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官惠民(1901—1937),广东曲江客家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军90师270旅少将旅长,1937年10月28日在淞沪会战中牺牲。</p> <p class="ql-block">官惠民,广东曲江人。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科学习。毕业后,在第4军第12师第34团,任特务连排长。1926年,随军北伐,先后参加进军长沙,攻占岳州、汀泗桥、贺胜桥及围攻武昌等著名战役,以功晋升连长、营长、中校团副等职。1932年初,入陆军大学第十期学习,对军事学术颇有造诣。1935年冬,调任第4军第90师第540团上校团长,先后驻防于四川和贵州。</p> <p class="ql-block">淞沪会战爆发后,第4军奉命开赴前线。9月初,进入南翔线阵地,随即投入罗店争夺战。率部同日军进行多次恶战。后日军分三路猛攻中国军队阵地,炮火十分猛烈,战斗极为残酷。在官兵大量伤亡的情况下,毫不畏惧,亲自率领残部300余人向日军发起反冲锋,同日军展开肉搏战,终于守住阵地。10月初,奉命撤至嘉定附近休整补充。10月中旬,官惠民升任第90师第270旅少将旅长,同时奉调在嘉定县的清水显(在陈家行、广福间)一带布防。日军因层攻陈家行不克,改攻清水显阵地,企图从战术上威胁陈家行的侧背,达到最后占领陈家行的目的。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官惠民率部沉着迎战,数次打退敌人进攻,给敌军以沉重打击,坚守住了清水显的阵地。敌因清水显阵地久攻不克,乃凭借海空军优势,配合步兵攻击。两军反复肉搏,阵地数次易手。正当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官惠民左膀中弹,仍裹伤继续指挥官兵与敌人拼杀。10月28日午后3时,官惠民在敌机、敌炮的密集轰击下,壮烈殉国。时年36岁。</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其抗战事迹,韶关市十里亭志锐中学设立了“惠民图书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