫人城一座内城,东南角存仲宣楼一座角楼。城北以汉水为池。东、南、西三面凿有城濠,濠宽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终年水波潋滟,俨若平湖,全国罕见。由于城高且固,濠宽且深,加之汉岘天设,山川环卫,号称“铁打的襄阳”。</p><p class="ql-block">城内有昭明台、襄王府、谯楼等名胜古迹,城外有岘山、汉水等青山绿水,十里城郭,山水画廊,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p> <p class="ql-block">曲径巷简介</p><p class="ql-block">曲径巷位于襄阳市襄城南街运动场路、绿影壁巷与陈侯巷之间,是绿影壁巷与陈侯巷相通的街道。全长293.64米道路宽度4.7-8.2米。其中,襄阳王府绿影壁是中国现存四大影壁之一,属中国第二大影壁。极具特色,至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襄王历史文化展示馆以“天潢楷则-永奠南邦”为主</p><p class="ql-block">题,分设“承运堂”“承运殿”两大展示区域,从影壁历史、王府变迁、藩王制度等维度展开,选取襄王府与绿影壁、昔日盛景、冠带服饰、藩王制度等重点内容,展示襄王府的辉煌与变迁,凸显襄王府作为明朝最高等级的王府之一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襄王府绿影壁简介</p><p class="ql-block">襄王府是明代藩王府,位于襄阳城东南隅。建于正统元年(1436),第一任襄王府是明仁宗第五子朱瞻墡,前后共有七代八个襄王在此居住。崇祯十四年(1641),张献忠攻陷襄阳,杀襄忠王朱翊铭。1643年,李自成再次攻占襄阳,驻襄王府,在此登基,建立大顺政权,改襄阳为襄京。离开时将襄王府付之一炬,只有府门前的照壁绿影壁得以保存。此壁长25.1米,高7.1米,厚1.72米。壁面用绿矾石雕凿,白矾石镶边。共雕大小各种形态99条龙。雕刻精美,画面生动。是我国现存的四大龙壁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大型石质龙壁。距今已有580余年历史。200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襄阳市文物管理处 宣</p><p class="ql-block">襄阳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起点全长1900m</span></p><p class="ql-block">文荟园(简介)</p><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文荟园始建于1986年,分为文园和芸园,是藉“文人荟萃”之意而命名,2005年进行升级更新,总面积43.23公顷,绿化率达85 %。文荟园是观赏襄阳古城“华夏第一城池”、“仲宣楼”最佳处,内有“白堤春晓”、“西霞近夕”、“荷塘观鱼”、“古塔揽胜”、“仲宣正影”、“孟亭怀古”、碑廊诗会”、“石舫听涛”八大景点。</p><p class="ql-block">文园是为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而立意构筑,白居易曾客居襄阳,暮年再游襄阳并作诗《再到襄阳访问旧居》:</p><p class="ql-block">昔到襄阳日,髯髯初有髭。</p><p class="ql-block">今过襄阳日,髭鬓半成丝。</p><p class="ql-block">旧游都是梦,乍到忽如归。</p><p class="ql-block">东郭蓬嵩宅,荒凉今属谁。</p><p class="ql-block">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p><p class="ql-block">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p><p class="ql-block">文园景点命名均来自这首诗句,如“故知多零落”之“故知亭”,“烟波似旧日”之“烟波榭”等,“小观园”内立有白居易雕像和诗刻碑,反映了襄阳人对这位唐代诗人的喜爱和纪念。</p><p class="ql-block">荟园立意以唐代襄阳田园诗人孟浩然田园思想为导,采用传统造园手法,园内花香易人,绿树成荫。“孟亭”、“棋亭”、“诗碑廊”反映了文人雅客诗词会友之时空前盛景。建成后的文荟园,园内曲径通幽,建筑古朴典雅,环境自然清新,景色十分宜人。文慧园的建成不仅为广大市民和游人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娱乐、健身和观景场所,而且有效地保护了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了生态环境和宜居城市的建设,同时展现了襄阳古城的特有魅力。</p> <p class="ql-block">文荟园</p><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文荟园是我市2006年建成的一座文化山水主题公园,包括文园、荟园和古城观光带,总面积41.89公顷,其中绿地13公顷,水面30公顷。</p><p class="ql-block">文荟园是藉“文人荟萃”之意而命名,以古城池为依托,以岘山和羊祜山等自然景观为背景,挖掘唐代襄阳田园诗人孟浩然和著名诗人白居易等历史名人在襄阳的活动、故事,赋予公园清幽淡雅、朴素自然的山水意境和浓厚的文化内涵,通过传统园林艺术手法,影显当世园林的魅力,营造了名城襄阳的古城园林特色。</p><p class="ql-block">文荟园,曲径通幽,建筑古朴典雅,环境自然清新,景色十分宜人,游人如织,市民赞不绝口。园内有白堤春晓、荷塘观鱼、孟亭怀古、碑廊赏诗、山翁乐舍、石舫听波、仲宣正影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孟浩然</p><p class="ql-block">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唐代著名诗人。</p> <p class="ql-block">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p><p class="ql-block">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p><p class="ql-block">唐孟浩然诗</p> <p class="ql-block">孟亭</p> <p class="ql-block">石舫听波</p> <p class="ql-block">诗碑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