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zmzg李存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9763849</p> <p class="ql-block"> 在江苏海安老城区有一条七里长街,分为东、中、西三条主街。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东大街和中大街的旧日痕迹已完全消失,只有西大街在历史的进程中保存了下来,成为海安老镇“七里长街”唯一的遗存。它见证了海安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海安人的记忆。听说最近这条老街将被拆除,我便准备抽时间去拍摄一下,把它刻在我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8日,我来到这里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条写满回忆的老街。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放眼望去,还是我儿时的记忆中的那个味道。我是边走边拍边回忆,儿时的往事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历史建筑众多。西大街留存着明清时代的商铺、洋行等建筑。例如,这里有谭氏宅、韩焘故居、刘家大院、傅家大门、史家大院、谭氏民宅、王恒泰布店、李家大门和友谊服装厂等历史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海安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有文化名人居于此。著名书法家陈雷曾居住于西大街。陈雷的故居是海安七里长街上目前仅存的几幢较好的二层楼之一,距今已有近80年历史。土改时,其子陈嘉将父亲在1933年建的二层小楼及整个院子捐给了地方政府。</p> <p class="ql-block"> 这里见证了时代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大街也经历了各种变化。如在“文革”时期,海安的很多街巷名、路名都进行了更改,西大街也曾被更名为“建设街”,直到1981年才重新恢复成老地名。</p> <p class="ql-block"> 如今,西大街依然保留着原有的街巷格局和部分历史建筑,是海安珍贵的文化遗产。政府也在积极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西大街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当我踏入这条古老的街道,一种别样的情愫油然而生,仿佛自己不再是一个匆匆过客,而是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去聆听岁月的低吟。</p> <p class="ql-block"> 脚下的石板路,每一块都饱经沧桑,它们曾见证过多少人的脚步匆匆,又承载了多少生活的重量。这些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有的甚至出现了坑洼,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遗忘的故事。它们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从明清的繁华商贸,到上世纪的工业喧嚣,再到如今的宁静祥和,石板路目睹了海安城的兴衰变迁。</p> <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略显破败,却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而一旁残存的上世纪车间、库房,又将我拉回到那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年代,让我感受到海安蓬勃发展的力量。现在这里居住着许多寻常人家,他们在这里延续着世代的生活。虽然年轻人大多已经离开,但老人们依旧坚守着这片家园,守护着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我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西大街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首悠扬的老歌,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情感。它承载着海安人民的记忆与情感,是这座城市文化的根脉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