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彼得大帝

轩雅居主人

<p class="ql-block">  彼得大帝,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一生致力于引进西欧先进技术和工艺,排除万险推动改革事业,使俄罗斯从一个大国变身为一个伟大帝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p class="ql-block">· 彼得亲政:彼得出生于1672年,父亲是俄国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在彼得的兄弟姐妹中,较为有名的是两位哥哥西奥多、伊凡和长姐索菲亚。西奥多、伊凡和索菲亚是阿列克谢一世第一任妻子所生,而彼得是阿列克谢一世第二任妻子所生。1676年,阿列克谢一世驾崩,西奥多即位。由于西奥多体弱多病,索菲亚以照顾之名,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直至最后把控朝政。1682年,西奥多因病早逝。他临终前,没有把皇位传给亲弟弟伊凡,而是指定年仅十岁的彼得为继承者。这是因为,伊凡身体极度虚弱,还患有癫痫,完全不适合统治这样庞大的一个国家。毫无疑问,索菲亚并不想让彼得继位,那样的话,彼得母亲的家族就会夺走她手中的权力。如果让伊凡即位,她就能继续以摄政的方式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于是,索菲亚暗中勾结反动派制造骚乱,污蔑彼得的支持者们为夺权而毒杀了西奥多。这场骚乱造成了很多人的惨死,最终两派谈判妥协后达成一致:伊凡和彼得并立为沙皇,仍然由索菲亚摄政。彼得身体健康而且精力充沛,索菲亚担心他长大后会夺走她的实权,便给他安排了50个男孩子作为玩伴,让他们为所欲为。她希望彼得从此玩物丧志,纵情享乐,甚至把身体给糟蹋坏。然而彼得从小就与众不同而且天赋异禀。他把男孩子们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军事学校,和他们一起参加训练。通过不断完善学校设施和引进更高级的军事技术,彼得为自己长大后亲政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军事人才。彼得所展现出来的精力和才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拥护他。当彼得年满18岁,与一位贵族小姐欧多克亚成婚,他的追随者更多了。他的势力已经变得非常强大。索菲亚感到了危机重重,于是,她制定了一个孤注一掷的阴谋——暗杀彼得。所幸,有人告发了索菲亚的阴谋。最后,索菲亚被监禁起来,其他的阴谋参与者被处死或流放,彼得终于正式开始亲政。</p><p class="ql-block"> 致力改革:彼得对先进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在亲政之初就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引进了西欧精简而科学的战术体系来装备军队。他引进了大量的西欧制造商和工匠,也指派了大量的本国年轻贵族到西欧各国游学。他对法律进行了调整,以便更好地把西欧文明元素引进到各个领域。任何时候只要彼得认为人们的个人行为和风俗习惯阻碍了他有效推行改革,他都会毫不迟疑地下令改变。他下令改变全国各地的着装样式,脱掉笨拙的长袍,穿上更方便的西欧服饰。为了劝导人们剪掉胡子,他下令征收胡子税。为了街道通行更畅通便捷,他规定了贵族们的出行方式和随从人数。彼得还实施了针对地方政府税收的改革。当时税收几乎完全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他们一面向老百姓残酷地征收税赋,一面在向国库上缴税款时严重欺瞒。于是,彼得做出了彻底整改制度的安排。他在首都设立了一个中央办公处,然后向全国各地派遣征税官,他们要听从中央办公处的指令。于是,整个税收系统被重新改造,国库变得更充盈了。彼得对教会权力也进行了改革。当时俄国教会的首领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大主教,他的权力以古老的风俗惯例为基础,独立于沙皇的统治。教会反对彼得的任何一项改革,甚至和其他反对派联手对抗改革,因为他们害怕改革会影响教会自古以来就拥有的特权。彼得为了更顺畅地推进改革,也为了实现他的独裁统治,下定决心要掌控俄国教会。他安静地等到现任大主教去世,然后指派可靠的牧师去管理教会,不再让教会按惯例推选出另一位大主教。他指示这位牧师在履行职责时尽可能接近前任大主教的行事方式,不要以任何明显的变化干扰教会。对其他有所反抗的主教则予以撤职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彼得顺利地废黜了大主教一职,而他则成为了教会至高无上的首领。17世纪,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的航海业十分发达,这引起了彼得极大的兴趣。他强烈地想要造船,成立海军舰队,以获得像荷兰和英国那样的巨大的航海收益。彼得不仅聘请了造船专家为他造船,还匿名游历西欧去考察他们的战舰和造船厂。为了更加便利地去观察他想知道的所有重要事情,彼得化名进工厂去做一名普通船工。功夫不负有心人,俄国的航海业发展起来了,还为沙皇夺取了更多的港口,下文将会有进一步的论述。种种改革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提升了俄国整体的知识水平,大大地增强了俄国国力。</p><p class="ql-block"> 开疆拓土:彼得在航海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物力,造船和舰队都发展得很好。然而,当时俄罗斯却没有适宜的出海口。在第一批军舰建造完成时,大约是在1694年,彼得联合几个欧洲强国发动了占领亚速城的战役。该城位于亚速海岸边,通过亚速海可以通向地中海和大西洋。第一次战役以失败告终,但彼得并不死心。第二年,他们又重新发起了进攻。终于,彼得成功占领了亚速城,从此俄国拥有了一个面朝大海的港口,这大大增加了他发展航海业的信心。彼得继续向西扩张领土,他想要在波罗的海东岸拥有海港。在他刚继位时,波罗的海东岸属于波兰和瑞典。1699年,在国家安定、兵多粮足的情况下,彼得发动了占领波罗的海东岸的战争。俄国与波兰结盟,向瑞典宣战。但是,瑞典军队十分强大,在第一场战斗——纳尔瓦战役中,俄军遭遇惨败,死伤无数。彼得并不灰心,他说:“他们这次打败了我们,可能下次还会打败我们,但他们总有一天教会我们如何打败他们。”终于,一年之后,俄国成功占领了波罗的海东岸相当大的一部分。1703年,彼得选择了所占领的波罗的海东岸的位置最佳的一个地方——涅瓦河入海口,建立起一座新的城市。这座城市就是圣彼得堡。圣彼得堡的建造,可以说是彼得最富盛名的一项伟绩。</p><p class="ql-block"> 镇压反叛:彼得大帝一生致力于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加之他非常独断专行,更激化了人们的不满情绪。1697年,反叛者们组成一个强大的党派,并策划了反动阴谋,要制造一场火灾,然后在混乱中刺杀彼得。但他们的阴谋在实施之前就败露了。罪犯们及其供认的所有人,都被处以极其残酷的死刑。就在上述阴谋失败后不久,反叛者们很快又发动了另一场叛乱。那是在彼得匿名游历西欧期间,反叛者们准备攻占莫斯科,营救被监禁的索菲亚,拥立她为女皇。这次叛乱最终也以失败收场。彼得回国后,以最残忍的方式处死了所有被抓捕的反叛者。在所有的反叛中,最令彼得悲伤的莫过于他的长子阿列克谢。阿列克谢出生于1690年,不到两岁,他的母亲欧多克亚皇后就因为与彼得发生激烈争吵而被幽禁起来。阿列克谢从小养成了懦弱的性格,整个人也很懒散懈怠。彼得却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发奋图强,将来承继皇位。阿列克谢越是不上进,彼得就越是责备得厉害。后来,阿列克谢竟逃到神圣罗马帝国,但又被沙皇的使臣给带了回来。所有与出逃相关的人都被处以死刑或其它严酷刑罚。而阿列克谢在经过几个月审讯之后,最终也被判处了死刑。</p><p class="ql-block"> 彼得驾崩:阿列克谢之死让彼得心力憔悴。更为不幸的是,他与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的儿子小彼得也在一年后病死。他的两个儿子都死了,再没有其他儿子来继承皇位。沉重的打击把彼得推向了崩溃的边缘。还好,彼得艰难地从极度悲伤中走了出来,又继续执政了6年。他仍然大力推进改革事业。为确保新政在他死后得以继续推行,他把叶卡捷琳娜立为皇位继承者,并为她举办了庄严的加冕礼,在他有生之年以正式合法的方式将最高统治权移交给她。叶卡捷琳娜虽然出身低微,但美丽聪慧,有勇有谋,存心仁厚,具有杰出政治家的崇高品质。</p><p class="ql-block"> 1725年,彼得突发恶疾,在经历了数日的折磨和痛苦后,最终离开了人世。彼得大帝的传奇一生就此谢幕。他脾气暴躁,对敌人冷酷无情,同时又意志坚定,富有远见,雄心勃勃。他一生致力于改革事业,不惜面对无数的危险、困难和挫折,终于把俄罗斯推上了“帝国”的宝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