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恩师王守义</p>
<p class="ql-block">王守义老师祖籍关中,师范院校毕业后,被选送到陕北延川县当老师。他将毕生所学奉献给陕北老区的教育事业,传道授业解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当我上初中时,他一家人搬到了我的家乡,租房施教,成为了我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然而,我是一名走读生,每天早晨到校上操、上两节课后,便需往返回家吃早饭。有一天早晨下起了大雨,我没有带伞,王老师便领着我去他家吃饭。那顿饭简单却温暖:玉米馍配炒菜。一家五口人,三个孩子,全靠王老师一个人教书养家,生活虽艰苦,但他从未抱怨,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的语文课气氛活跃、精彩动人,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他对我的写作要求尤其严格,每周写一次作文,而我常常要比其他同学多写两次。特别是下午放学时,他总把我带到办公室,让我重抄一遍批改后的作文。有一次,我趁他不在,潦草地写了几笔,结果被他发现。他当着我的面撕掉了那张纸,要求我工整地重新抄写。回家的路上,我偷偷地骂他几句,觉得他故意为难我,让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既孤单又害怕。</p>
<p class="ql-block">直到初中毕业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在班上的成绩优秀,并被评为“三好学生”。此时,我才后悔当初没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了他善意的教诲。</p>
<p class="ql-block">图片:蜡烛火焰喷发,橙色火光与飞溅火花交织;</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就像那燃烧的蜡烛,用自己微弱却坚定的光芒照亮了无数学生的人生道路。他的教诲如同火焰般炽热,虽有时严厉,却始终带着温暖与希望。他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的风雨。</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是县上知名的优秀教师,后来被提升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即便身居要职,他仍然坚持在一线教学,担任语文老师,以身作则,为年轻教师树立榜样。我有幸再次踏入进修学校的大门,成为他的学生,接受第二次教育。这次的学习让我更加敬佩他的为人师表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年的进修,不仅让我增长了文学知识和业务能力,更让我在写作方面有所突破。</p>
<p class="ql-block">结业时,张老师让我写了一篇题为《我是小学老师》的作文。那一年正好是第一个教师节,班长从我们几人中挑选了几篇较好的习作,请老师点评差异。我的习作被选中,略优于他人。张老师征求我的意见,决定撤下这篇习作,为即将到来的升中专考试做准备。命运似乎早已注定,我接过了老师的接力棒,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沿着恩师的足迹,一步步走向退休。</p>
<p class="ql-block">图片:桑蚕幼虫爬满绿叶堆叠,生机勃勃景象呈现。</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的一生正如春蚕一般,吐尽最后一根丝线,只为培育出更多的栋梁之材。他的奉献精神感染了无数人,包括我在内。即便在退休后,他依然关心教育事业,为年轻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闲来无事时,我在街头摆摊理发,偶然遇到了师母。她希望我帮忙挑选一位工匠,为她和王老师修建一座安葬的堂子。我便领她到杨师傅家,邀请他负责施工建造,直至妥善完工。</p>
<p class="ql-block">相见难时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的一生,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光辉一生。他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他的精神如烛火般长明,如春蚕般无私,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