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扩展·建筑篇】潞泽会馆映像

清风丽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清风丽影(美篇号4748717)</span></p> <p class="ql-block">南下返琼途中,我们在洛阳停留两日,稍作休整,便打的前往洛邑古城。然而,古城因大风天气突然暂时关闭。久居海南,历经台风的频繁“光顾”,我对各类大风早已司空见惯。可看着仅仅六七级的风,竟能让洛阳“草木皆兵”般地紧闭大门,着实有些无奈,只能暗自摇头,心中满是无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洛邑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无奈之下,我们前往洛邑古城附近的潞泽会馆。潞泽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现存建筑主要有舞楼、大殿、后殿、东西厢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会馆内的木雕精美,广泛分布于木桁、额枋、斗拱、雀替、挡板、垂柱等建筑构件上。潞泽会馆是洛阳市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茶道”申遗项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潞泽会馆</span></p> <p class="ql-block">这座会馆由山西潞安府(今长治)和泽州府(今晋城)商人集资兴建,耗时 15 年方才落成的清代古建筑群,承载着晋商的传奇故事,蕴含着深厚的河洛民俗风情。如今,这里已成为洛阳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远远望去,那青砖黛瓦的建筑群在阳光下散发着独特的气息,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踏入山门,双层绿色琉璃瓦的歇山顶建筑“悬鉴楼”巍然矗立,檐下木雕繁复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门前的石狮蹲踞于须弥座上,束腰处雕刻着走兽,虽经岁月侵蚀仍显威严。导游介绍,会馆选址极为考究,东临瀍河、南靠洛河,曾是商队云集的交通枢纽,见证了万里茶道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正殿原为关帝庙,供奉着晋商信仰的核心——关羽。晋商以“诚信”为经营之道,会馆不仅提供休憩场所,还承担调解纠纷、信息交换的功能。在契约文书博物馆,两份康熙年间的通关文牒令我驻足:商队首领王俊卿和李银中带着茶叶、布匹,率骆驼与骡马穿越险阻,文牒上的画像与文字,诉说着“抛家宿店,餐风披星”的艰辛,印证了万里茶道贯通南北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继续漫步至后殿,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这片古老的建筑上,为古建筑的飞檐镀上了一层金边,整个画面如梦如幻,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戏楼前的石柱础雕刻着二龙盘鼓、六兽嬉戏的图案,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人们的精湛技艺与虔诚之心。尽管在“文革”期间,九龙照壁、魁星楼等建筑不幸被毁,令人痛心疾首,但会馆的主体建筑却奇迹般地留存了下来,成为了研究清代商业与建筑史不可多得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大殿和配殿前,有不少身穿汉服的女孩子正在拍照。她们身着飘逸的汉服,发髻高挽,身姿婀娜,在古建筑的映衬下,仿佛穿越时空而来。有的女孩微微仰起头,轻闭双眸,似在感受这古老建筑散发的气息;有的则相互依偎,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中留下了美好的瞬间。为她们的美丽与古建筑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潞泽会馆不仅是晋商精神的鲜活载体,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坚实桥梁。在这里,历史不再是陈列在展柜中冰冷的展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它通过建筑的一砖一瓦、文物的细腻质感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展示,让过往的岁月鲜活地流淌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与历史深情对话,领略到那段辉煌历史的独特魅力 。</p>