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杭州】(十二)

笑容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0日</p>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一) <p class="ql-block">  我和运河的不解之缘,源于两次骑行京杭大运河,分别是在2019年和2023年。有一组雕像“运河边上一家人”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让我念念不忘。关于它的故事,早已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居杭州两个月,姑娘知道我喜欢运河,就在运河边上(步行仅三分钟)租了间俩屋一厨的民房。</p><p class="ql-block"> 我每天早晚,都要去运河边上坐上一座。看着过往的船只,看着运河边上的“一家人”走在绿道上的那种气定神闲,悠然自得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以往来杭州都是,还没来得及细品它的魅力,就已穿越到下一座城市。这次我要深入体验运河(杭州段)的魅力,把运河的故事挖掘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  “好运杭州”是西湖文化广场‌标志性的建筑,广场内有古色古香的牌子,还有描绘大运河流经地域、方向的瓷砖,两侧的玻璃上还介绍了全世界的运河及其流经地图,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  来到武林门航运码头,计划是坐旅游观光船去拱宸桥,没想到还有航运巴士,票价仅三元。</p> <p class="ql-block">  坐在船上,一览运河两岸风光。经过半小时的航程,我选择在拱宸桥站下船。先来到运河广场,开始了我的运河漫步,感受“水陆双栖”的运河文化。</p> <p class="ql-block">  这里充满了运河的味道,各种运河元素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南北通津”牌坊,它高大雄伟,仿佛一座“时光之门”,横亘在古今之间‌‌。</p> <p class="ql-block">  杭州拱辰亭里的石碑上,刻有《拱宸桥修建记》。该碑记载了拱宸桥的历史背景和修建过程‌。</p> <p class="ql-block">  这座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震撼力十足,详尽地讲述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服务台上面这条广告语把我吸引了“读懂运河,不在别处,就在国内首座博物馆”,精美的设计,生动的语言,好看的影片,犹如穿越了时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该影片以“北行的漕运编队”为主题,展示了漕船往北航行时,两岸的风光与运河建筑‌。</span> (这是我在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录制的影片,经过我的剪辑、外加音乐和字幕制作而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位于中国东部,为“大运河”的一条干线,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p><p class="ql-block"> 这些冷知识都是我耳熟能详的(两次骑行京杭大运河)。这次旅居杭州两个月,一定要把运河杭州这段游明白。</p> <p class="ql-block">  这块石碑上刻有京杭大运河南端。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p> <p class="ql-block">  石碑背面写的是“中国大运河”及“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拱宸桥下面树有一面红旗“永远跟党走 ” <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在红旗下留个影, 姐姐调侃我,“连党员都不是,还挺爱党”,我立马接了一句,(省略)随后大姐就瞟了我一眼,无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的每一步都要与党同行,</span>心中有党,脚下有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拱宸桥上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这句话凝练地概括了拱宸桥在杭州历史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其作为大运河南端标志性建筑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意义,所以我们来杭州一定要来运河拱辰桥看看,聆听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拱宸桥名字的由来和寓意:</p><p class="ql-block"> 名字中的“拱”字有双手合十的意思,表示恭敬环绕;“宸”字指北辰,即北极星,是帝王的代称‌‌。因此,“拱宸”这个名字意味着百姓对皇帝的敬仰和拥戴‌‌。</p> <p class="ql-block">  拱宸桥下的雕塑被称为“蚣蝮”或“趴蝮”‌。蚣蝮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具有水性和防洪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堤坝等建筑上。</p> <p class="ql-block">  拱宸桥:历史的印记与现代的繁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烟雨梦江南,江南梦中忆烟雨。 </p><p class="ql-block"> 白墙灰瓦,小河流水人家,真是一派南国风光。</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09年骑行京杭大运河时(杭州段)留影。</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拱桥的西直街,这里人流如织,一堵青砖雕刻的照壁墙上的四个大字“紫气东来”格外醒目,原来这里是一座仿古庙宇,“张大仙庙”。山门朝东,跨街而临运河。</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拱辰道院是为了纪念清末的传奇道士张胜贵而建。他舍命搭救落水妇女,这一善举,被</span>当地士坤联名将张道人生前事迹上奏朝廷,次年,光绪皇帝敕封其为“张大真人”,</p> <p class="ql-block">  墙壁上刻有“张大仙道行碑”。</p><p class="ql-block"> 张大仙:籍贯湖北蕲水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来到拱宸桥搭茅房而居,精通医术,乐善布施,并免费为穷苦人治病,如病人家里有困难,还会赠予财物。</p> <p class="ql-block">  拱辰道院相邻的就是国医馆,这个布局丰富了拱辰道院的宗教文化内涵‌,有助于两者在功能上形成互补‌。</p> <p class="ql-block">  走出庙门,就看到一块大石头立在运河边上,游客们争先在此拍照。</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紧邻的三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艺术的天堂,福气满满。</p> <p class="ql-block">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刀侠剣义,血染征袍剥尽见真情。</p> <p class="ql-block">  中国博物馆伞博物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中国大运河紫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杭州紫檀博物馆旁边的有一块化石是“硅化木”,这是一种由树木经过数百万年或更早的地质作用形成的植物化石。其形成过程是树木被迅速埋入地下后,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化学物质逐渐替换了树木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最终形成硅化木‌。</p> <p class="ql-block">  沿着小河路径直走,就到小河直街了。小河直街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老杭州韵味十足的江南古街——小河直街。</p> <p class="ql-block">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文艺氛围浓厚,适合浪漫约会和网红打卡拍照。感受人间烟火气,享受慢节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小河直街区已成为历史文化街区,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运河沿线下层人民的生活环境,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特色、街巷风貌、运河航运遗迹仍然保留着独特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来小河直街寻“运”味。多个“运”字刻在一块铜板上,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会给当地带来好运和繁荣。</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不同笔体的“运”字,每天都被行走在这里的游客踩来踩去,我理解,2025走好运。走运走运,多出去走走才会有好运。</p> <p class="ql-block">  ‌ 漫步在小河直街,我被这里的慢、漫生活,深深吸引,青石板路、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p> <p class="ql-block">  围炉煮茶话桑麻,岁月静好在此刻。</p><p class="ql-block"> 看到围炉煮茶这四个字,让我感到非常亲切,联想到温馨家庭的聚会、骑友们在一起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道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从街头到街尾,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在小河直街运河边上,小孩儿赶鸭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这面山墙上是这样赞美小河直街的:小桥流水,小巷悠悠,旧式招牌,石砌埠头。这里沉淀了历史的精华,集聚了杭城百年的韵味,小河直街成为杭州富有烟火气的小巷子。</p> <p class="ql-block">  大关桥,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上著名的一座桥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到桥东,这里有个桥头堡,有九根立柱,二个独立的平面,象石牌坊,又是文字墙,还是上下楼梯到运河的隔墙。</p><p class="ql-block"> 九根立柱上有九只石兽,那是龙的第九子叫貔貅,又叫辟邪,生性凶猛,专吞金银肚大无肛,只进不出,即能招财,又能守护财富,掌握财运,是招财进宝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色彩以较暗的青灰色为主,营造肃穆、稳定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这面朝南的墙上中间刻有绿色文字,使劲辨认:“新榷何年建宏图壮北隅, 咽喉藏百越襟带绕三吴;财赋东南会球琛辇毂输 ,关河无留滞行旅乐康衢”,柱联是:“为政最难于治榷宽不得严不得, 如何是中庸之道;操心一本于奉公天也知地也知, 庶几谓俯仰无惭”。</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朝东的一面墙,上面刻有一个大大的繁体“关”字。</p><p class="ql-block"> 这些墙面和柱子的色彩,以较暗的青灰色为主,营造肃穆、稳定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北新关,是附近水系入杭的一个必经之地,船来船往,走过这个地方就要交钱,桥上收陆路商贾之税;桥下设水门,收水运商船之税。 </p><p class="ql-block"> 北新关遗址,就在离现在的大关桥三百米处。我步行前往看一下。 这里仅剩一块铜碑,一个仿古码头,一座古桥。这里还是余杭塘河、运河,小河三水交汇之处,</p> <p class="ql-block">  大关桥下的樱花🌸</p> <p class="ql-block">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一段东岸。保留着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大量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等,是杭州老城历史风貌尚存的街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兜的历史街区”这座牌坊是大兜路历史街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街区的入口处。这座牌坊不仅是街区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2025“兜(都)来走大运”!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是一种心里暗示,更是一种理念、行动指南、文化象征和心理转变的综合体现。它鼓励人们主动迎接机遇,积极面对挑战,从而实现个人或集体的梦想与目标。</p> <p class="ql-block">  处处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二十四节气的灯笼,老杭州方言……</span></p> <p class="ql-block">老杭州方言:</p><p class="ql-block"> 1、“拷会儿”(读音:kao huier)意为约会。</p><p class="ql-block"> 2、“撒子儿”(读音:sà zi er)搞搞儿,老杭州意为玩耍、嬉戏、游玩。</p><p class="ql-block"> “儿”话音为杭州话的特征,语言生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  一些建设中的商铺,在围挡遮盖布上不忘扯几句顺口溜:“五文钱不算贵,不用开个家庭会……”宣传老杭州,新生活,调侃风趣,幽默诙谐。</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咖啡店、茶馆比比皆是,试想坐在运河边上,看着过往的船只,美美地喝上一杯,该是多惬意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这两位老哥,悠哉悠哉!“偷得浮生半日闲”。这就是生活在运河边上的百姓人家,他们有节奏的过着慢生活,喝茶、聊天、赏景好生羡慕。</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房屋保留了清末民初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白墙黑瓦、木门木窗,充满了古意盎然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步行在刚刚被雨水冲刷过的青石板路,显得小巷更加清澈和宁静,有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香积寺双塔原址。<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香积寺内建了两座宝塔。1963年双塔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近</span>代工业浪潮中,寺庙一度沦为工厂,1968年东塔被毁,幸存的西塔(现东塔)默立厂区,以斑驳塔身镌刻时光沧桑,成为运河畔的信仰灯塔。</p> <p class="ql-block">  香积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香积寺巷1号。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原名兴福寺,后宋真宗赐名“香积寺”,于2010年2月7日复建完成并开放,占地面积16855平方米,主供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是中国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寺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复建的香积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香积寺巷1号)被称“运河第一香”。</p><p class="ql-block"> 从牌坊进入,依次为天王殿、大圣紧那罗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寺内两侧有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钟鼓楼等建筑,各类造像34尊。</p> <p class="ql-block">  香积寺牌坊上的楹联内:“贝叶天花古刹重光传妙法,经台幢影香云自在契真如”‌‌。</p><p class="ql-block"> 这对楹联不仅展示了香积寺的历史底蕴和宗教氛围,还通过文学手法传达了寺庙的庄严和神圣。上联“贝叶天花古刹重光传妙法”描绘了寺庙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辉历程和传授佛法的神圣使命;下联“经台幢影香云自在契真如”则表达了修行者在经台前静心修行,与佛法真谛相契合的自在境界。</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复建的双塔。</p> <p class="ql-block">  闲来看花慢品茶,不误人间春一场。</p><p class="ql-block"> 运河的春天虽说是炸暖还寒,丝毫不影响桃红柳绿。</p><p class="ql-block"> 柳树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在微风中轻舞,桃花在明媚的春光中绽放,它们如同一对恋人,给人以生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柳树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在微风中轻舞,桃花在明媚的春光中绽放,如同一对恋人,给人以生命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小河公园在建设中。</p><p class="ql-block"> 小河公园的前身是中石化小河油库‌,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主要储存、收发柴油和润滑油,是杭州“老工业代表”,也是京杭大运河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  小河公园内有一块里程碑“江南运河294”。不知从哪里开始到这294公里,一头雾水。不纠结这快牌子了,在此留个影,继续我走运河的见闻。</p> <p class="ql-block">  关注我的友友们,如对运河感兴趣,请看下期:运河(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