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16日上午,我校低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齐聚一起,开展了本学期二年级组内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低年级数学组教师和其他科组的两位教师参加,此次教研的目的,主要以《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例为研究载体,组内老师通过研究思考,交流讨论后完成教研课,在一次次的研讨过程中,引领我校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使得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我校着力对各年级数学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p><p class="ql-block"> 低年级的课堂以常规为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故事导入,紧接着探究新课,课堂中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听课效果,收放自如,讲练结合,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充分体现了展学,互学的过程,习题中紧扣教学重点,为今后学习计算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4月16日上午我校低年级组开展了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教学内容是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由王绍华老师执教,科组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听评课。</p><p class="ql-block"> 时间 : 2025年4月16日</p><p class="ql-block"> 地点 : 二 ( 4 ) 班 教室</p><p class="ql-block"> 执教教师 : 王绍华</p><p class="ql-block"> 课题 :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一、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1. 知识与技能</p><p class="ql-block"> -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dm)和毫米(mm),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p><p class="ql-block"> - 能用手势、实物比划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p><p class="ql-block"> - 能用分米、毫米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并合理选择单位。</p> <p class="ql-block">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环节1:复习导入(激活旧知)</p><p class="ql-block">1. 复习厘米和米: </p><p class="ql-block"> -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手比划1厘米和1米大约有多长?" </p><p class="ql-block"> - 活动:用直尺测量铅笔长度(约10厘米),引出"10厘米还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表示——分米"。 </p><p class="ql-block">✨ 环节2:认识分米(操作探究)</p><p class="ql-block">1. 感知1分米: </p><p class="ql-block"> - 观察直尺:找出10厘米的长度,说明"10厘米=1分米"。 </p><p class="ql-block"> - 实物演示:出示1分米长的吸管,学生传看并用手比划。 </p><p class="ql-block"> - 生活举例:课桌高约7分米,手掌宽约1分米。 </p><p class="ql-block">2. 分米与厘米的换算: </p><p class="ql-block"> - 板书:1分米=10厘米,通过填空练习巩固(如3分米=___厘米)。</p> <p class="ql-block">✨ 环节3:认识毫米(突破难点)</p><p class="ql-block">1. 需求引发: </p><p class="ql-block"> - 测量数学书厚度,发现"不到1厘米",需要更小的单位。 </p><p class="ql-block">2. 认识1毫米: </p><p class="ql-block"> - 观察直尺:1小格=1毫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银行卡感受1毫米的厚度。 </p><p class="ql-block"> - 生活实例:1元硬币厚约2毫米,指甲宽约5毫米。 </p><p class="ql-block">3. 毫米与厘米的换算: </p><p class="ql-block"> - 板书:1厘米=10毫米,设计"小医生改错题"(如5厘米=50毫米)。 </p><p class="ql-block">✨ 环节4:分层练习(巩固应用)</p><p class="ql-block">1. 基础练习(教材P27"想想做做"): </p><p class="ql-block"> - 填单位:门高2(米)还是2(分米)?橡皮长35(毫米)。 </p><p class="ql-block">2. 操作活动: </p><p class="ql-block"> - 小组合作:测量橡皮、铅笔的长度,并记录(用分米、厘米、毫米表示)。 </p><p class="ql-block">3. 拓展提升: </p><p class="ql-block"> - 思考:1米=___分米?引导学生推理出1米=10分米。</p> <p class="ql-block">✨ 环节5:总结延伸</p><p class="ql-block">1. 课堂小结: </p><p class="ql-block"> - 学生分享:"今天我认识了__,知道了__=__。" </p><p class="ql-block">2. 生活作业: </p><p class="ql-block"> - 回家测量5种物品的长度,用不同单位记录(如碗口直径约1分米)。</p> <p class="ql-block">五、板书设计</p><p class="ql-block">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p><p class="ql-block"> 1分米 = 10厘米 </p><p class="ql-block"> 1厘米 = 10毫米 </p><p class="ql-block"> 1米 = 10分米 </p><p class="ql-block"> 生活应用:课桌高7分米 </p><p class="ql-block"> 数学书厚6毫米</p> <p class="ql-block">设计亮点</p><p class="ql-block">1. 紧扣苏教版教材:活用"想想做做"习题,衔接前后知识(如后续的千米学习)。 </p><p class="ql-block">2. 强化具身体验:通过捏、比、量等活动,将抽象单位具象化。 </p><p class="ql-block">3. 渗透数学思想:在单位换算中培养推理能力(如1米=10分米的迁移)。</p>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数学老师都抱着认真探究的态度,听课过程中肯定了授课老师除了教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教学中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有所收获。</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各位资深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通过各种观摩活动和教研活动迅速成长起来,加上老师们认真、努力的学习,已经能较好的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希望各位老师能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先由王绍华老师针对课堂上各个环节的得与失进行了自评。接下来全体数学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p class="ql-block"> 最后,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了详细点评并对此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学生自信,老师自豪,相信在老师们的正确引领下,孩子们会再接再厉,后期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正如韩愈所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浓浓的教研氛围,最终将使我校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